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89|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是分享不是施捨

[複製鏈接]

19

主題

6

好友

252

積分

國小生

Rank: 3Rank: 3

文章
97
在線時間
59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0-10-14 00:47:20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很棒的觀念...是分享不是施捨
. q* K) _9 M0 @; b
3 E5 w2 @# Z  R0 M8 z; {3 n4 }7 ~% s6 u& ]1 X
作者:林倖妃
+ }0 O1 q# @; [8 O$ [* {: A出處:天下雜誌 454期
0 b! f6 {% y% q4 k% J3 Y& i
) N9 U7 |* }2 k1 f/ v 4 ], X- k7 u8 Z! K
( M3 S# \% w( J+ q+ m3 b! c

2 N& M4 S  x' s3 T  O4 K
4 C3 l% C5 R" z. m 一手畫畫、一手寫作的劉墉,七月升格當了爺爺。他在孫女千千出生前後,陸續捐出一百萬元,因為「感謝老天的方式,就是幫助別人,」他說。# Y( y( H+ l) ?7 @, h2 E: s
3 u* u# k" S3 y( S) L' L9 y

# L+ n  r! c% V2 H' k3 t 相對於最近在電視節目上,暢談他和紐約長島住家旁兩隻大雁相遇、相戀,而寫成的最新著作《啊啊》,面對「行善」這檔事,劉墉卻顯得很低調,堅持是「分享」。0 A) _# A- @* r2 l! b

8 N% o: C4 L, a: I: s7 Z+ o2 a( P8 E
 劉墉九歲父親過世,十三歲時家被一把火燒光,他形容那之後的人生「慘透了」,但他卻將「財富」看得很透徹,在大陸巡迴演講募款蓋希望小學,每出版一本書,事先捐出五十萬給公益團體,遇到婚喪喜慶更代親朋長輩捐出紅白包。
+ d3 K" d0 x. Z' W) x$ q8 W: Z
2 @: [& n* u. Y0 P! [! d! a! l; I# d# F& F3 I3 D1 p
 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收到的第一筆婚禮捐,就是劉墉在兒子劉軒結婚時所捐出。+ q* ^0 z2 Z% }" k( g# S! X" C
9 Z! R/ i+ V: S

. i' `3 ], T" r, t2 K# c' U8 z 「我的人生態度是,對待人、對待自己,都是不負我心、不負我身,」劉墉說,「既然我這麼幸福,為何不和大家分享這個快樂?」* a1 {& ?% m' Z3 c& P6 H

: M7 J5 {! e' c+ b/ C/ N, q4 N; q, t  H' L5 y0 S+ _
 劉墉如何將快樂分享出去?以下是他的訪談摘要:  T, t$ x1 x$ h$ R
. D# d) ^& A7 M9 m1 h/ [% t
 父親在世時就教我行善。只要看到乞丐,父親會把錢給我,讓我輕輕放在盆子裡,他若跪著或趴著,就蹲下來放,因為這不是施捨,這是分享。; W6 O! `+ ^3 @6 J

, ]& I4 T. o* L( ^5 @) D; I  ^4 ~* \
 中學時,我看到報紙上登,一個女孩眼睛快瞎掉,我把寫稿領到的一點點錢捐出,從此後就每天翻報紙。我發現雖然是小小的一件事,世界卻突然變大了,就像心愛的貓或狗不見了,你會去沒去過的巷子、沒去過的草叢找,會發現更大的世界。" A: B# Z0 D" a& p' Y4 l8 L
8 s& W9 Y1 _5 P- ~3 a4 x* H$ u3 e
愛孩子,也要她付出愛
, ~# V7 r* p% w$ p' ]! S# r& i: D4 [! T. j1 H6 v. Y4 W
 女兒第一次到亞洲,是全家去北京等貴州一個瞎眼女孩。她是我捐的希望小學中的一個孩子,我在貴州看到她,托人帶到當地醫院檢查,醫院說沒救了,北京協和、濟南醫院也說不行,但同仁醫院願意試試,所以我們去北京等她動手術,沒幾天一隻眼睛復原了,到現在都沒問題。8 e; N- Y  O6 a4 b2 l
4 m+ k- X! k, {; A/ D4 \" X
 女兒當時拉小提琴,女孩說好好聽啊,希望爸爸、媽媽、同學都能聽到,我女兒說「沒問題」。我跟女兒說說話要算話,所以隔一年全家都到貴州深山。" ^; t4 Y9 V4 h2 F( @
1 r# ~8 o- Q' L! U+ y. P
 那女孩出生後,因為是女娃,外公把她放在籃子裡,要拿到山邊活埋,途中被姑姑搶過來養大,她後來治好眼睛,變成媒體焦點,父母又跑出來要認孩子,但孩子不要。這對我女兒,一個紐約來的孩子,心中是多大的衝擊,體驗到鄉間的貧苦和無奈,對她的成長有多大幫助!& o8 [, p$ ~8 ^0 P+ V

( y3 p5 s0 W4 z' h  W' D) t( o' L+ [" G" k9 D
 我不是試圖改變孩子,只是帶她去現場,愛她,也要她付出愛,而不是光靠嘴上說要她行善。我太太說一句有意思的話,「你等著瞧,將來說不定哪天,我們沒捐,女兒卻全捐掉。」因為她的心會比父母來得更大,我是小咖,孩子有可能變成大咖。4 _1 X8 X9 s! w# |7 t
% E8 B+ O9 ]; ?- b. b% |
 我的兒子高中時,曾經到台南德蘭啟智中心幫助孩子。我到德蘭看兒子時,抱起一個十三歲的腦性麻痺女孩要上樓,發現她大概只有六歲體重,那種震撼令我體會到,把錢匯出去多大數額,都不等於真正的接觸。
: P3 a/ E9 q& B9 ~2 S7 I, w4 s
" ^( F) j9 e8 @1 X1 v" ? 一串蕉一袋米的感動$ `  K1 ~& m0 Z  V6 h* S7 |

2 [  \0 ?6 W; W8 y) ~' y 就像我這幾年看新竹德蘭啟智中心寄來的刊物,誰誰誰捐兩串蕉、誰誰誰捐一袋米,這才是真的感人。( ]8 o, J6 B2 E1 J

4 Z- j9 @$ D) Y躲在遠遠的地方把錢丟過去,這是一種作法,親自參與也是種作法,一串蕉一袋米,給人的感動可能比一百萬來得更多,就像聖經中「寡婦的銅錢」,耶穌說這比什麼都大。
' @8 ?: l9 L0 B' f5 O! K5 A2 [: h- d! J+ j
 人要感覺幸福就會感恩,感恩就會回饋。有些人感恩只會回饋自己人,但自己人已經夠了就要幫助別人,很可能你帶著孩子去給乞丐一塊錢,卻是你的孩子未來給人幾千萬的契機,這是種子萌芽的開始。
7 r7 a) K5 g( ^
6 {& p4 o% M9 ]  T$ Z- D 關懷使得你的世界變大,不要一心想著「行善」,而是「分享」,也不要覺得自己能力少就不做。年輕人即使捐五元、十元,都是很大的,而且放的時候不要叮咚響,而是要蹲下來放,這才是平等,千萬不要有施捨的想法。
5 |: \" g/ L  |) t3 `

7

主題

61

好友

327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584
在線時間
42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0-10-14 07:53:10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一篇文章
+ Z- L( O4 w; U+ U1 i
" D7 F% G0 M& g( ?9 h) H9 n劉先生的行為很值得我們學習
天天開心啦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