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63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184
- 活力
- 1219
- 金幣
- 2832
- 日誌
- 0
- 記錄
- 3
- 最後登入
- 2017-1-18
 
- 文章
- 486
- 在線時間
- 712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祝福小鎮 於 2012-1-20 16:17 編輯 * m/ R% F+ {; @7 a
, e1 o. w6 q1 t) ~2 J8 e/ c$ I
此篇是關於要不要買htc手機的文章......3 w( @$ y( x) i' a9 f- [' c; t
因為之前在投票中心,大家曾有討論,. n5 D8 b9 p+ y" a
so轉載本文供大家參考.... g* P- P* B0 o8 K# ?
基本上我就是持此看法的.
/ b9 U1 t- F9 b=====================================5 W6 }5 |$ B& d! A& C- r: ?
當然關消費者的事(洪浩唐). [3 x B4 Y) }1 `
2012年 01月19日 民進黨前發言人梁文傑,因hTC董事長王雪紅在選前挺九二共識的公開發言,而在其臉書表示以後拒用hTC手機;甚至有網友因此也在網路發起連署拒買hTC。《蘋果》的《辣蘋果專欄》並以「關消費者什麼事」為題,論評上述新聞,指梁文傑「也許情緒宣洩了,但民進黨形象卻被傷害了」、並強調「王雪紅挺誰關消費者什麼事,何苦這樣為難民眾」。
6 t3 p8 A3 ?; z! t1 M$ D筆者以為,民進黨的形象是否因此受到傷害?可能真的不關消費者的事(除非該黨以後打算以販賣手機為生);但「王雪紅挺誰」是否真如該文所強調的與消費者無關?這就頗值得討論。
6 y* y/ {" \% Q" A
5 Q5 [$ g' r. s' n! B: O
8 Z4 H' r, Y; _8 z「心理障礙」難消除
$ t/ ?" A- u. g7 X事實上現代社會中的許多消費行為都是屬於「感性消費」,除了少數具市場獨佔性質的企業外,大多數的企業莫不努力經營其品牌形象,其原因就是了解到除了要在理性層面(性能、價格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外;更得在與商品本身無關的心理層面爭取消費者的認同感──因為交易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消費者的手上。 + E; }9 ~, c% n0 A' L# k) Q7 }
就以國際上喧騰一時的「血鑽石」為例:鑽石本身雖非攻擊人民的武器,但當部分生產鑽石的內亂國家,為換取軍火而非法輸出鑽石,間接導致戰火連年、許多無辜百姓家破人亡。致使許多消費者會對自身所佩戴的鑽石產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質疑──鑽石廠商迫於消費者的「道德壓力」便不得不去證明自己的貨物來源絕無剝削產地人民。
" O, D: T" I6 k同理,如果今天在台灣有許多消費者認為「九二共識」可能會傷害到國家主權,而有企業負責人(非候選人身分),在其自由意志下,於媒體上公開宣稱其力挺「九二共識」的立場──試問,在自由市場的前提下,我們憑什麼要求上述消費者能毫無「心理障礙」地購買該企業的產品?或「大公無私」地給予該產品客觀的評價?
8 T4 d' x& ^0 G; j
. q' Y: v+ u& v4 P5 p- Q W+ H% m ]1 }) a% S" j' R) J* J; d5 J
選邊站須評估風險
6 E i6 v: ^1 q b而至於該文批判梁文傑的另一個重點,指其臉書的發言「不正坐實民進黨確實有這樣(反商)的思惟」,也頗為可議:不同意某商人的公開言論,並不等同於「反商」(因為他不能代表全體商人);而以具體行動來「回應」某企業負責人的政治表態,當然也不等同於「反商」(消費者絕對有權憑自己對企業主的好惡來決定購買與否)。- ^9 l5 I8 e+ H2 f/ {+ p
當大企業主選擇作政治表態時,他(她)們當然得自己評估表態的風險,才能對其投資人、股東負責。這其中的風險本來就不只是「選邊站」、擔心「改朝換代」的政治利益問題;更包括消費者的觀感及是否會被消費者抵制等風險!否則,如果只有(享有高媒體曝光度的)大企業主能自由表態,消費者(企業主們的衣食父母)卻反而沒有相同表態的機會──這樣就不太像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了!作者為自由作家 8 O, Z, K4 y$ n2 \
) c2 L7 F _2 \9 E* R: L
# a* J% ^/ D# |& }6 h, i#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