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 j2 ]0 z& n! y( Q8 |/ N
' q, C/ I# P6 q$ F, [' C5 Y5 e【時報-各報要聞】誰說高獲利是科技業專利?截至目前為止,上市櫃
7 O: l: H* S3 z( s公司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逾8元共計15檔,除扣除業外貢獻外,傳產、
0 S/ i2 ?5 F0 V: F' _3 H* G電子家數幾乎無分軒輊,傳產股出頭天,打破過去電子獨強局面。
+ L. u/ P$ @3 {/ J" y/ M4 T* z5 T/ I 除高獲利股傳產公司未缺席外,綜觀今年各類傳產族群,如水泥
& _! j" K0 R* R9 { k、食品、汽車、橡膠、觀光百貨、甚至營建等,今年獲利均有較去年" H Q m+ f8 `' p1 Z
出色的表現,顯示台灣經濟在20年科技產業獨領風騷後,傳產族群已6 P6 v. O6 E3 P4 y. c, `8 t( l- i
有重新接棒的氣勢。5 Y2 m6 J% P' y/ X) O9 ^
+ v J" I8 n) ?! v+ x, J$ E3 v9 S( q 初步統計,前3季稅後高EPS公司,包括宏達電、TPK宸鴻、大立光9 s; k; E, j& ?1 M
、精華光、上銀、可寧衛、歐買尬、伸興、鈊象、新普、聯發科、裕& {! F- a- c. j* h( H* J* w
日車、順達、華固、立錡等,傳產家數已明顯增加。
+ S, h0 L3 P, g' }+ z7 q. J \. f 台新投顧總經理莊明書表示,前3季擁有高EPS公司,多是憑藉優' T" z1 |4 t5 c- ?
異核心競爭力,得以跨入國際大廠供應鏈,或是已進入中國市場獲得, y) u/ [' T# z2 y) B2 D
豐收,轉投資大陸認列收益大增等。" n6 |' ?5 A* I( t; t1 H" y
台新投顧研究部經理黃文清說,此外受惠中國內需成長公司包括2 Y9 {+ T* k8 m: l
伸興、鈊象、裕日車等,其中,最令市場驚喜是裕日車,單單第3季認
$ H1 H, X1 n% b1 g# i6 [2 {5 u列的稅後盈餘就高達15億元,每股EPS達5元,已超越上半年公司的獲! U v; m1 i* D0 T
利12.12億元,每股EPS4.04元,總計前3季每股獲利即高達9.04元,表/ l$ ]! O( ]# z8 k
現犀利。
6 Z- @3 M; v) b% w" f/ K' X2 X 此外,高獲利電子股代表,包括TPK、大立光等,日前均已在法說
7 p( X6 X: }& T7 O) @6 j4 u- s o2 U" w會上釋出相對保守訊息,而股王宏達電今日將開法說會,對後市展望% q1 d1 f: D; i" H Z& e$ V2 Z4 D! F
也備受關注。2 ?5 ?5 }5 T( E3 v* N) i5 V1 |
法人表示,隨著全球科技品牌集中度愈來愈明顯,科技供應鏈殺. I, b# k3 @9 S( X: r
價壓力漸增,同時毛利率也持續下滑,過去高科技股依賴高需求成長
! P) n$ h" O* u0 C+ A2 E) h4 H6 k,以高營收成長率來取代下滑的毛利,但如今殺手產品愈來愈少,甚5 L7 c0 ?6 W8 Y% q
至集中在少數廠商身上,造成科技業獲利成長不易。
7 a4 S7 F2 g! ? 反觀傳產族群,已經過30年來的調整期,市場惡性競爭壓力減輕
~. Y+ U) A9 d3 J" u, a7 i. I/ T,多數廠商均能取得合理利潤,甚至有超額利潤,且進入門檻較高,
- I8 j0 B( E; G5 q+ y也較能確保獲利表現,應是傳產族群獲利不退反進的主因。 (新聞來$ C; m; v+ O6 m
源:工商時報─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x0 H" s- S9 D4 E4 M
# u6 S& ~8 F, X; s0 J5 q/ r$ `
) L/ ]$ n- u8 t% r8 |9 a
9 e' j- K. N; l$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