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築底反彈 強股恆強% D3 J3 N* e$ P* {2 r5 U* y8 T9 c5 y
; i- b6 l" [9 W7 ]: c
- \+ m; q$ J; t( O/ p
3 b2 s4 @0 v9 p8 }文.陳春霖" H6 n* J% `, m X' Q5 f# G
" [& G$ U) }: _: p
2月大盤跌破季線,挑選個股股價仍在季線或月線之上者,反彈波開始發動,相關個股將表現強者恆強態勢。' t' ~4 m! [& i% T
4 w* ~* f3 d" i
台股2月跌掉500餘點,期間有兩個數值相當值得玩味,一是央行宣稱外資總計匯出20億美元,另一則是主計處公布1月M1B年增率9.4%,顯然這波穩定大盤的力量來自一般投資散戶。後市如何?攸關投資人信心走向,理周投研部認為,大盤指數跌破季線時,多檔個股力守在季線甚至月線之上者,形成強股恆強族群,有機會隨著大盤反彈時展現強勁波段漲勢,值得投資人留意布局。
7 x2 l- T y! k: D7 t- ]6 t* p
- [6 w7 g, t1 r( [5 W■M1B上探第2波頭部 帶動大盤
. m2 f$ B" G, d( l$ l) n
0 i1 `7 _: e$ _首先來看看M1B(活期存款)總額數據所代表的意涵,猶記農曆年前主計處公布去(2010)年12月M1B年增率達8.8%,M2(M1B+定期存款總額)5.6%,這是自金融風暴M1B與M2黃金交叉後,M1B年增率從2009年9月高點達30.51%,一路緩降與M2形成最接近死亡交叉點的時候,而現今1月M1B再次拉大與M2進行死亡交叉,顯然一般散戶投資人對台股後市頗具信心。# z2 ?* H* \+ {
, u3 S& V* l: G8 _5 l ?
當然貨幣供給額這樣的數據變化,市場依舊出現多空論調,看空者認為,1月數據屬於落後指標,因為外資在2月才開始拋售持股匯出資金,且幾乎全數是倒給了散戶投資人,等於8600~8750點區間散戶持股大增,使市場籌碼凌亂,不利後市發展,很可能在此區間逢高都會遇上強勁賣壓。
3 w# D x& y- o5 v. V7 @2 Q% {% Q; F/ s; I) Q
不過,看多者則認為,根據過去歷史經驗,M1B與M2從高點下降測試死亡交叉,若出現再次拉開,有機會出現第二個頭部高點,例如在1997年12月,M1B年增率從21.5%高點一路下探至2003年3月的5.21%,與當月M2的年增率2.38%接近時,開始反轉向上,更在2004年3月達到24.89%新高點,對應大盤指數則從4460點走高至6816點。當然,此次M1B基期較高,反彈波能否超越前波30.51%可能有其困難,但樂觀者認為至少會有5成達15.25%反彈實力,對應大盤指數也應該有2000點的漲升空間。* }# g$ `- E: [" N: J' n% K
' L- t* |. J& _ ~4 Y- K" j% e不管多與空各有論調,不過,理周投研部調查發現,有3個原因可以多頭看待,其一,近日全球股市重挫係中東情勢不穩定,國際熱錢短線先撤出尋求更高報酬率的投資標的,也有部分是擔心爆發不可預期的發展,乾脆先暫避風頭,選擇穩定性投資環境或標的,預期這波風暴過後,熱錢會再回籠。其二,今(2011)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正式生效,全球投資機構都以台灣資本市場會循香港(CEPA)模式走上好幾年多頭,因此短線的撤離後,最終還是會回頭搭台股大多頭的列車;其三還是老調重彈,總統大選年的前1年通常政策普遍作多,不會讓股民失望太多。
, C. l5 ^1 ]. W$ G9 D- \
; L" r1 B/ l( |6 E/ j& j* ^■多頭格局不變 留意強股 6 u9 E6 A" Y& @" p
5 A k6 q( n* P, n+ E: t% j上述大致將目前大環境因素做一番陳述,不過投資標的該如何選擇與操作布局,才是讀者與投資人關心的焦點。根據理周投研部從近日大盤技術線型跌破季線支撐後,個股表現相對強勢,且產業前景與預期業績表現仍具爆發潛力者進行交叉分析,挑選出後市還是有機會恆強的14檔強股,供投資人參考布局。, S, _; G: x6 H
* w$ ^1 l; y; `
當中塑化股近日因油價高漲,成本壓力大增,預期侵蝕個股獲利,類股或個股多數股價遭打壓。但多數法人認為,受到中東局勢衝擊,國際原油價格高漲影響,目前油價來到相對高點,只要中東情勢不要進一步惡化,短線來看油價已達滿足點,且塑化產業此波成本上漲壓力,應該會轉嫁出去,對於財報表現不會有太大的衝擊。
$ q* O: _! p% I9 e+ j3 ]4 T% j" D4 q. a+ ]$ ?
下游化纖紡織業則已順利將成本上漲壓力轉嫁出去,加工絲業者更因棉花行情高漲需求大增,也成功調漲產品價格,個股股價相對抗跌者,值得留意後市發展。其次,汽車電子隨著中國大陸內需市場持續擴大下,第1季為新車款競相推出時間點,個股業績爆發潛力相當大,可提前布局。太陽能族群就不需贅述了,油價高漲是原因外,時序來到春天,氣候轉好後,進入各國安裝量高峰期,加上中國大陸政府禁止多晶矽新廠籌建,給予台廠很大的助益,多檔個股表現強勁,顯然後市還是有波段行情可期。
4 [; ^5 S `3 \% g1 S9 f# q【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 549期; 訂閱理財周刊紙本雜誌 】
Z# A( Z6 N* y( q; u
4 [" E5 D% N0 A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