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89
- 閱讀權限
- 50
- 精華
- 1
- 威望
- 23
- 貢獻
- 7294
- 活力
- 16704
- 金幣
- 137097
- 日誌
- 2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25-11-10
  
- 文章
- 3936
- 在線時間
- 1436 小時
|
0 m# l/ Q4 F9 Y& ]7 C
1.生活# Z. w( h9 p: N* q% [5 U
; k0 [0 c3 y; k: J“不要活得太累,不要忙得太疲憊;想吃了不要嫌貴,想穿了不要說浪費;心煩了找朋友聚會,瞌睡了倒頭就睡。心態平和永遠最美,天天快樂才對!告訴自己,我現在就開始開心起來!”
- H, X _. \* R- ~6 E
8 ~. k" Y# _* F7 |$ F8 i( C _7 s# @# g
2.人生
: o- e$ ?+ u3 H: y/ k
. T8 K% V% ]" ^2 A/ T7 z7 P“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變成熟是人生的選修課;學會忘記是生活的技術,學會微笑是生活的藝術;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但不能跑調;淚水只能換來同情,汗水卻能贏得成功;知道看人背後的是智者,知道背後看人的是小人。”
( Q: B( P# ~; x3 Y+ c: Z, K! @
1 a" \) C: F6 S; j+ }0 Q1 E. i$ B* [: c6 e" u' k0 I' g3 ^. p! A( d
3.講道理(台灣的“強辯”)1 S+ O, y. t1 P) H' n0 f# p0 ], I
O7 K2 M6 c7 G" S: y6 G
“和戀人講道理,是不想談了;和老婆講道理,是不想過了;和同事講道理,是不想混了;和上級講道理,是不想幹了;和老闆講道理,是不想升了;和鄰居講道理,是不想見了;和朋友講道理,是不想交了;和老師講道理,是不想學了;和權力講道理,是不想活了。”( d8 _3 _) F6 m9 c( P" J6 I$ d
0 p5 n' I6 ?1 A1 H2 C
% D/ x0 d1 F& `. R% a
4.做事有道
% Z9 `" s9 _8 o9 G a7 s4 p9 ]$ z& r0 L' N' O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埸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5 u& _2 `. R8 l& u4 L* H: X
% v9 X s, p9 @* l5 Y' q+ {% X) Q- j2 x9 l6 y5 T4 M0 i" W3 ?& W
5.為人
# Y: B$ X8 _- {5 e) H2 g( |3 p
P. g* k6 e. l+ ?- j“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因為你終於有一天會發現,對一個人好,時間久了,那個人會把這一切看作是理所應當。很多人不是不夠好,而是對別人太好,卻不知你越對別人好,在他眼裡就越沒價值。其實本來是可以蠢到不計代價不顧回報的,但現實總是讓人寒了心。其實你明明知道,最卑賤不過感情,最涼不過是人心。”* x* j* u7 |! M, ?
) L3 F4 A6 V x# d6.“糊塗”" r" G9 s1 F. P) Q% e( p1 N
$ B8 {9 H2 f. A8 i* S
世間萬事,唯糊塗難得,難得糊塗。祝大家︰幸福得一蹋糊塗!關於“糊塗”的研究成果板橋先生的“難得糊塗”,廣為人知,被奉為信條。其實,古往今來的聖賢、智者,對此都深有研究,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請看 ——
) O y" J" q0 Q, v5 v( ^; U" G4 [2 b' l$ A
孔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中庸
/ |2 M) X8 c0 @" l; o# o& e0 a& a& `) v
老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無為
/ Y9 [6 B* l j4 y" V" l$ s( f9 A- |/ k: P
莊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消遙0 [9 B+ S2 ^+ k! ]% l2 L
+ k9 b2 |! Q, B9 ]) {
墨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非攻
+ n5 b0 h4 G! z9 {+ ^6 H+ f y9 x7 b& z; c0 A
如來發現了“糊塗”,取名為︰無我- e' B. Q. G% c1 k J, F
+ Y) u1 \6 o) Z8 M
中國傳統文化發現了“糊塗”,取名為︰和諧# W1 e+ f+ ?, k
& d p/ o7 J9 {
世間萬事,唯糊塗難得,難得糊塗& N" S% K' Q3 Q) q. N
|
-
總評分: 金幣 + 1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