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086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449
- 活力
- 6520
- 金幣
- 20479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1-5-20
 
- 文章
- 358
-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杰Jeff 發表於 2011-6-30 16:25 ' z9 Y8 R3 a' I" N% X
最近家裡老是有此蟲子出沒,大概0.5cm左右,一個星期大概發現一隻,不知為何??& J: @: M' {) t" D* o- [
是啥東東,請專家告知,如何防範. ...
1 H* c# k3 e9 V: }$ c' t7 a& \4 M2 |蠹魚& l' Y2 u0 K! N9 ~
「穿食人器物者,蠹魚亦是也。」
" H/ p$ t2 M! b9 J2 c: p1 y8 V衣魚
+ l0 n# d# [7 h' U6 \+ PSilberfischchen (Lepisma saccharina)3 c0 B% v" l3 {2 @9 ?! r. d
衣魚
0 e$ H. o+ K: I9 j4 i) x+ \" v分類. h8 t6 |$ a- B/ v. g
域: 真核域(Eukarya): K4 P3 l2 r" H# y' F$ i
界: 動物界(Animalia)
1 c3 c9 c6 C. W: z8 h* ^- \門: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l! Y3 i8 D# \; j1 y4 }5 _
綱: 昆蟲綱(Insecta)
' J3 }2 i& L( } {) G亞綱: 無翅亞綱(Apterygota)
8 k8 Y2 W* L2 r% R0 S目: 纓尾目(Thysanura)
7 J: v2 H& P1 U, H' x科: 衣魚科(Lepismatidae)
) B! w- x/ q0 @2 H0 }$ F# q; B屬: 衣魚屬(Lepisma)
6 m5 B9 U6 d& l7 m i0 a( M5 Z種: 衣魚(L. saccharina)$ W; |% ^- L0 P
學名' A* h+ f3 _3 `4 ]7 Z3 N) m1 T
Lepisma saccharina, k$ K5 A9 L, c1 Z" t$ t4 m& f
Linnaeus, 1758
# }- ^. f- I+ i/ t8 L1 A: t% b3 F# \! B% M& e7 I0 k# a; {
衣魚(Lepisma saccharina,俗稱蠹、蠹魚、白魚、壁魚、書蟲、衣蟲)是一種靈巧、怕光、而且無翅的昆蟲,牠的身體呈銀灰色,因此也有白魚的稱號,嗜食糖類及澱粉等碳水化合物。
; ?) U& {8 e* h+ \9 W5 W8 d4 l. i$ n
牠屬於纓尾目,在地球上已經出現約三億年。
2 U- v: p1 d* _7 b$ f* y( ]
. w' b/ f7 z/ V" ]# B4 i: V[編輯] 外型& s! U1 h, ^6 h1 S8 w$ V, P: z
! k. V2 j8 g: ~* o2 ^不計肢體,衣魚的身長約一釐米。觸角又長又嫩,只有兩、三或四條肢體有足;脫皮三次後,銀灰色的鱗片便會長成,使其身體帶有一種金屬般的光澤。
+ I2 M7 P& I7 y
9 m9 L$ m6 R+ Z& I[編輯] 生長4 c$ B9 i+ A/ Q) J$ E, B3 X7 X: p+ g
: |$ L8 I6 C5 [5 \* D# P# ?2 U
按不同生活環境而定,衣魚從幼蟲變成蟲需要至少四個月的時間,不過有時候發育期會長達三年。在室溫環境下,大概一年就發育為成蟲,壽命約為兩到八年。一條衣魚的一生裡會經歷大約八次脫皮;不過衣魚不斷生長,一年脫皮四次也不足為奇。當溫度在攝氏25至30度,雌蟲就會在物件的裂縫裡產大約一百顆卵;可是在寒冷或乾燥的環境下,衣魚是不會繁殖的。/ F1 }/ h8 \# y7 `' r0 h" f+ I1 ^2 }
* y' Y, h" z. u5 E& w6 z[編輯] 食物8 K. a" V: f! J) D, R
- H$ n V4 w. h( c! y! R
衣魚愛好的食物為充滿澱粉質或多糖的物品,如:膠水裡的葡聚糖、漿糊、書籍裝訂物、照片、糖、毛髮、泥土等。可是牠們對棉花、亞麻布、絲和人造纖維等也毫不抗拒,甚至連其他昆蟲屍體、自己脫的皮也是照吃如貽。飢餓時甚至連皮革製品、人造纖維布匹等也吃。不過衣魚能夠捱餓數個月,身體機能也不會受任何傷害。
- ~2 S: l$ Q, y5 u% [* f! z* g% c/ ?
[編輯] 生活環境
8 G+ u0 k- }' T+ F4 P# v' E1 L `" `
如斑衣魚(Thermobia domestica)一樣,衣魚出沒於人類聚居地。家居裡的各種地方,如冰箱底部、開暖氣的浴室、地磚的裂縫裡都可能會有衣魚的蹤影。衣魚喜歡咬破書籍、繡帷及紡織品。而斑衣魚則喜歡如麵包店等更溫暖的環境,牠們非常喜歡進食麵粉和麵包,不過也會進食動物製品。2 Y% U* g! _7 c- G9 s5 e# k7 w# C
7 K6 c0 Q5 r7 f ^% H! C[編輯] 繁殖8 r4 d% h* z+ |6 s& P- {
一條脫皮不到三次的衣魚(Lepisma saccharina),並沒有銀色光澤0 A7 w3 C+ G" n, j" U' Q, o
一條脫皮不到三次的衣魚(Lepisma saccharina),並沒有銀色光澤5 o \( F" i8 P- y; P/ Z3 Q( E# N
0 m# m* D+ S& | d7 N由於衣魚晝伏夜出的特性,對於牠們的交配方式,人們到最近才有更深入的認識。交配時,雄蟲跟雌蟲會到處竄動。雄蟲會產下一個用薄紗包住的精囊;由於生理狀態成熟,雌蟲會找到該精囊,拾取作受精用。* i0 }6 f7 G. H5 h% N2 a$ J
m7 I" G- K' |- ]( {4 G[編輯] 天敵
# I7 G8 o) v3 J
z3 x6 ^+ S& Z- K% L衣魚最有名的天敵是一種名為地蜈蚣(Forficula auricularia)的昆蟲。 衣魚為防止蜘蛛、蠅虎等天敵的捕食,停息時總是不停地擺動著尾梢,誘使天敵將注意力集中到尾梢上來,當尾巴被抓住,分節的尾毛即斷掉,身體便可乘機逃脫。) i# L. ^5 v6 g" H' ]# s. c+ N
+ @; l9 Z W9 F; Y- W9 f3 ~
[編輯] 防治
" ~* E4 _7 V( e( m1 K8 l3 }
. G# B% d# j. m衣魚雖然對人類生活造成滋擾,但其實是無害的。 在建築物裡,衣魚必須要有潮濕及有空隙的環境才能生存;只要環境乾燥、建築物沒有裂縫,衣魚就會自然消失。以下一些撲滅或消除衣魚的方法,雖然有效,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3 n" C2 X/ f$ L) {7 u s6 z* f# @" _3 g, e( V
* 混合比例為1:1的硼砂和砂糖,能有效殺除衣魚。
; i( V! j& w- e) i% X- W% V0 u* 氯化銨水的氣味應該能於24小時內驅趕衣魚。
5 m' i& Q3 F9 M! j$ M7 e% ?8 t* 若要捕捉衣魚,將石膏粉灑在浸濕的白棉布上,隔夜放在房間一角,放的地方要接近衣魚的藏身處。 i: S6 ?' U. g9 Y
* 以下方法同樣有用:可以在衣魚藏身處旁邊放一塊木板,板上再放一顆稍微磨碎的馬鈴薯;衣魚晚上出沒時就會鑚進馬鈴薯裡面大快朵頤,次天早上,你就可以把馬鈴薯連同衣魚一起丟掉。6 A% O0 \% q4 }
* 使用樟腦丸(moth ball),又稱奈丸(Naphthalene ball)可以讓衣魚不敢靠近。
0 V8 F( [7 V$ C+ S5 Z( f: N0 q. X N; f) |' O9 u
: x0 b9 p7 d6 M0 n3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