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1 X8 G9 p$ @) d% Y
2011/01/30 - q4 h; V }' T2 @$ l5 F- v* h
【元氣周報/中央社】 1 _ W5 r- I$ Q8 Y9 W
* F/ Y5 _% a! h- L* b$ g小孩白天乖巧聽話,夜裡入睡後出現尖叫啼哭,許多家長以為小孩中邪而頻頻收驚,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胡文龍說,這是典型的「夜驚」症狀,應舒緩幼兒焦慮。
2 c- q! l: \. q
s/ D; R/ b& N: |( z1 [) ]' z' J) X0 m. J/ ^5 N! j
胡文龍指出,一名4歲女童因持續高燒而到診所看病,每次都抗拒打針,家長都以威脅的口氣讓小孩就範。女童退燒後,夜裡入睡後卻出現尖叫啼哭,伴隨雙腳伸直、口裡喃喃自語,症狀持續數十分鐘,隔天醒來卻不復記憶。 ! C, e& J/ N: `- s& T' X. k
; ^: e2 d& ?* e) U3 O4 c! r6 V' N4 L& l) {- \3 e4 e
胡文龍表示,家長以較「激烈」的方式讓小孩接受治療,可能因而造成小孩的焦慮,而發生「夜驚」症狀。他指出,夜驚屬於「類睡症」的一種,一般在入睡2至3小時後出現。據統計,主要出現在10歲以下兒童,男略多於女。 " s( U% Y) E- w; {, A9 M4 p: ^
l: i) d( O" H
5 a/ q8 Y* B2 x8 W2 |, u胡文龍指出,小孩出現夜驚症狀,也有可能是「作惡夢」及「額葉癲癇」,應由專科醫師詳細區別診斷,才不會耽誤病情。
' i- z* S2 O1 N# {! a- c0 q7 s* m7 z0 q7 ~2 D2 W
0 M: `9 S! Z) t& I
他表示,夜驚基本上不需任何治療,通常1、2年後即自動消失,僅需防範發作時的狂亂動作,勿使自己或其他人受傷即可。不過,必須處理誘發因子,如睡眠不足、發燒原因、心理壓力及父母師長管教方式不當等,才能減少發作。
) ]. a/ F+ D& d+ h; b. _
3 Z8 n0 W0 x5 d" A" F$ V6 w' Y5 l" W( K: Z" F) D
- A* B+ O% X0 j( v9 l$ h8 H"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