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 _) g7 Q6 ~" d1 I) q5 {. R; U8 Q: L
2010/12/12 5 Q( [' x3 @. n8 ~
【聯合報╱記者王維玲/台北報導】
t& F* q6 v9 C0 p- ]9 r; h
) [& Y# ?& Q! W) V+ Q
0 B/ w6 n( M0 W國立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昨天在台北演講。 記者陳俊吉/攝影 3 C$ `" z6 T- { E
, T; c+ {3 X. I" R$ ~「品德可以填補智慧的不足,但智慧無法填補品德的空白!」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在演講時引用但丁的話,認為教育的目的在引導學生「先當一個好人」,之後再學著當一個好學生。9 n* y* I8 u0 V' C' b
8 s5 f5 z7 a6 z( P+ B" \* b
為什麼會有大學生不願意讓座,還動手打人?為什麼有學生撿到錢,要求對方付留滯金?為什為什麼吳寶春的徒弟學成手藝之後,卻在師傅旁邊開店?洪蘭在演講一開始,就以日前媒體報導過的事件,帶出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m% d0 ?9 U, B9 h6 }
3 Z! S4 J% o) Q5 r7 ^洪蘭表示,在21世紀,上學已經不是為了學到有用的東西,因為知識會一直改變,例如從前書本上寫冥王星是9大行星之一,現在冥王星卻已從9大行星中除名,所以洪蘭強調「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培養正確的價值觀!」7 Y8 A1 g, P, _) g! n
3 C+ b3 D# _5 U「品德是內隱的潛移默化過程」,洪蘭指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父母的一舉一動除了落在小孩眼底,也會內化在孩童心中,影響日後的人格發展,「身教非常重要!」洪蘭說,父母不能自己只看電視,卻希望孩子喜歡閱讀,最好的方式是拿著書與孩子一起靜靜看書。
" K4 V: _+ U' L2 V3 F0 | ~
% W' X% C0 O* c7 U+ M1 T \) D9 G洪蘭以黑猩猩「吸菸查理」為例,說明「學好的很難,學壞的卻很快」,孩子小時候像張白紙一樣,充滿各式各樣的可能性,父母不應該每天只會挑小孩的毛病,「每天罵他,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8 E2 c0 q* O5 }9 s+ F
& D8 g/ Y$ x+ ^4 V洪蘭感嘆,許多中國傳統父母沒有讚美小孩的習慣,當小孩放學,開心地跟父母說自己考試考了100分,父母的反應卻不是先讚美,而是反問「全班有幾個人100分?」洪蘭強調,「沒人是完美的」,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犯錯,帶著孩子從錯誤中成長。
: V, s% ?. m8 q2 n2 ^% h5 d2 F
2 Y8 N/ E5 h: q& T b現代許多父母過於忙碌,只能將管教小孩的任務交給學校、補習班或菲傭,再加上孩子面對沉重的升學壓力,洪蘭直言,孩子應該要有機會跟在大人身邊學習,才能正確地學習如何待人處事,呼籲父母透過無所不在的生活經驗和故事,讓孩子從中學習辨別是非對錯。
+ A2 q2 Q9 |5 ~+ _ u5 N ]& y* X. {2 \) X $ v. D' d# B s. G) v: b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