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人生篇》王牌製作人 跳脫玉女形象成就專業角色/李烈放棄光環才能看清自己的位置 t7 \& ^1 ?. r4 Z/ o
5 K4 ~5 ^& c8 _
& ^7 h% f: s6 P4 W2 w 【文/羅弘旭】0 P+ Q7 F4 A1 }2 r8 c
% y. F8 {' [/ U# S前言2 n! Y1 g4 }% Q3 F$ V" H @- z
3 H. ]- L$ f {
三十歲前的李烈,連她自己都承認:「就是個少年得志的人生。」但是她卻在當紅之際棄演從商,跌了一跤後再回演藝圈當製作人,推出「囧男孩」、「艋舺」大受好評,她是怎麼做到的?
! M( V5 N' H, U: }
( B8 e/ J8 O: A, m9 H' C5 R
4 x" ^. {5 }* t* E( J, _5 q如果不是「囧男孩」、「艋舺」這幾部片子,李烈這個名字,可能被逐漸淡忘。
W: W* k! y0 E$ R3 o) V; i9 ` [% R0 K% W
; Z$ U0 R+ k! a' q* f' H* f
但五年級前段班的記憶中,卻永遠記得她昔日在電視「一剪梅」和電影「小城故事」中,那個嬌俏可人,帶點任性,又帶點玉女氣質的表演。資深演員龐祥麟形容當年「一剪梅」播出的盛況:「一到晚上八點,路上根本看不到人,全都衝回家看電視了,直到九點節目結束後,路上才開始有人走動。」
B, R6 i2 V1 i8 ?. p
% U" p. m# J9 Y- l# U \" ^) P9 @! O
「一剪梅」造就當家花旦地位6 q5 S+ S* o0 {8 N2 x4 D
. h3 n! A! t, q& j% L3 B* `2 U" L
8 N2 H1 a s! q) S( N X1 L0 ]李烈當年鋒頭之盛,令人咋舌。十八歲就以學生身分,靠一部舞台劇,讓導播黃以功賞識,網羅進入中視擔任女主角,之後演出的作品橫跨電視、電影,包括「一剪梅」、「含羞草」、「又見夕陽紅」、「小城故事」、「你那好冷的小手」,最紅的時代,「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晚上打開電視,都是我主演的不同的電視劇,看到我都快吐了,也演得要吐了。」 李烈說。. H. r$ c: I) q3 ?$ v. q
( F S! Y1 } O7 d$ ]+ I! @+ B( E; n E$ K. f; B5 r7 Y# t
三十歲前的李烈,連她自己都承認:「那就是個少年得志的人生。」在老三台年代,當家花旦被尊崇的地位超乎現在所能想像,現場每個工作人員伺候著,人人捧著她。李烈形容:「從十九歲到三十歲,你過了十一年那種被驕縱的生活,你會覺得地球繞著你轉是理所當然,我就是在那種被寵溺的環境中長大的。」
6 A+ L0 z' H' T4 x/ T- C, u( G
' K# ~0 {1 q9 x/ j" Q+ o3 M' Y! W
這樣的環境,讓李烈生命中任性剛烈的特質益加不可收拾,當年她的率性,絲毫不輸她在演出上的成就。二十三歲就不顧玉女的頭銜,和演員毛學維結婚,二年之後又閃電離婚;三十歲那年,決定放棄當紅的演藝事業,改往大陸經商,這些行徑放在今天,件件都是足以登上狗仔雜誌封面的新聞。
! e5 k7 z* ~+ A0 `( S( d& o
; m- j* i, l9 l
9 u7 s7 M$ E% ]% i: d讓她決定棄演從商的原因,不是電視台沒戲可演,相反地,是她演到快發瘋,「演的都是同一類型的角色,想要試看看個性更強烈的反派角色,電視台會說你自毀形象,不讓你演。」' b g6 Z+ t' i4 M8 m
6 A0 y' v, E) n$ C8 j3 I7 f- }8 L4 \! K+ O3 o; a9 D) z7 B
在這樣的定型下,李烈接戲不需要思考如何詮釋角色:「就像工廠的流水作業一樣。劇本送來就照著演出。」但對李烈來說,那是一種溺水的感覺,不用力掙扎,冰冷的液體就從鼻孔、嘴巴灌進你的胸腔,讓你無法呼吸,但不管再怎麼努力打水,人,依舊在池子中。
! d6 r/ J. O. I& K& s8 v1 v1 R' C/ v+ t1 Z% y4 Y' y
( S5 ~! p2 p6 l$ n- x3 m
棄演從商遭逢人生重大打擊0 a! a) K$ G) o; \, H, q
5 f; a! L, C: h& m! K% P- h
# L, }: _; C0 j: z% H: L7 k# i當一塊浮木漂過來,遇到這樣的機會,李烈立刻上岸:「三十一歲那年,跟朋友投資一千多萬元在大連開了一家成衣工廠,還在北京、上海、南京、瀋陽設店。」她曾經用「我做了一個不智的決定」,來形容這件事。
$ c4 z$ M5 Q* W* M- d1 ]
- R3 t6 M* U" ~' w5 k
8 }$ X7 s5 ~ R7 H$ F「那時候做電視劇我們都要自備服裝,當時我對造形還滿有信心的,也因此覺得可以做成衣。」第一年靠著之前演出戲劇在大陸建立的知名度,李烈自創的服飾品牌迅速走紅,覺得成衣業也不過如此:「覺得自己很厲害,大連、瀋陽、北京、南京、上海都開始設點。」
: f' F" y+ t1 [0 b$ W7 j0 q
3 i. g, A" S& e0 S0 ^* y1 I" @9 r9 u$ `
但過度擴張,庫存拖垮現金,加上被信賴的同伴捲走她的財產,事業從雲端跌落至深淵,之後的五年,她來回在大陸各個城市奔走,希望能挽救自己的生意…【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53期】
' m& c8 c" s# T
; [' {2 t1 Z+ e" ]; T 6 y2 D& m, r/ f+ \# ]) q* d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