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不畏打房 台客靠店面、老洋房穩賺/徐一鳴、百萬包租公、上海版劉媽媽勇度寒冬不敗
% N- C3 t! p: f% d
4 l6 |8 k6 K4 j& M. c
( ^- d) s6 k- s; H4 m# W 【文/梁任瑋】
' N& _1 M4 f4 ]+ L3 H' u5 c- c* h# C1 ^
前言
: }. N5 g9 _9 e6 L3 u
0 _4 e# f, @' h' }4 a近十年,台灣人前仆後繼赴上海投資房地產,初估有二十餘萬人在當地置產,其中,二○○五年之前進場者,基本上都賺到了「三差」:匯差、利差與房差。如今上海面臨嚴厲政策打房衝擊,現在是適合前進上海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嗎?
2 s9 [& F( d% S* L1 v0 M7 B
8 H; ?- V8 F. F' t8 o0 ?% l/ Z% }
* `/ h7 [3 T9 f! J- L乍見台商張英宗,一身黑色防風外套,搭配牛仔褲與休閒鞋,這位低調的中年男子,在上海一口氣租下五十間以上精華地段店面當二房東,地點遍布徐匯區、浦東新區、虹橋開發區,一條街年租金收入一百萬人民幣,堪稱上海最大台籍店面投資客。2 `- y7 b! k$ W( [+ V
7 m9 P6 e9 t" d7 G; c ?* B) J. i. i: N4 C% F
房市急凍,台灣人成為房市限購令下的首要目標之一,台灣投資客「窮則變、變則通」,轉向店面二房東及超高檔老洋房,靜待這波房市風暴過境。
5 l2 C+ c! _3 _( C1 ~4 @+ L9 t' r# Y5 A
( M3 `( [* K8 G K" x2 [( w+ c9 M
在上海自創女裝服飾品牌「to. U」的張英宗,近幾年服裝公司業績上軌道,他已將投資重心轉向房地產業,「原來只是為了自用,後來乾脆整條街包租下來,其餘店面轉租給其他房客,因緣際會當起二房東。」
5 C( x1 \, x+ m) l; \
# d; R9 ~8 K: x: Y6 P% }1 ^0 m8 v4 @$ ~/ V9 j+ i# U
場景回到一九九三年,剛從美國到上海的張英宗,開車在上海大街小巷逛,發現到處都是捷運工程吊桿,「數都數不完,至少兩百座以上。」讓他想起到日本出差時,都搭地鐵前往目的地,與客戶約在地鐵站口見面。因此,當時他就相信,未來上海房地產絕對是跟著地鐵發展。
# T1 ~ q- Y% d( _' m9 R: \; Y( m! t
: Q$ ]% ~: |; j( Q) }1 l百萬二房東 沿地鐵布局包下整排店面
! G4 H3 M8 X0 l6 R$ `& M& \/ @ w* {
/ @9 D* z; S8 W; C* P$ l' ~- ?$ ]6 l9 X" ^* S
「我只挑離地鐵站出口三分鐘、距離五百米的店面,不用花腦筋嘛!」張英宗專挑一點都不起眼,甚至閒置許久的店面,但他堅持沿著地鐵布局,並先將服飾店開在裡面帶動人氣,再陸續對外招商。
; u; Z( y8 c) ?$ U9 U+ ]
+ [9 a1 }( m9 Y1 z K4 z& j8 ?/ S# C, h4 v* E9 m& [
因港澳台個人不能買上海店面,上海所有商鋪全部掌握在官方、國營企業手中,店面租金飛漲,一般人吃不到這塊肥肉。五年前,張英宗看準連鎖業在上海店面需求擴大,租金還有上漲空間,開始切入向房東包租再轉租的二房東生意。為了創造規模經濟,他包下整排店面,一拿就是十至二十個單位。因為有些商圈尚未發展成熟,也增加他談判空間,要求房東跟他簽十年租約,藉此壓低租金,也增加獲利空間。
* d7 S, S) b# }' P) X
& u$ p% W! j; e3 b+ c% U J" W0 S- @
一開始,為了找到店面的房東,張英宗耗盡心思查資料、找管道,他甚至為了建立政商人脈,還投資數十萬人民幣念上海交通大學「私募證券投資總裁研修班」,同學裡有大陸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甚至還有證交所主管,讓他可以掌握第一手的投資風向。, d4 k& T6 ^8 L5 F, Q
9 R$ q/ N" T! ?
3 ^, @9 c0 l% C# E今年六十一歲的張英宗,用三十年來在商場累積的零售業經驗投射到房地產投資,他認為,沒有商圈當腹地延伸的店面不會成功。例如地鐵倒數第二站,往往比末端站佳;地鐵站最好是兩線交會以上,要不繁榮也難。例如幾年前他就鎖定新庄、九亭等新重劃區地鐵站附近店面,如今租金都起漲一倍。; f8 D& U0 t# R9 r& R( v+ l
9 E4 B+ Y% l; p* K. z
+ t( B7 z) I6 H7 d: M「我看得到商圈的前景發展,包租時間一定十年以上、店面數量一定要多,後面利潤才會大。」張英宗坦言,包租店面的前三年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好做,要花時間養店面。他以閔行區吳寶路華一銀行分行隔壁整排店面為例,三年前還是一片工廠,如今已全部拆除改建為住宅與店面。他包租下來後,目前租給餐廳、腳底按摩店與專賣台灣雜貨的商鋪。隨著上海地鐵九號線通車後,他相信人潮會逐漸增加。9 U" W( n) ?, j# o& C
: _- A7 F' n3 m4 I1 V) M" L. a# b( a) F" J
除了店面、商業不動產是台灣投資客的避風港外,也有台灣投資客早早轉入稀有的老洋房。有「上海版劉媽媽」稱號的鄒媽媽,就是專買有土地所有權的私有老花園洋房,再出租給高級法國料理餐廳,十年來賺足租金與土地增值財的台灣人。) m0 u$ i/ {( x" K$ e
' \! _* m* q7 I
( o" f, b ^* a% \% v( v% f, U( h上海版劉媽媽 集資億元專買老花園洋房
4 a/ b0 J4 M" r4 N* X3 w
p+ d6 }( p1 z# d& W
& f; ~# b6 Q/ |- z U i. j1 A, l0 }5 b二○○三年,鄒媽媽趁上海市政府尚未禁止外籍人士購買前,集資上億新台幣,收購上海租界區的老花園洋房。目前旗下有六戶,地點都在市中心熱鬧商業區,每平米市價約十八萬至二十萬人民幣以上(每坪約二七○萬新台幣),不輸浦東黃浦江畔頂級豪宅。3 ~& H" g! y" J. A
* x' a- a* j. T! l9 m' A1 F8 J' ^& ~
一九八九年就到中國設家電工廠的鄒媽媽,經歷過九○年代中國內、外銷房尚未併軌的洗禮,住家與店面她全都「玩過」,而啟發她買老花園洋房的關鍵在二○○三年。有天晚上她坐在車上沿著延安高架橋走,從兩側一路看下去,住宅大樓是越蓋越多,但點燈率卻非常低,只有三分之一戶的室內電燈是亮的,讓她當下決定把手頭所有住家拋售一空,把資金轉進老花園洋房。2 ?8 R) W6 d" P6 r2 D- E8 k
" T/ D" W$ P n b: x# l0 K% p* }
. ~5 t. X0 A: u$ O9 [ y4 o鄒媽媽說,上海的房價還是會漲,但漲幅一定比不上早年,而且接手人會越來越少,尤其上海的房子多數都只有七十年使用權,但只有老花園洋房沒有房屋使用年限,更顯奇貨可居 ■《今周刊》
. W: f- s W' p8 L+ K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