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416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228
- 活力
- 352
- 金幣
- 1059
- 日誌
- 2
- 記錄
- 10
- 最後登入
- 2015-9-10

- 文章
- 208
- 在線時間
- 69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沁寰媽媽 於 2012-9-26 19:17 編輯 7 x, f; m9 G6 A8 w+ r2 M
/ u" s; B' K/ c7 h+ G5 v
@ 建立理想的「夢想家園」,真的需要有勇氣與毅力@〜不簡單!佩服〜! D$ j" x; S. o& m& O
如果我們北大特區有這樣的人才,我一定加入喔〜^_^, ^7 m4 W1 H6 t4 H
) r( Z. p4 L3 @$ W& |( m0 Q
- T! [" r; g e4 e' E8 y$ ^* N e
【一步一腳印】一起過健康生活 理想家園總幹事 http://m.youtube.com/#/watch?v=JkUyENSACiI4 a. Q4 G) J5 Y6 Y& ]* o
6 u2 g. M$ S5 q: Q6年前李旭登從軍職退役,舉家搬離台北,他選擇為孩子「移民」到宜蘭,唸公辦民營、沒有圍牆的實驗小學,住在藍天白雲下、綠油油的稻田旁,太太在學校教書,他靠退伍金當家庭主夫,每天下午等2個孩子放學回家,再帶著1歲多的老三在門口乘涼、玩耍,這是他心中最幸福的畫面了,沒想到這也是另一個煩惱的開始。* i% T: @% }+ f; I% `
k0 a8 r+ E8 ?0 v7 Z/ {) b
李旭登:「我搬來這裡,然後我住這裡,其實因為小孩讀這裡,這邊是目前來講,小學、國中到高中,那我的小朋友最起碼會在這邊9年,那可是附近的環境會影響到我,那首先第一個就是這邊稻田,那他們因為採用慣行(耕種)的方式,那偶爾不小心風向的話,就會把一些化學藥劑就會吹過來。」1 G Z1 o; H4 b
& j4 q- k3 y O i2 b5 s4 n
李旭登不禁擔心起孩子們的健康,他雖非出身農家,但卻是環保生活的奉行者,移居宜蘭前,就是主婦聯盟的會員,他開始向附近農戶遊說,可不可以不要再使用農藥。李旭登:「我們是可以了解到他(農民),他種這樣的話,他這個政府會收購,他有一定的固定收入,可是你叫他轉到友善耕作的話,他沒那個,他不保證他可以賣得出去,那我們也必須考慮到他有這樣的問題。」2 X4 i* R3 B7 c
3 r+ T2 A( m# p1 R$ c# u; ^# z; U$ ?% x% P勸說不太成功,李旭登轉換方式,他和學校的家長們商量著,如果大家集資,把這些田地全都租下來,由他和志同道合的認養人一起耕種,農藥、化學肥料或許就能消失在大家的生活範圍中,這幾年,「集田」的構想順利獲得家長們的支持,夏末,經過日曬、碾製後的白米,因為採無毒耕種,難免生得大小不一,偶爾還夾雜著日曬風吹中的小石頭。2 `7 ]5 h& O. U* P6 @, G+ F
% Y3 I3 i) D: Y O- n0 u+ K
李旭登:「他們一般的人,看啊,你這米怎麼會這麼,真醜,可是我敢保證說,我這米不是最漂亮,我知道按照標準來講,它不是最漂亮,按照標準來講,可是我的米,我可以保證它是滿安全,吃完比較安心,因為我完全沒有放任何東西。」
7 j2 c3 d# f, K+ {. C0 i
' n$ l8 z$ g2 @4 N1 W5 g有志參加「集田」的「穀東」們,都不是以賣米賺錢為優先,而是等稻米收割就能吃到健康,對環境沒有汙染又安心的白米,剩下的才作為支持友善土地理念的自有品牌販售,最近,李旭登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為這些剛曬好的白米分配去處,要不是有中南部的消費者慕名而來,李旭登還真反對,手裡正在做的包裝。李旭登:「這包裝回去,一拆開來,就變垃圾了,其實是造成另外一種的汙染。」
* N8 k- z9 y9 R" u. ]% w" a, X9 K; }( c$ O0 m9 `
一切都是為了希望降低對土地的汙染,忙完了稻米,白露過後,又該是摘採柚子的時節,李旭登又帶著他的「穀東」們進到柚子園。李旭登:「(柚子樹)編號15、16、19。」, t% |5 o; W( d! }- q! e
7 h- W" J- S0 H7 b& ?# U每人按認養編號摘採,走到柚子樹之前,大夥也都有了心理準備。李旭登:「這個種植過程,完全我們沒有噴藥,沒有做任何動作,所以現在因為採收,才找人來割草,不噴藥、不施肥、不除草,培養地力,這種天生天養的耕種法,讓柚子樹有的滿枝沉甸甸,有的寥寥可數,每一棵樹能有多少收穫,全看老天賞賜,但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理念。
3 k( H8 M! K8 N+ E2 }! Q" w- s
9 O! ^2 N' V" v8 d) Q李旭登:「當初我們在承接這塊土地的時候,我們的構想是,我如果讓這塊土地是被永續的被照顧,那可是我如果拿這個柚子去賣,賣的錢或許沒辦法支應到租金,那如果可以找到很多有這種意願的朋友來,一起合作之後,大家每人認一棵樹,我這邊大概80幾個人,就可以把這塊土地保護下來。」0 }- e, q) ~3 F' G$ P5 _
0 H; ?. G% N& j2 \5 a8 P這幾年,許多老農不再耕作的稻田、果園,陸續被李旭登和「穀東」們承租下來,集田的力量就在於集合理念相同的小人物、小農家,團結力量大,保護更多的土地。
7 I0 W' l2 D u- j; q, u' j$ \1 ~- q+ u2 z
李旭登:「當年,我跟我們朋友一起來種田的時候,我們的周圍是有一些慣行農法,他可能就是說,他施用這些藥物或這些肥料之後,會多少影響到我們,那時候我們就在想,如果說,我可以找到另外1個朋友,他也想要自己耕作,那他也會是相同狀況,如果我們2個的田放在一起的話,那我們接觸的那一面,就沒有被破壞,就可以降低掉這種毒害,那如果找到夠多的人來講,一塊土地會被降低到這種汙染最少。」
% C# U+ Q8 z; z1 a/ F/ j9 c3 e4 B2 M
期待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生長,吃沒有汙染的食物,李旭登帶動不少附近家長,但他也明白,對於農村社區,他是個移居到此的「都市人」,想要立刻改變這裡的一切,並不容易,他必須做出選擇。李旭登:「我既然要住這麼久,一個是,我乾脆就離開這裡,那一方面是說,我既然要住那麼久,所以我現在在這個地方,我就融入社區。」
5 |- |# ?- M+ }" ]% \( r y# M$ X2 g% B" ~. {4 @# U- ~
這對於土地和人群,又是一項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改造工程,他得做些放下都市人身段,參與社區的事。李旭登:「所以說,我覺得我們要融入社群,融入這個社區,所以最早是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因為社區,我們隔壁鄰居說要划龍船了,要不要參加?我說好好好,我們划個龍船,我就跟他去划龍船,就有人來找說,你要不要來參加守望相助隊?我說好啊。」 S) x/ J( l0 c3 Z2 L, h! M
+ c8 |2 C `! L( b/ {( `% W* m
今天也是每週固定要到社區活動中心的日子,忙完了耕種,李旭登的生活裡還有一群他想帶動的阿公、阿嬤,剛開始,李旭登一個人帶著小鍋子,認真的在社區活動中心裡攪拌著,有點突兀、帶點搞笑,卻也漸漸成功引起老人家注意。
6 {) M9 j9 ]8 c3 ?" a- P. k1 j
李旭登:「在這個地方,我們在社區的老人家他們會唱歌,早上在聚會唱歌,那我就在後面,他們在唱歌,我就在後面做,那他們就會很好奇會看,你在做什麼?我說我在做肥皂,他們就很有興趣,那我可不可以學?那我說我這個做好,你要不要拿回去用,用好用,他就再回來,就會把家裡過期的油或用過的油,他會帶過來,那慢慢的話,他們會養成一個習慣,時間到了,他們就會做。」; y; i/ i( ]. M6 f6 n
$ J# d1 f! k& t$ Z2 ]不希望化學產品給環境帶來傷害,李旭登定期到社區活動中心,教大家,他從前在主婦聯盟學的課程,像是把家裡的廢油再生利用,做成肥皂。李旭登:「因為有人用了好用,就跟這個阿嬤講,那個阿嬤再跟阿嬤講,就很多人來,我也要幫忙弄,對,那但是我不會去跟他講說,外面東西好不好,只是說他在用的時候,他一定有替代到,我們是用這種方式,慢慢的,讓他去替代掉,我不會說,你不要買,我不會那麼強烈的告訴他。」1 J+ c5 ?. m& u
$ F( {; v. r# W$ ?為了吸引大家注意,而不感覺枯燥,李旭登得把這些課程變得簡單又有趣,還要符合季節需求,像是夏天蟑螂多,李旭登也有不靠殺蟲劑的剋蟑法。李旭登:「你們在家要自己做,麵粉和奶粉可以用過期的,沒關係,蟑螂不會看日期啦,沒關係。」" P# T$ i/ y) `9 w' E2 ~( s- W2 c3 z
! G3 Y' q9 ]+ z K' F: V
一句話,逗得台下阿公、阿嬤咧開了嘴,磨碎洋蔥加一大匙砂糖「誘敵」,再把奶粉、麵粉和西藥房能買到的硼酸混合,大夥努力攪拌後,揉成一個個小圓餅,放在厚紙板上風乾後,這可是最天然的環保蟑螂藥。李旭登:「你要用指頭這樣壓下去,黏著,黏著。」8 p. f; @: a4 P3 D$ l$ Y
4 I9 g" E6 Z/ Q% S" [
社區裡,看李旭登熱心,時間久了,還選他當總幹事來為大家服務,他也就更能好好向大家推行他的生活理念,絕不是獨善其身就能做到。李旭登:「我們今天不是只為自己好,我要讓我周遭的人好,因為我周遭的人都好,我才會好,只有你一個人好,你想要獨善其身是不可能,因為旁邊的人不好,你不會好啊。」! x/ D- X+ ^% f
! q V' M. r$ D0 O) L既然當初選擇住下來,那一個人好,不如大夥一起過得好,生活裡就還有許多小地方,應該用更珍惜的態度來面對,今天的下一站,就是到鄰居黃先生、黃太太家,幫忙看看他們加裝管線的成果。李旭登:「那宜蘭這個地方,雨水資源還滿豐富的,其實留下來,因為留下來就會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那自來水它在運輸的過程,就會有碳排放,那自來水它現在的處理成本,幾乎是我們用水的、水費的2倍到3倍以上。」' f4 v/ d( N) F. \' Q* `
+ o$ r: b R& D3 x, l W% X, W鄰居黃先生、黃太太聽進他的話,去年起開始收集屋頂流下的雨水,李旭登開課教大家畫設計圖,採買資材,再自己動手接管線,安裝雨撲滿,不用花大錢就能回收雨水再利用。李旭登:「妳就是要把前段水,要再開大一點點,讓前段髒水先把它排掉。」, n3 W5 J# R' t! O% Q
; A9 o9 T \! q# Y為了去掉前段含有雜質的雨水,李旭登為他的雨撲滿,從一根直管線無法分離前段雨水,改良設計到旁邊多了一根導管,分流雨水,第三代雨撲滿,已經能夠讓前段比較髒的雨水無法逆流,這些儲存下的雨水用來澆花、清掃,或是再把管線遷到廁所裡,用來沖馬桶,黃先生一家去年水費,樂得節省了1/3,這對李旭登卻有更深層的意義。# n! I' C. F2 h `: c
# R5 N/ ]+ M8 Y3 O8 Y+ Q
李旭登:「我們要善用這個雨水資源的話,減少自來水用量,那其實我們會減少很多國債,那錢哪邊來?我們口袋掏,掏不夠怎麼辦,債留子孫,所以收雨水來講,它有幾個面向,重點是我的小孩還小,他們現在來講,他們背後已經有背負國債,現在國債鐘,1個人20幾萬,他們還沒出社會、還沒長大,就欠國家錢了。」0 ]' y7 A% `! v( K0 h+ M
1 T) C. {- t7 ~8 N& Y2 f
天下父母心,都是以關心自己的孩子為出發點,怕孩子生活辛苦,只是這位爸爸過得有點雞婆,日子忙碌,他衷心希望,和他孩子共同生活的這片天空、這塊土地、這群人們,都能一起學習永續、共好,這就是他心中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6 O% T) ~" r: k* x" `, z: Z, Z
" }0 y( r7 ]! j. q I K# Y' M: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