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三步驟速解現金流量表內涵
* w# G# V% I1 Q
; W0 c* f+ ?+ ~8 D7 N
( V/ N' h0 W7 G# w* h( c老話一句,投資人不是會計師,也不是要考分析師或會計師證照的學子,面對財報只要能看懂重點即可。所以,我在這裡不打算細說現金流量表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免得投資人及讀者對財報產生距離感,而怯於使用這項重要的投資決策工具。但是有些眉角,還是不得不說。& |+ m2 `& @: o" ?# R% ?8 w }) s
從現金流量表的結構來看,CFO是由本期損益開始回推計算,調整的會計項目依各公司情況而異,但折舊、權益法的投資損益、應收帳款/票據、存貨、應付帳款/票據,是每家企業都會有的調整項目,也多半是數額最大的。除非在營業活動現金部分有其他調整項目的數字極大,否則拿到現金流量表後,只要按照下列步驟,檢視CFO這幾個項目,再視金額大小,「double check」一下CFI及CFF現金的流入與流出,就可以了解這家企業大致的經營情況。
5 O8 p$ c: N( h1 N* T+ E5 c( Q步驟 1:檢視期初與期末現金6 S* u; x5 p ]) ~' \7 A; [
上市櫃企業的帳上現金,除了在資產負債表出現之外,也同步會在現金流量表中呈現。倘若帳上期末現金比期初多,表示企業一整年下來,不管經營面或財務面如何折騰,至少還能留下現金,心就安了三分之一。要是兩者的金額差距很大,就可以放心一大半;倘若期末現金比期初少,而且減少的幅度不小,投資人就必須拿出放大鏡,好生看看企業的錢都流到哪去了!1 L a: L& b0 J* {
步驟2:檢視金額重大的項目
' B F1 ~1 \& a) _* b5 } 翻過上市櫃企業財報的一般投資人都有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每個項目的數字都「長到不行」,讓人有看沒有懂。因此,建議大家看財報時,要懂得看數字間的比例關係,也就是挑大的看即可。在現金流量表的營業活動現金中,數額最大的幾個項目有折舊費用、權益法的投資損益、應收帳款/票據、存貨、應付帳款/票據;而增加/處分長期投資、購置/處分固定資產則是投資活動現金中的核心;籌資活動現金則以長短期借/還款、發行/償還公司債、現金增資、支付現金股利為主。拿到現金流量表後,先不要被長長的數字龍嚇到,只要把這些重大的項目檢視過一遍就好。
+ P7 z% S8 W/ E5 Z 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現金中,會計項目代表的意義較為直接,如購置/處分固定資產,就是買進或賣出土地及設備,在此不多做說明。但營業活動現金部分所列出的會計項目,屬於「調整」項目,投資人易把它們在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中的意義產生混淆,故簡單說明如表2-3-1:/ `% f6 I2 F9 M* z# U: C. c
步驟3:匯整情況做出判斷# r2 c: I7 e8 s, P. l
將第一、二步驟結果加以匯整之後,心中自然而然地就會浮現這家企業的經營概況,並可藉此輕鬆地做出投資決策。/ I8 K7 C9 i5 D. c
; C/ J4 |; Q7 J' {
, p, u) O( ~9 B2 R9 f# P& v8 @. ~* B$ w/ H+ R- @- w
) I7 p& g( Z H4 u7 L; ?2 [
商周理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