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各報要聞】國內石化投資環境惡化,台塑集團(1301)觸角轉向
5 H+ j/ s& |$ ]3 u美國;本月初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親赴美國廠區考察,敲定提高台塑
/ k2 F: d: W: i8 z美國德州乙、丙烯投資規模至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
; h/ _# o$ p3 M$ }% g 王文淵本月3日展開為期一周的美國投資視察行程,這是他出任集2 E+ a, u- j, m
團總裁6年來,首次視察台塑美國三廠區。王文淵此行也與德州州長、
+ l5 T) q; g. A. ?康福郡郡長等地方官員展開會晤,為台塑美國下一階段加碼擴建,進% t2 w; ~ B/ n! `* s0 J
行交流。+ T7 N! n6 C- ^) ?+ [8 v
; q* x% i; U- R( h% P, h
台塑董事長李志村表示,看好美國低原料成本與地方政府的投資
4 Q8 N# K9 j2 B支援優勢,台塑決定將德州廠投資上限提高至20億美元,德州廠擴建
' K9 R3 T8 y7 a投產後,台塑美國乙、丙烯年產能將分別達246萬噸、134萬噸,並伺
* X0 j$ x5 I0 K' V機啟動下游PVC、PE、PP等中間原料擴建計畫。
* z( W4 N, t% ?0 k W* w. L 這次台塑德州廠擴建,約可增加當地250個全職工作機會,工程高
. m* u$ |2 I& J( \5 b峰之際,還將雇用1,800位建築工人,因此德州州長特別與王文淵會面$ z K( P( t/ W1 V4 J
,歡迎台塑持續投資。
- `( d5 N; l1 e5 S- j" g 李志村指出,美國能源開採技術轉向頁岩油,天然氣價格更便宜: P0 I. W9 e) W- n4 k I+ t8 U
,美國能源自給率提高,造就能源低成本營運優勢。在台灣生產乙烯
9 M, p! q+ I% w& [以輕油入料,每噸成本高達1千美元,美國廠以乙烷生產,成本僅340
" c% x' m1 u4 l$ T- |美元,兩者差距相當大,當地設廠極具競爭力。' E9 p4 n* B" M0 D
李志村說,先進國家石化產業發展歷史逾70年,並有嚴格環保標; |$ f# M$ X2 W+ ]4 ?$ h
準;美國稅制對於聯邦政府、州郡各有35%所得稅、6.25%銷售稅等7 M. b7 m: O! u7 i
賦稅分享規劃,企業投資對中央、地方均有實質稅收及就業機會,讓1 j7 F8 i* g& l4 o
石化產業至今仍可穩健發展。
( M1 J# T) P; P 反觀國內,李志村指出,台灣稅制中央、地方不對等,企業成為
5 h; |7 S' J: b5 Z地方排斥對象,引爆產業出走危機,不利整體經濟發展及就業率。如- ` O6 b, Y& ?, @+ x) s
台塑在雲林麥寮每年繳交約300億台幣稅金,但地方政府卻僅分得4億( E& A0 f4 d8 F* f9 k1 O
元,難怪地方會反彈,政府應重新分配中央、地方稅收比例。9 d6 l2 u( ]0 n, _
台塑美國為台塑集團海外第二大石化一貫作業生產重地,去年營
% j& O* e3 Q1 S2 W! _" Y收53.5億美元,員工數3,471人;今年首季獲利更突破歷年同期新高。7 p4 t! G/ s: K2 A: E) Z' b+ I7 w* F
本次以盈餘自有資金,擴建乙、丙烯各80萬噸、60萬噸,規模超越中# w; c& i3 p8 A
油新三輕(60萬噸乙烯),以及35萬噸LDPE廠、9萬桶天然氣分流工廠
; @' w m; c G. ~3 g擴建,所有廠區約2016年投產。(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2 z) v1 ~$ B1 a; T. l7 g
台北報導)4 h$ _) \% B E6 H( E# b7 @; p: L y
! ` Z0 |. M/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