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避免裝潢糾紛的自保之道 不當冤大頭

[複製鏈接]

21

主題

7

好友

331

積分

國小生

Rank: 3Rank: 3

文章
43
在線時間
35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2-29 17:09:11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家庭裝潢糾紛每年以五○%的速度增加,當事實與夢想有很大的落差時,消費者只能夠摸摸鼻子,自認倒楣,最糟還要訴諸法律打官司,其實只要裝潢之前好好作? 課,了解自身的權益,簽約時仔細注意合約細項,並且仔細保留與裝潢公司往來的憑據和付款證據,事實上,你可以不必當冤大頭。
8 k0 \9 v; o0 B! c- B- L- F
, M/ x6 V- Y$ r$ H! L「最近裝潢房子,簽約時說好四十五萬元全包,誰知道施工時髒亂不說,還不斷追加價碼,裝修之後偷工減料,油漆工法也不對…」一位房子剛剛裝修的友人如此抱怨著,然而,裝潢的糾紛一直存在著,而且裝潢費用所費不眥,一旦有瑕疵,消費者往往覺得自己是冤大頭,卻求助無門。 $ Q! g, `! C9 ]) ]- ~1 v
; G; E4 j% ]* V; q) K* E
※糾紛來源:夢想與現實有落差+任意追加價格
2 l) ]$ b' e! ?- N8 o7 D
& Q' M  T2 P6 S( a' j( Q由於裝修往往都是五、六○萬元起跳,豪華的更達上百萬元,因此,大部分都不是衝動型消費,對於裝潢要求更高一點,但是,由於消費者大多是非專業人士,因此大部分控制權都操縱在設計師或師傅手上,如果裝潢與想像有落差,或者價格比原先預期超出釵h,那麼就會引起糾紛。但是,鐘雪琴指出,一般消費者裝潢都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感性層面,一般消費者都會想像,等裝潢完成之後住宅會是何種模樣,另一個就是理性的層面,也就是預算多少,再與設計師溝通,通常理性、感性的部分若能夠互相配合,才能減少裝潢上的摩擦。 , x+ h. ]0 P9 B: {

6 @3 Y" k/ @. v( O※裝潢糾紛每年以五○%速度增長   M# h, ]" P+ X" r' z* i* U

( Z$ c7 ~; r# E, I% x根據調查,現在有關家庭裝潢的訴訟愈來愈多,平均每年以五○%的速度遞增。在這些訴訟中,又以家庭裝潢的質量問題最為多,佔五○%以上,其次是價格問題,往往是消費者在裝潢中,對於增減專案只有口頭約定,在付款時產生糾紛。
% o  j% d0 V) x$ K3 [
, ?% B, ^) J! w鐘雪琴表示,外國人的家庭裝潢DIY概念已經非常成熟,釵h家具、木工都可以自己動手做,再加上國外裝潢價格比較貴,因此,外國人也鮮少找裝潢公司,糾紛較少,反觀台灣,一般人重視的往往是價格,所以決定裝潢的時候,往往只記得要參考好幾家設計公司、裝潢公司比價,卻忽略了施工品質的重要性,有些不肖廠商為了在預算內完工,偷工減料,或者事後追價,如果消費者當下不察,就會成為日後糾紛來源。 ( C6 g0 K( k+ k) k

1 N8 F5 k, H" P4 H; X7 y※比價有道,不吃虧 ! L/ ~8 b) X; `

/ e- T7 t3 R- ~- l消費者都知道「貨比三家不吃虧」,但是比的往往是總價,卻忘了材質和施工品質,所以,裝潢之前如何比價就成了重要的課題,鐘雪琴表示,一般裝潢公司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都會前往消費者的房子勘查,了解實際需求再進行估價,此時,消費者都會說「我的預算就這些,幫我做到好。」對於裝潢的知識及建材結構都不甚了解,所以進行估價的時候,他們必須讓顧客了解材質與配件,並且向消費者說明,使消費者對於裝潢、設計有進一步得了解。. q. |1 B& A+ ~" g: \9 _; f1 A
/ |$ q3 [' v: H8 w* z
一般人裝潢之前會找尋設計師或自行尋找包工直接裝潢兩種方法,以她投資的經驗,通常買成屋的消費者比較講究,此時就會跟設計師配合作整體規劃,但是如果是二手屋的話,就直接找熟悉的包工承攬。劉憶如認為,尋找合作廠商還是多打聽比較,探聽別人的裝潢經驗,選擇可信任的廠商,如果周圍的朋友沒有相關經驗,則可以上網站,像台灣裝潢網的網站,找尋可信任的廠商。
' A3 _" T7 N# y6 t4 C" I7 `3 h4 s) A: E: [2 T, N7 I
此外消費者可以多逛逛DIY大賣場和家居飾品店,就可以了解這些材質的價格,甚至還可以詢問大賣場所配置的設計師和相關人員,了解裝潢的工法和技術,學習專業知識,如此一來,裝潢發生糾紛的機會就降低,一般說來,正確的比價方式包含造型、材質、五金配件、結構法、工法與油漆工料。 $ H3 S9 E5 w' R

7 y  I7 G% \. R5 C, [, q※契約訂立,愈詳細愈有利 3 h0 O6 p& \1 i( G: p
- ]7 Q; G# x4 N8 H5 H+ m* p
為避免發生裝潢糾紛,契約就是重要的部份,一般會發生糾紛的情況是,屋主與師傅、承包商只是口頭約定價格,沒有簽訂正式契約,一旦發生問題時,消費者猶如啞巴吃黃蓮,但是,契約內容裡應該載明哪些項目,又要注意那些問題呢?
# B3 u' f& _5 _
4 N" c4 G. b( w( ]5 t9 x/ }確認裝潢地點:首先就是先確定自己裝潢的地點,例如客廳、臥房還是浴室等,在施工前,設計師會跟消費者事先溝通,給予建議,通常此時也會規劃藍圖給消費者,例如包含現場丈量圖、平面配置圖、立面施工圖等,並且要有相關的樣本或樣品提供給消費者參考。同時,設計師還必須提供最後的施工設計圖,並且照圖施工,避免完工之後造成認知上的落差。
& w: t) g- X% a* u- k: w3 O# m8 N& N! J( Q1 h
估算的細項:包工及設計師必須提供完整、詳細的單價分析表,包含建材的項目、規格、數量、品牌等,同時,消費者一定要保存所有來往的清單、文件及收據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工程必須要有追加,必須事前與業主溝通,以免事後付款有爭議。
( }1 Y: y& L+ {$ G
4 G( E+ E* m, h! p( T/ j完工期:口頭約定最擔心的兩件事,一是師傅工程做一半,發現利潤不敷成本時,就停止不做,或者臨時接到利潤更好的案子,於是中途跑掉,另一種是,如果工程隨意追加,事後付款牽扯不清。所以工程進度以及完工日期一定要載明清楚,才能保障自身的權益,然而,最重要的是施工期一定要明確,逾期可要求罰款,合理範圍為一天千分之一,如此工期才不會被惡意拖延。 0 v( u! }' W5 v4 H# t" R5 Y

" }: V9 ^4 ~; y) r# |8 s付款方式:最後就是付款方式,消費者如果太早把款項付清,手上就沒有籌碼可以談判,遇上問題,大部份都是消費者吃虧,因此,她建議最好不要一次就將款項付清,工程款最好分為兩期,一是簽約時付,另一則是尾款,完工之後確認無瑕疵、品質穩定是再給付,如此一來,消費者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 L" @, d& l5 k1 J% K7 Q! F: ^, v
保固期:市面上裝潢公司在合約裡往往沒有載明保固期,所以消費者若發現問題,都得自行承擔,所以,消費者在簽約時可以要求保固期,但是保固期的長短不同,價格也會所以有所不同,劉憶如則建議,消費者起碼要求漏水、水電保固,最低為三年。
1 t3 H& B( j) m: g. x  l3 j% {. V
1 [0 n) ?/ K. h' H& \# ^※監工要仔細,品質加分 , ]$ C; b) d4 M# B$ Z
" o8 v8 O# B0 h  n# `- I
一般消費者找設計公司做買賣分為二種方式,第一種是全部包給設計公司,談好價錢之後,就一切交給他們包辦,第二種則是交由設計公司負責發包、監工以及設計規劃,材料費及工錢多少就是實報實銷,這個方式比較省錢,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不錯的設計師,再由他們幫忙找木工、水電、泥作及拆除等相關專業人員,進而買材料,消費者支付給計師則包含監工費及設計費,通常監工費通是總金額的五%,設計費一般是按坪數計,行情價大約是一坪三千元左右。 % q* J% Q+ \* q/ K+ q5 q6 |6 s

1 q) X- h) M, r3 C/ m但是消費者不免問,到底要不要親自監工,監工又有哪些重點才會避免摩擦?劉憶如表示,現在人工作忙碌,幾乎沒有時間監工,如果不是找設計師,而是自行包工,那麼還是要請承包師傅監工,價格也是總金額的五%左右。但是,如果消費者要檢查品質,又有哪些重點呢?
/ {( y: u# t, H0 Q! J" H! }% `$ T' ]$ r5 d' W. f8 x
對照平面圖:消費者要能看懂設計師的平面圖和水電分佈圖,若不明白可以進一步詢問,她指出,裝潢前盡量做好完全的溝通,也別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想法,免得事後後悔,除了不滿意之外,還要釐清責任歸屬,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 / l6 r# M$ S/ I# y
5 o( u/ Q. H% F* g6 W
施工品質:有些裝潢工人偷工減料時,櫃子會沒有抽屜,或少做幾個抽屜,有些設計師在成本考量,也會減少抽屜數量,這些都是消費者必須注意的,所以,在檢查施工品質時有幾個方向要注意,在牆壁的部份,要檢查天花板、厚度,一分厚度和兩分厚度的耐用程度是有差別的。 $ p3 h' f1 a% U7 D

3 Z% J$ X, t# O% L; \在木工、五金配件部份,要檢查是否是合約上所規定的材質與報價,在施工過程中是否有防潮、防蟻的處理,否則,房屋受潮容易突起,家具變形,若蟲蛀則會破壞木質家具。最後,像打釘的這種細節也要注意,消費者要察看釘槍施作是否牢固,有沒有打到水管,這些容易忽略、看不到的項目也會影響日後的居住品質。
* h3 T, D+ d2 ^- e3 U! h
) L) W' ]7 v1 s6 O3 g至於,油漆工料、塗劑則要注意有沒有甲醛的成分,一般來說,進入剛裝潢好的房子,若有刺痛感、眼睛酸澀等症狀,而甲醛不僅傷害人體健康,甚至引發癌症的可能,因此,在這方面消費者不得不注意。
1 \$ q/ i, ]4 k  {) m) F0 m0 Z- F; N" ?! A8 _7 D% S6 r
水電、防漏是易引發糾紛的項目,因為,有時候漏水問題還需要將整面牆拆除,所增加的費用相當可觀,因此,在監工時,除了了解水管、結構性漏水之外,電線配置也要注意,是否有軟管的保護措施,電線使用是否方便,避免未來發生火災的可能。
  |- S$ N/ A  R! P' e
+ B, [! {2 U( y0 y% b0 X※保留合約、證據=保障權益
' w  E/ y: d9 y% r% b
; i$ C6 e% Q) a) F' ~由於目前台灣還沒有制定家庭裝潢相關法令,因此,發生糾紛時,大部份還是訴諸法律,然而,當消費者告上法庭時,法院就需要請第三方來進行評估、鑑定,一般都找有相關資歷的第三方來承擔,並由原告和被告認可。
, ^4 M2 W: k2 i; B- M
4 [" w, `6 i0 ]現在有些消費者,為了保障裝潢的權益,會請相關技術服務機構,來替自己的裝潢把關,這些服務機構或多或少可以幫消費者達到施工監理的作用,但是如果消費者與技術服務機構有僱傭關係,那麼這些機構所出具的證明及文件就不具法令效力,必須由與消費者沒有僱傭關係的技術服務單位所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才具有效力。 6 E# g+ z& M5 I, E- {6 x
( @5 Q/ w2 Y3 P7 g9 z9 j2 `
消費者起訴裝潢公司時,並不在《消費者保護法》保障範圍之內,所以不會有雙倍賠付的問題,法官都會按照《民法通則》中的承攬糾紛處理,而消費者必須準備起訴書、合約文本複印件、對方收款憑據,如發票、收據等,所以合約內容和付款憑據是相當重要的,消費者在裝潢過程當中一定要保留。
" O; o6 |5 P8 g: Q5 w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