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各報要聞】金管會柔性勸說奏效,大型壽險公司將停止承作新, `! \5 w* u: W: V2 w
借券業務。據悉,幾乎所有大型壽險業者即日起都不再承作新借券業
, U- g5 n" [1 R務,舊借券部位將密切觀察市場變化,不排除隨時CALL回,外資借券- H) u* d$ B: l. }) X C, P2 z
賣出來源可能進一步受限,面臨回補壓力。
( i0 y t! R9 M7 {- E8 P4 e/ |& m 金管會官員透露,站在主管機關立場僅是提醒大型壽險公司,借券
( w2 ^$ j1 F7 g( E業務雖有費用收入,也會影響自身財務數字,希望壽險公司審慎評估 F3 ~" Y+ F# ~1 D, Y
,但最終決定權仍在壽險公司,金管會沒有特定立場。$ C' u3 \5 r, W2 M
據了解,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富邦人壽和中國人壽等股票部
& i2 M# Y, ~4 w2 [+ _$ S$ f; S位較多的壽險公司,內部都已評估不再新增借券,已借出部位會再視
" _4 d- L6 a f# |0 |& U- g' }9 k情況決定是否CALL回,台壽原本就沒有辦理借券業務。9 ?! Q7 e' q) `5 K6 G
5 i$ I5 @6 x! M$ L0 p
大型壽險業者指出,與擁有的股票部位相比、借券賣出佔業務比重
( t$ a( b& i i本來就不高,也非獲利主要來源,既然主管機關有意勸導,「還是聽
/ f% w3 E9 r/ Q6 b) S話比較好」,即日起將停止承作借券業務,且內部評估對業務影響不
" c2 m' R! c" c) t) ?8 C大。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立德/台北報導)
! K: l* v/ {; Y5 ^" j( v
* T1 B0 S" A, `% h; w: R8 I) p, v s
! q5 k+ ?# W0 x* F5 b5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