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64|回覆: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學區(理財概念)] 巴菲特 退休前親授的財富智慧.獨家取得 股神分享畢生精華.

[複製鏈接]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7 09:17:56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巴菲特 退休前親授的財富智慧/獨家取得 股神分享畢生精華的26堂課
3 S. L' l; @" P
8 E4 D! X5 L* t
: i& J% X/ N9 _3 D7 K; M5 G 【文/許靜文】
7 ?6 B7 n" ~5 K# E' n7 i0 N9 ?% W
2 a( R0 r) x* R前言
2 D4 e1 L# W4 j( H9 o9 k0 P# w2 x+ j( H
二○一○年五月,在全球矚目的波克夏股東會上,巴菲特獻給全世界一份大禮,將他畢生投資智慧、企業經營哲學製作成一部二十六集的動畫,且親自為動畫配音。其中文版日前甫在中國首播,《今周刊》第一時間獨家取得影片授權,為讀者揭開股神親傳的致富哲學。: h2 P0 C2 S$ b" j
& X7 {6 T$ B2 c! W7 v
! K. I# Y, c/ s' P
財富或許有價,然而,財富智慧與經驗的傳承,卻是無價珍寶!尤其在一代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身上,這個發自內心的智慧傳承,格外令人動容。# a* I, ~7 i( r7 `) \
* m+ Z* B; [) ^' }

6 R9 n2 G9 `3 F. {9 l巴菲特心中最深的牽掛' b( `) q; [2 A1 `7 i
以動畫傳承智慧 讓理財教育往下扎根2 i: s+ y4 m9 i' c- W
, E0 @  y7 M4 P5 \' k% d7 E) @- P
7 k* Y9 r& ]9 S% [8 R9 `- r; \
雖然早已經名列全球前五大富豪,然而如今什麼才是巴菲特心中最深的牽掛?是財富的持續累積?或是未來財產的分配?答案恐怕都不對。「如何讓畢生的財富智慧能夠傳承下去」,才是這位今年高齡八十一歲的長者,心中最在意的事。而且,巴菲特已經悄悄開始布局進行了。0 g( Y% t3 n6 C8 p: t: u
+ M' U8 H( x- Y, e1 e9 }2 W; V, t
( k8 b9 u8 j" C& G, n2 m( t
二○一○年五月,巴菲特在全球矚目的波克夏股東會上,送給全球一份無價的大禮--他播放了一段動畫。當時,這段短片在熱鬧的股東會上,並沒有引起外界太多的關注。但,卻是這位投資大師給下一代最深的心意。
- Y5 r3 R8 x. o, A& p
( L$ S- I3 `, x4 S# Q( I- p! B
% l4 @* B0 X! p+ r2 l6 B* M1 {在巴菲特至今唯一的個人傳記《雪球-巴菲特傳》中曾提到,他最牽掛的兩件事就是尚未找到接班人,以及如何讓理財教育往下扎根。接班人雖然還沒有具體著落,但另一個夢想已經成真。這部動畫已在全球各地播放,且第二部動畫的製作計畫也已就緒,預計在明年完成。+ B- S! L. }6 C9 }% G3 c* |
6 H1 G. O9 L) w0 X+ H

; m6 h* @3 h5 l, n) I' l6 Y7 U這部巴菲特智慧傳承的首部曲,是蘊含他畢生財金智慧的動畫,取名為「巴菲特神祕俱樂部」(Secret Millionaires Club,SMC)。由他親自策畫指導這部二十六集青少年理財教育動畫的所有內容,每集約四至五分鐘,並由中國幸星公司負責製作,這部動畫在去年的股東會上首度播放。
% h: f& j, j* y5 I
" T! \* w( S6 u* v) p3 \+ `6 ]* ~; F* W3 [
在動畫中,灰白的頭髮、黑框的眼鏡,模擬巴菲特的可愛卡通造形,演出投資專家角色。他不但親自為動畫配音,也設計每一集的主題與劇情。動畫中有三名個性迥異的孩子,他們都是俱樂部的成員,面臨各種投資理財的問題。卡通巴菲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枯燥難懂的投資概念,讓每個喜愛學習的人,都能像他一樣成為投資高手。
( i9 @7 c. _: `% ]# O3 L& {' \% ~5 M/ r3 c/ x& p1 H

) N, o& R1 J" ~4 I% q  }為了讓台灣讀者可以一窺股神智慧的堂奧,我們經過多次越洋電話溝通、電郵往返,終於獨家取得授權,首度在台灣揭開這部動畫的寶貴內容,其中一集將同步在本刊網站上播放。(www.businesstoday.com.tw
# J, R" p% O9 o  z0 T
& q2 S; s: i. ^) y, N2 F
. J- W) `( b( w% M7 h0 i8 \6 P/ y巴菲特在這部動畫中,談到了「到底該如何投資?」、「做生意如何辨別好壞?」、「投資前該有哪些準備功課要做?」、「理財,有哪件事情最重要?」集企業家、慈善家、投資家於一身的巴菲特,將他的理財方法完整傳承,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將來必能更出色。
7 {( V7 c5 o. G! b6 n. X* y3 N
: m+ c8 R! u1 T7 E
9 ]0 t1 N/ K: G0 |/ Q. Z金融海嘯時,巴菲特曾說過:「哪個國家把理財教育做好,就能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國家。」研究國內外理財教育發展專家、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教授黃美筠表示,最早提出個人理財教育概念的先鋒,是美國推廣青少年理財素養最大的民間團體Jump$tart。該組織從一九九七年開始,針對美國高中生進行個人理財教育研究,並引起廣大回響。
2 q& A% s: \  t6 ~8 m0 ~7 i
; X5 v& b" L& O0 E% P" s
, B* y* N. }; g6 u% |政府六年前才開始積極推動+ Q2 Q5 Y2 G* m% P2 H
台灣理財教育起步已晚 莫再輕忽
2 O, K1 w2 @7 R7 U; p4 l9 p
" \; _" x4 z* K' l4 C6 B! D9 v3 D' q# \4 \
「一九八○年代我在美國攻讀碩士時,就發現班上美國同學都有信用卡,且長期使用循環利息,幾乎每個人都負債,」黃美筠指出。高度負債情況引起官方重視,二○○二年,美國在教育部底下成立「理財素養教育委員會」,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理財教育的官方組織。
0 g4 i) M; B  o8 `5 a9 w* s, c& H1 |6 z/ y/ f" R
4 m1 x" v2 d: z
反觀台灣理財教育起步較晚,從○五年政府才開始積極推動,由民間的「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與金管會、教育部共同努力下,○八年展開第一期為期三年的金融知識普及計畫,陸續將金融知識納入學校教材中。
0 Q/ o* p4 Q! F& x! F
- }* U" ?- u& T; j; C
7 l4 j0 H- T8 K# h7 x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陳琬惠指出,現在金融環境變化非常快,過去「只要儲蓄就好」的觀念已經不適用,二十年後我們的小孩都長大,環境會比現在更複雜,不論是現在的年輕人或是我們的下一代,都必須知道哪些要、哪些不要,而非單純地接受舊有的理財觀念。( P. U5 K. S2 H; o- S% K, Z

3 W$ k- K, t0 v* ^
0 u  j1 C$ z; A. D% U# G% E8 T( ^8 Z這二十六集動畫課程中,巴菲特教大家價值投資的同時,也培養許多做人基本原則:不能見利忘義、不要貪小便宜、聽小道消息,看似簡單的巴氏智慧,實行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
$ Y1 u0 f: \: H4 e/ I1 T8 D# e9 i2 k7 d) R- _* `! r3 E
( j, t2 m. N5 `( J5 l6 ]* r* |8 ~
拉開理財課的序幕/ \  a' z0 Q0 |! b1 ]6 }' v! W* A- q
儲蓄,巴菲特認為最重要的一堂課1 r1 z9 c: `, k! ^- l! W. B# Z
' C: x8 l$ S( `4 G2 ~" T

. F; m4 M. r: c6 r. e我們將這二十六集動畫課程依照其教育意義分為五大堂課,讓讀者更容易了解其中精髓。& ]3 t  b# v) ?6 g
: Y" Z/ p! F9 m

7 h) _' z3 ~2 |" u是的,即使在一代股神的身上,老生常談的「儲蓄」仍是巴菲特認為最重要的一堂課。唯有平日儲蓄才能讓你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擊,抓住機會壯大自己財富。巴菲特為大家拉開理財課的序幕,教你如何儲蓄、花費。這堂課更是所有父母親必須傳承給下一代的重要參考。
2 ?8 r: U8 i) J/ s$ G5 K' o2 Y  l$ P: ?  |/ f- h) j6 ~
* M$ e" o, h5 w* S6 [$ ]: B
力行簡約的巴菲特,從小就是個儲蓄高手,他五歲就去擺地攤賣口香糖,八歲呼朋引伴到住家附近的高爾夫球場當球童撿球,並轉手賣給球商獲利;在十一歲時,他已經存下過去幾年的所得共一二○美元,並買了生平第一張股票「城市服務優先股」(Cities service preferred);他小小年紀竟然靠自己能力有所積蓄,還可以買股,這令他的家人驚訝不已,而高度儲蓄力更是他日後成為股神的最大關鍵。' \; c8 v; P% }. z" `, J

1 A+ M. h% x( j7 T% [6 T# M, w0 a+ ]# y8 Z
「以前我們家很傳統,會認為女兒只要嫁個好人家,人生就圓滿了。但現在我開始擔心她花錢的方式。」台新銀行財富管理處資深副總林尚愷擔憂地說,身為一位銀行家,每天為財管貴賓打理資產,但對女兒最基本的儲蓄教育,卻讓他相當頭疼。
) S4 ]; l' X) w
8 C! I. }' m# U1 j: v$ l* C% i
8 r$ g! Z" P  t! E「從小,我就寵她,我在女兒幼稚園大班時帶她去日本玩。在一家玩具精品店裡,她一口氣挑了五個玩具,每個要價五百新台幣,說要分送給同學。」林尚愷回憶起當時情景,「我沒有在她小時候教會她儲蓄的重要,是我不對。但一想到平常很少陪伴他們,怎麼忍心再拒絕她的要求。」) A8 r- V' Q. r, j7 O* [
$ [9 m/ F2 g7 E
2 W, b, i! B- l
現已國一的女兒對儲蓄、花錢依然沒有概念。「如今只能慢慢教,開始拒絕她的要求,需要的花自己零用錢,花完不能再給。」
0 v8 b9 X9 o5 H+ o" a) s5 F" ]9 i" u+ x3 z
; _, U0 T& l1 P; ]8 R& i; l
日前,林尚愷甚至親筆寫了一封信給女兒,信中提到「『存錢』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觀念,這是當年你奶奶告訴我的,就是所謂『未雨綢繆』的意思……。」為人父親的擔心,溢於言表。
0 q) q3 Z( ?& x% h: g
( w& K7 G! K0 y- O& i* R2 K' B, \+ W+ ?  P- U: H
巴菲特曾說:「有時候給孩子一把金湯匙,說不定是把金匕首。」在妥協孩子要求的當下,更該仔細想想:讓他少奮鬥二十年,是好的嗎?
- |% E# y& [% Q/ {. R
) Z; V: P, O& E1 h* @' o6 r& R" ?4 E( M# J
不同於林尚愷的作法,新光投信甚至將「儲蓄力」納入面試新人的考題之一,「如果你今天月薪三萬元,要如何存下一萬元?」
# c8 F0 D; D. c+ t9 V
( `! C0 ?3 {/ l6 R
3 }7 s0 L& \/ S; v( a) a出題的是新光投信總經理蘇英孝,他同時也是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講師,在教育他的獨子儲蓄這件事上相當有心得。蘇英孝認為用錢的方式其實是種競爭力的表現,當你入不敷出時,怎麼可能專心在工作上?
8 E2 [) ?8 W2 D9 x, F/ A. A  k! Z0 Q: {7 N

7 A" b6 V8 s# S7 P$ s/ y3 N" _5 l「我從小就讓他知道,錢怎麼來、該怎麼用,人的自信不是靠錢堆起來的。」身教重於言教,如何取捨欲望,去除不必要的花費,是蘇英孝給孩子的基本理財觀。遇到孩子的購物欲時,他會一再地詢問孩子為什麼要買,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能存更多。」( b* Y2 k# J; L' u
# V' Z* j5 b/ J1 V2 ^0 p- C

7 @5 e, A( M6 k* v2 ~' B4 O  ^順著你的熱情走
. r7 o7 M. J' Z$ t7 ^7 P做自己喜歡的事,邁向成功9 B3 ~2 c1 e- Q5 j4 z& K* X  y8 I

( r5 U5 D! d% }  L6 C' F' ~. C3 @4 F! v" x. o$ O; p, O/ v
「我們家出門只帶白開水,早餐一定在家吃。」看似簡單的原則,卻需要長期持續力。但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易被破壞,現在兒子已經大三,每個月都有一萬元零用錢,「我要求他一個月存兩千元,他做到了。」# G; P$ k+ g7 m3 o3 t

* ]2 M+ ~6 X+ I3 R3 v+ {1 T/ U& f6 O& d: \6 }* U, x) T& x* @
怎樣才會成功?巴菲特與國際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答案一致:做你喜歡的事。1 ?+ h' f& N6 t# V/ i" n6 r
& j  O. ^6 ]4 A: T# I
4 B) A1 W  s# D8 Q$ `) K: O: d* E
在巴菲特給孩子的第二堂課中談到的是邁向成功,成功有幾個步驟,第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找到自己熱情和興趣,才能真正發揮天賦。
+ `4 ?, x- H6 R. B0 _8 v9 r
! ?' |: I/ F: {% Q: e" o4 a: x' p/ f6 ^' |8 O
吉姆.羅傑斯在《給寶貝女兒的十二封信》一書中提到,女兒不必成為一位投資家,如果喜歡燒菜,應該開一家餐館;如果喜歡做園丁,說不定日後會有一家全球連鎖園藝店。當你發現有件事是你感興趣的,別讓年齡牽絆你,去做就是了。
. A6 L; N' J: P6 F2 V; h
3 Z1 `% ~; U0 _% F* [. h; V( Z0 t
巴菲特自己最近一次與中國大學生的對話中,他就對年輕學生的職業規畫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要順著你的熱情走!」  C3 S7 ^! ^8 A

3 o- {0 u0 m6 ^8 M4 _- T4 Q' Y! L; c  L' k- O
巴菲特說,他有三個孩子,他們做的事情都不相同。「找一個你願意全心去做的工作,這就是我正在做的,我都八十歲了,當然也可以去做其他事兒,但我選擇繼續我的事業。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我二十三歲時找了份工作,我不會太關心薪水問題,只對我做的事感興趣。」
* L9 x! A9 f5 `/ o( O; l. G0 I1 y7 G  p; F# t7 h
/ E4 ^7 h5 E  h
選擇喜歡的事後,接下來還必須注意到你是不是有好的夥伴幫忙,是否能追隨一位成功大師學習,並且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堅持到底等。這些都是巴菲特強調成功必備要件,缺一不可。# S2 W: p0 ]8 b. @3 ^" j1 [
4 F, u; c# E1 _  Z! U- G: x

9 I0 s1 t' d- l8 W; r'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說過:「魔鬼藏在細節裡。」也與巴菲特成功哲學中提到「不抄捷徑」,不謀而合。& m6 z0 W* s, B, A

0 V# k3 t0 q/ U9 t
) G5 b0 c5 P0 @" J' k7 ?0 e/ Y在「Tough cookies」(難吃的餅乾)這一集動畫中,因為孩子在製作餅乾時少放了一些配料,讓餅乾變得極為難吃。巴菲特嚴肅地對孩子說:「成功是不能抄捷徑,也不能偷工減料的。」值得做的事,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1 O/ L' b$ L% p& n! o" r1 d
% H( C5 R+ N. p8 i

1 }, K6 \0 T7 A$ f& v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U/ F7 @1 h) g8 q再起,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失敗」  p5 q7 M+ T* X8 K; p0 `5 r

/ W7 O7 U: a- l% `) {0 t
: _0 U! z7 n1 T. ]這樣的信念也與辭世的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相同。賈伯斯堅持蘋果的產品必須持續使人欣喜,他以瘋狂的高標準著稱。他高度重視用戶體驗,不僅電腦的設計、性能、外觀要求完美,就連客戶看不見的內部設計,一顆螺絲釘的位置,賈伯斯也要求必須做到美觀。
  Q6 c6 g$ ^! }, u& B# o, ?
6 O# v2 G6 o9 T8 `
; Q, S9 P. r8 [) h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曾說過:「促使我進步的,全都是挫折!」
" j3 @$ ]. i% ^3 c6 H/ k. y2 t) D3 v7 s5 V3 A9 A3 A2 w9 V

8 i4 I7 z* C2 d; T1 B! I! t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也是嘗盡失敗。有一次在佛羅里達大學演講時,一位學生提問:「談談你投資上的失誤吧!」巴菲特幽默地說:「你有多少時間?」# `$ N# k  e( }0 S  A$ j; }
" U# j! \: i# a$ F& ?- P3 S, _  p* ?
7 ]3 S! ~) ^; ~9 W3 J# F9 j8 i
如今幾乎是全世界最賺錢公司之一的波克夏,巴菲特卻坦承當年的收購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錯誤。當時波克夏是一家紡織廠,而美國的紡織工業在中國等國家低人力成本的競爭下,逐漸走向沒落。巴菲特勇敢面對錯誤,停止了紡織廠的投資,並用資金去購買保險公司、優質資產,成為巴菲特金融控股旗艦。
, f0 M& ?9 Z2 w6 _& y! p; \) f' \, u- {: t! x
! A9 Y, x- U. q5 V) w$ A. c4 T
華爾街一位投資大師戴維斯,為讓自己從犯過的錯誤中汲取教訓,在辦公室的牆上專門設了一個「錯誤牆」。他將自己犯的錯誤整理出來,掛在牆上,每天上班時間都回顧自己的錯誤。當客戶來訪時,看到戴維斯犯過這麼多錯又勇於面對,認為他在未來犯的錯會越來越少,更放心地把資金交給他打理。3 B8 a$ z# t! ?4 G4 \! P+ e

4 x: c  G( Y/ j* Z- x* G
8 d7 h" P# O8 |% X7 J3 a! {+ X- z8 x翻開全球資本市場的歷史,幾乎所有的大師都是從失敗中走出來,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失敗」。發明大王愛迪生是這麼為「失敗」下定義的;眾所周知,在成功發明燈泡前,他試驗了上千種燈絲,也就是說他至少失敗過九九九次,但愛迪生說:「這並非失敗,只是嘗試了九九九次邁向成功的方法。」/ A2 Z9 ~3 j- g' L' o, {
/ {4 u: g6 ?& r4 |7 r7 e2 K5 i
" o- M1 X' o0 q; g6 ?
持續保持競爭力- v. k4 ~9 j4 d' _8 k! D  L& N( ^
不斷學習,不斷投資自己
5 L+ ]# r- J; p# s! Z% O- r$ @3 [9 D* b
$ v2 K' ~$ T, [7 |3 k  ]
「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知識越多、財富越多。」這是巴菲特在每一集動畫最後一定會說的招牌金句。0 I) X4 \' G0 g7 m/ I$ H( _6 K9 k

+ h4 J" y4 ?/ y2 C, K
6 O% ~8 o, e0 |6 F* E1 R) {巴菲特認為,想要繼續保持競爭力,就必須不斷學習,更了解你的投資標的、你的競爭對手以及不斷變化的市場。養成終身學習、不斷自學的習慣,「每天晚上睡前一定要比今天醒來時懂得更多!」
) T3 N; u0 k( }3 P4 u, _. [; j: V: D* {, c) l% f: F: N) ?, U

# |* _. k5 X$ I) }現在就讀景美女中高一的吳宜蓁,從小在吳媽媽用心栽培下,不僅對數字有概念,也有廣泛的興趣與嗜好。會計出身的吳媽媽認為,孩子在年輕時學習能力是最快的,越小學習會讓她越深刻。/ E2 w9 I* s' A9 c6 Z
2 W# N( o+ G* \3 f4 S8 m
! f, ]# R; Y8 A$ V* M
因此只要上銀行都帶著吳宜蓁,讓她了解銀行的作業,買基金也要女兒提供意見;甚至讓女兒參加加拿大遊學團,行前的換匯也帶女兒去銀行換,那年她才小四。
8 Y$ z+ ]  D5 a* v( N" b) p
/ o; e% [2 u; g% X4 `( F+ g
, z5 o! Y* q- b$ Y女兒第一次離家千里遠,吳媽媽坦言她要放下很多不捨,「送她去機場那天我一個人躲在柱子後面偷哭」,「但這是讓孩子獨立的好方法。」實際到國外走一遭,吳宜蓁的眼界放大了。除了學到匯率、稅、記帳,更懂了這世界不只有自己。) m2 z; J2 E% R# W# i+ a* X

* V( w  M  c6 v: f" m; l/ v5 j  N. j/ ]
有了獨立經驗,在上國中時,吳媽媽也特地挑需要住校的時雨國中。「第一天晚上我在棉被裡哭,睡不著。」吳宜蓁笑著說,雖然不捨、心疼,但吳媽媽認為這些是成長、學習必須的養分。6 D8 Z8 W/ a- w: v
4 }* E3 E7 n% D3 @, g' R
' l) [, v3 C' x. D
在吳宜蓁十歲時,家裡買了新房子,有七二○萬元的房貸要還。具有風險意識的吳媽媽認為負債提高、保險額度也要跟著增加,就以吳宜蓁為受益人,購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要贈與孩子金錢,我希望透過更有學習意義的方式。」吳媽媽強調。
& v# n* M6 x+ E& k9 A# s7 }4 I$ G. \+ S% x& B% _6 j$ U5 F  g8 T

. K9 u1 K$ x) Q9 ~5 @7 {: K5 V投資型保單中連結的標的,也都由母女兩人共同決定。起初吳宜蓁想買黃金基金,但吳媽媽身邊朋友不太認同,「我認為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就算錯了也是一種學習。」但事後證明吳宜蓁的選擇正確。五年來靠著定期定額扣款,總共創造二成以上獲利,最近兩年共贖回近二十三萬元。. t8 t& z2 L! i% z

' H: ~1 H  m6 A
/ \; S- j) |, O' r# v在母親訓練下,吳宜蓁比起同學來「懂很多」,這是不斷實地演練的結果。而且吳宜蓁已經是個小小富婆,身上有接近七萬元的存款。談到對未來的夢想,她說,她希望自己也能朝投資的路前進。7 m! i6 U  e2 h5 ?# E* L
+ \& R, x( X3 @+ s

5 j* L3 N6 B# S+ X) _, B5 B3 d巴菲特不僅是位成功的投資家,更是一位企業家。他懂得如何經營、管理,幫助企業創造更高的獲利,而一家優良企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是不是永遠受歡迎?有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老闆是否誠信?它能把商品賣得更貴嗎?
' t# F7 q2 h' o- d6 e; x
5 K7 L& w% ~" P, d! n, N% N4 j
. K' o0 l+ f/ X' L0 f不見得要自己創業2 h# n9 D3 x: o* a" V1 O
當股東,也能學習當老闆
4 E! R7 z; R* P8 N. u. Q
4 i: ~( s* V: C  }/ j; ~0 L' p- o1 q+ P2 u: N  l& t$ K# [; Q% s4 W
每個人不見得會選擇創業,但大家都有當股東、投資這家企業的機會。在教導企業經營的同時,巴菲特也正傳遞「如何投資一家好公司的訊息。」祕訣很簡單,第一要件就是做你懂的事,再者要觀察公司是否有良好的廣告效益,且就算提高價格,大家依舊需要它【請見今周刊】* O+ Z6 u# ^4 H, }* h
/ q$ T  P) _  r6 v.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11-27 11:10:55 |只看該作者
現在金融環境變化非常快,過去「只要儲蓄就好」的觀念已經不適用,二十年後我們的小孩都長大,環境會比現在更複雜,不論是現在的年輕人或是我們的下一代,都必須知道哪些要、哪些不要,而非單純地接受舊有的理財觀念。# w3 ^( q8 L1 S! W: Q
「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知識越多、財富越多。」
4 D( |2 d& s7 d% T& k7 P) f8 {" k" o9 Q0 T9 I+ T0 u9 l" Q# C% I' \8 @4 n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140

主題

589

好友

2017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1351
在線時間
292 小時
3
發表於 2011-11-27 11:25:41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163

主題

162

好友

209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914
在線時間
120 小時
4
發表於 2011-11-27 11:34:3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歐陽 的帖子
/ q# Z( o7 g; K2 q+ L& r& B4 e- R# R
$ `: P6 m; _8 ?& A1 [! [5 z有熱情,才能堅持!所以前提是讓我們擁有正面的思考,才能產生堅持的力量!
路,是人走出來的;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
時間,是人擠出來的!

68

主題

10

好友

435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5
發表於 2011-11-27 18:11:3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hantom 於 2011-11-27 18:12 編輯 : e, ?$ y2 B- r2 L2 N

& p  o5 ?% Z* f4 C' v回復 歐陽 的帖子7 M& z- x8 M. a6 S7 W' m* W% y

6 ~: e/ a2 N! J* Y這一期的商週報導了巴菲特兒子對於父親把99.9%的錢捐出去的看法,也提到巴菲特全家人對於金錢的看法.
+ x4 l/ t" J, E6 L/ ]8 T% N' W重點一,巴菲特兒子到了將近30歲才自媒體上知道自己的父親非常有錢.
8 L# ^5 d4 x! h5 }7 T+ s0 O1 b/ E- m1 {第二,巴菲特全家人在家裡都不談錢這檔事.  l" t" {, }: e+ u$ z" ~+ w$ j
第三,我們應該要從工作上獲得快樂,一般人工作賺錢的目的不外是透過從賺來的錢的支出而得到快樂,何必繞這麼一圈呢?所以最好是從工作上直接獲得快樂.
) U+ \' a5 b8 o' I9 W) N$ u- l4 e第四,巴菲特兒子有兩部車,其中一部是福特的Escape...
/ _3 ?! X2 X7 G: ~7 P$ a6 Z! m. Y0 P& K( ]* E
我不知道巴菲特退休前親授的這些智慧內容是什麼,但是國內的蛋頭財經人士似乎都把巴菲特的智慧導向如何理財這檔事,我認為是大錯特錯!巴菲特的智慧應該是教人必須自工作上得到快樂,做那些會讓自己快樂的工作,不要去做讓你不快樂的工作..

31

主題

28

好友

2132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576
在線時間
441 小時
6
發表於 2011-11-27 19:10:5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旅行的人 於 2011-11-27 19:12 編輯 : b* s/ @; p/ B" w5 u: i8 O3 `

- a: N, Q" ~: c, ^! L很好的資訊。儲蓄不是王道了。會用儲蓄買好的資產。並帶來現金流,正現金流出現後,再去買資產。再帶來正現金流,再去買資產。雖然做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但沒有評估、沒有知識的投資才有風險。4 N" w. P7 `. l8 f* p: y
+ s' R4 Z, {$ Y9 P" a! S4 w
有評估、有知識、有經驗的投資風險就不大。& a  b# C- X4 v/ a+ V

4 e( s5 E3 Y$ }) t7 t只要正向循環成立。就容易有穩定的收入。也可以安穩退休。
; r- |4 l4 h! E
  g3 k5 M" L6 D8 T+ O& \* P) o最不好的是花現金去買看來是資產。實際不是資產,而且很可能是負債的資產。如買車。買包包。買會折舊、且不會帶來現金流的東西。  ^) t. \' p( M2 Y0 i8 `7 n
' P+ j$ x/ s6 `0 Y& O# u
年輕人的投資理財課,真的很重要。巴菲特願意公開他的心得。真是造福大眾的事。4 b  G4 f- Y1 ]# [) k5 s
) |* }; B9 F; w
另外,富爸爸、窮爸爸也是一本很有益處的書。也是一本理財教育的啟蒙書。

5

主題

89

好友

4647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社區
琉璃仙境
文章
1415
在線時間
303 小時
7
發表於 2011-11-27 19:24:5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歐陽 的帖子, t% ]" y, C( Q5 h7 w3 [

; B. E4 R8 e# r6 e0 p/ K( G! S' [  R" P
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我的露天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09033138439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8
發表於 2011-11-28 08:59:45 |只看該作者
phantom 發表於 2011-11-27 18:11 & F3 S! ~% A  i  n7 e3 Y
回復 歐陽 的帖子0 r( r8 W7 ?, h3 j( u( S3 E

" c* H0 x! b; U! z, H+ {5 g9 q這一期的商週報導了巴菲特兒子對於父親把99.9%的錢捐出去的看法,也提到巴菲特全家人對於 ...

$ R, {5 u, G2 ?/ G1 ~  U我們應該要從工作上獲得快樂,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9
發表於 2011-11-28 09:00:50 |只看該作者
旅行的人 發表於 2011-11-27 19:10 8 Z8 P% s5 f- ]  {
很好的資訊。儲蓄不是王道了。會用儲蓄買好的資產。並帶來現金流,正現金流出現後,再去買資產。再帶來正現 ...
9 s1 T6 V# I0 J3 \* k0 q+ B! h$ q
最不好的是花現金去買看來是資產。實際不是資產,而且很可能是負債的資產。如買車。買包包。買會折舊、且不會帶來現金流的東西。
) n: P3 E3 F5 S4 y) \$ v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78

主題

121

好友

9527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7343
在線時間
1240 小時
10
發表於 2011-11-28 13:01:16 |只看該作者
phantom 發表於 2011-11-27 18:11
7 \, A; A! e2 b( y回復 歐陽 的帖子
. C8 g, Y5 U- D3 I0 O* P
/ B; M! \7 C. W5 {+ |! O9 A這一期的商週報導了巴菲特兒子對於父親把99.9%的錢捐出去的看法,也提到巴菲特全家人對於 ...
% J6 ~* k3 z" i0 d- @( U
GOOD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