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5117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0
- 貢獻
- 1694
- 活力
- 2662
- 金幣
- 14652
- 日誌
- 1
- 記錄
- 107
- 最後登入
- 2019-11-16
 
- 文章
- 1013
- 在線時間
- 320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林小妹 於 2014-6-2 09:47 編輯 + p+ O% z$ p5 D, w- l. l
: J1 S U3 Z; S9 N2 p各區環保局將於今年7月1日起將加強稽查醫院、政府機關、百貨公司等是否符合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之規定,為此環保單位建議民眾多栽種非洲堇、長春藤、白鶴芋、長壽花等室內植物,且需注意每9平方公尺至少放1株盆栽,利用天然淨化力降低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濃度。
4 ]# Y' }) @3 ?. X- W6 }+ ~: A F: ?" N0 i) e! C
由於長期在密閉室內可能出現頭痛、嗜睡、過敏等症狀,建議利用盆栽改善空氣品質,有50餘種室內植物效果最佳,臺大園藝系花卉研究室針對市售常見50 種室內植物進行研究,以250 mesh 過篩後的塵土均勻落於葉面上,將附著之塵土淋洗過濾並秤重,計算各種植物每單位葉面積(1 cm2)之最大滯塵量。研究結果顯示,葉片滯塵量排名前十名的室內植物分別為非洲菫、鐵十字秋海棠、皺葉椒草、大岩桐、薜荔、嫣紅蔓、麗格秋海棠、長壽花、盆菊、白網紋草等。
% D0 X2 P% w8 d* q, x' M3 S& T( o+ N3 e- L
栽種時室內每9平方公尺地板面積應放1棵15公分直徑盆大小的植栽,最好置於通風、日照充足處,才能有效維持室內空氣品質。
+ ?# W1 j! P8 A8 q1 i$ i! h* u: x7 F( q+ z! u0 @2 b6 J0 _
50淨化室內空氣之植物應用及管理手冊http://b1.rimg.tw/hanagarden/88b537ef.pdf
& x2 G. w$ D5 ]' ~; e7 H
; {" E* e# Y1 Z7 g7 [9 R
" Z, C% h4 F7 @/ y/ t/ f【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 b/ d- L0 E0 ~0 [7 ]- g$ P
第 一 章 總則 ) s6 L, p2 Z- t; `' A
第 一 條 為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以維護國民健康,特制定本法。 u( W; B* ? P6 S! i+ t
' X4 O! d/ J o. M( @, g9 v7 ]第 二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 z- B# I' b8 s V" Y: b$ N1 @
- O' ]7 z" U; f5 X5 `2 _' m" }/ Q3 W4 v5 Y第 三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z+ ^2 W9 y f
一、室內:指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密閉或半密閉空間,及大眾運輸工具之搭乘空間。
9 N& U& F( w; I9 ^ 二、室內空氣污染物:指室內空氣中常態逸散,經長期性暴露足以直接或間接妨害國民健康或生活環境之物質,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細菌、真菌、粒徑小於等於十微米之懸浮微粒(PM10)、粒徑小於等於二. 五微米之懸浮微粒(PM2.5)、臭氧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物質。
! y$ ~3 e0 R$ u- [ 三、室內空氣品質:指室內空氣污染物之濃度、空氣中之溼度及溫度。
( ^' \3 m( K1 z
0 u1 s- x* K7 ? P2 R2 c. [; ~第 四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整合規劃及推動室內空氣品質管理相關工作,訂定、修正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規與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及檢驗測定或監測方法。) D' ~7 [7 Y8 @& u
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權責劃分如下:
2 p5 U- ~3 }4 S& W/ F; Y0 ?, {9 Z4 \ 一、建築主管機關:建築物通風設施、建築物裝修管理及建築物裝修建材管理相關事項。
, z! @& J' @8 @. f! _ 二、經濟主管機關:裝修材料與商品逸散空氣污染物之國家標準及空氣清淨機(器)國家標準等相關事項。
$ n r( U7 g" I* n/ ]/ H7 T. U/ y 三、衛生主管機關:傳染性病原之防護與管理、醫療機構之空調標準及菸害防制等相關事項。9 b6 x+ W! D1 @+ x- a' u p
四、交通主管機關:大眾運輸工具之空調設備通風量及通風設施維護管理相關事項。; \. T; p/ }/ p+ N8 B) B' ?
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輔導其主管場所改善其室內空氣品質。- C: s4 c2 E9 u; r+ v; J3 p) p
- J( s8 y6 J0 J# V; y第 五 條 主管機關及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委託專業機構,辦理有關室內空氣品質調查、檢驗、教育、宣導、輔導、訓練及研究有關事宜。
# M3 Y6 y# W" ~0 P& y3 u8 U: o , o5 L4 q: ~9 Q' P4 ]2 B
第 二 章 管理 2 Y. j$ _. }# q3 M7 d% o
第 六 條 下列公私場所經中央主管機關依其場所之公眾聚集量、進出量、室內空氣污染物危害風險程度及場所之特殊需求,予以綜合考量後,經逐批公告者,其室內場所為本法之公告場所:9 W- p& N2 q: }! h" }' E
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其他供兒童、少年教育或活動為主要目的之場所。
& g4 k+ I8 Z7 p' n 二、大專校院、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補習班及其他文化或社會教育機構。
$ B I) c8 t% D4 h9 | 三、醫療機構、護理機構、其他醫事機構及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場所。; B; l# W% r& q
四、政府機關及公民營企業辦公場所。% [' O L7 h+ y+ [ ]5 f5 F8 [
五、鐵路運輸業、民用航空運輸業、大眾捷運系統運輸業及客運業等之搭乘空間及車(場)站。/ L; n. O |( M$ V5 Y" A
六、金融機構、郵局及電信事業之營業場所。
, X7 U# m: X; V# K7 `& u3 ^! ? 七、供體育、運動或健身之場所。
6 H+ R# _" z. I; J/ j 八、教室、圖書室、實驗室、表演廳、禮堂、展覽室、會議廳(室)。
+ ?0 N3 H' x8 ~; n 九、歌劇院、電影院、視聽歌唱業或資訊休閒業及其他供公眾休閒娛樂之場所。7 {7 n: ]" M/ d5 s% u/ U, f+ {
十、旅館、商場、市場、餐飲店或其他供公眾消費之場所。6 e* x' [6 q& C( h9 s. ~. ^
十一、其他供公共使用之場所及大眾運輸工具。 3 c g, ?6 B, D A+ h: s; ~
1 y6 J2 z, Y# a/ _) V+ y+ d8 s第 七 條 前條公告場所之室內空氣品質,應符合室內空氣品質標準。但因不可歸責於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之事由,致室內空氣品質未符合室內空氣品質標準者,不在此限。/ `8 a: r0 S" B8 h- d4 L
前項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公告場所之類別及其使用特性定之。
+ |- d6 m8 b t
# B' o" ?5 u3 K1 r+ ?第 八 條 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訂定室內空氣品質維護管理計畫,據以執行,公告場所之室內使用變更致影響其室內空氣品質時,該計畫內容應立即檢討修正。' }7 d9 `3 s3 h8 ^) n3 A
" f: s9 a* ^: ? c5 l$ C第 九 條 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置室內空氣品質維護管理專責人員(以下簡稱專責人員),依前條室內空氣品質維護管理計畫,執行管理維護。
3 J& K2 {1 r3 }5 k( Q |+ N 前項專責人員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資格,並經訓練取得合格證書。
- t& \% b2 T1 s: y9 F 前二項專責人員之設置、資格、訓練、合格證書之取得、撤銷、廢止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i: k+ X% L% G4 v- M2 D ( Q, }" \! s8 \+ N6 u# E% [2 _
第 十 條 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委託檢驗測定機構,定期實施室內空氣品質檢驗測定,並應定期公布檢驗測定結果,及作成紀錄。
: `% ^) d3 o& _; Z8 j 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公告場所應設置自動監測設施,以連續監測室內空氣品質,其自動監測最新結果,應即時公布於該場所內或入口明顯處,並應作成紀錄。
3 }0 k9 ?# B" C3 R1 n( c% z% x 前二項檢驗測定項目、頻率、採樣數與採樣分布方式、監測項目、頻率、監測設施規範與結果公布方式、紀錄保存年限、保存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 J( t# y/ p7 l% C$ D + o Z' R( {6 Z- A, F: u# ~
第 十一 條 檢驗測定機構應取得中央主管機關核發許可證後,始得辦理本法規定之檢驗測定。 e8 j- Z4 C, j! o- N
前項檢驗測定機構應具備之條件、設施、檢驗測定人員資格、許可證之申請、審查、許可證有效期限、核(換)發、撤銷、廢止、停業、復業、查核、評鑑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S9 u% h, X7 V7 j/ x: k 本法各項室內空氣污染物檢驗測定方法及品質管制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H1 n& L! t) v7 I3 z
7 ?! k4 }7 W1 W1 J ! x2 e( h( _- c# G6 L# D! e# O
第 十二 條 主管機關得派員出示有關執行職務之證明文件或顯示足資辨別之標誌,執行公告場所之現場檢查、室內空氣品質檢驗測定或查核檢(監)測紀錄,並得命提供有關資料,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2 n7 r% |9 D* `
9 A) n$ g1 C y! g/ y+ } 第 三 章 罰則
% W p$ z3 v$ C& C5 R第 十三 條 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依本法第十條規定應作成之紀錄有虛偽記載者,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b. \* Y/ m6 }2 V! b
, X1 L$ c, {# h/ q. p& ]
第 十四 條 規避、妨礙或拒絕依第十二條規定之檢查、檢驗測定、查核或命提供有關資料者,處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B# {! e" d( t- ^* |% M0 p
+ ~5 S+ H: e) m2 Q+ @1 p5 E第 十五 條 公告場所不符合第七條第一項所定室內空氣品質標準,經主管機關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再命其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得限制或禁止其使用公告場所,必要時,並得命其停止營業。, I. s- B7 z% }! l1 l- ?
前項改善期間,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應於場所入口明顯處標示室內空氣品質不合格,未依規定標示且繼續使用該公告場所者,處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新臺幣五千元以上二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 T* U! F. P8 Z4 a! L8 l% l
, `8 d6 S' h. {4 I8 E4 }7 F7 N第 十六 條 檢驗測定機構違反第十一條第一項或依第二項所定辦法中有關檢驗測定人員資格、查核、評鑑或檢驗測定業務執行之管理規定者,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
7 T! n: R$ ~" U. R罰;檢驗測定機構出具不實之文書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許可證。
! N/ u5 o+ K9 ]
5 r4 D6 e' J9 I1 c7 A, I第 十七 條 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違反第八條、第九條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者,經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再命其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按次處罰。3 B3 Q& ~. m" z/ [( I
2 E* |) ^) _! ?9 ~) c8 ~) R
第 十八 條 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違反第十條第一項、第二項或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有關檢驗測定項目、頻率、採樣數與採樣分布方式、監測項目、頻率、監測設施規範、結果公布方式、紀錄保存年限、保存方式之管理規定者,經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新臺幣五千元以上二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再命其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 U8 [! Q2 C9 B* Z x
7 n% _. q0 B7 ?第 十九 條 依本法處罰鍰者,其額度應依違反室內空氣品質標準程度及特性裁處。前項裁罰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5 n" k& z5 F, e7 J* J 2 Z" T6 v! t$ `* a2 A& B
第 二十 條 依本法命其限期改善者,其改善期間,以九十日為限。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事由,致未能於改善期限內完成改善者,應於其事由消滅後十五日內,以書面敘明事由,檢具相關資料,向主管機關申請延長改善期限,主管機關應依實際狀況核定改善期限。3 s0 A8 u4 V- H+ T9 `! N X
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未能於前項主管機關所定限期內改善者,得於接獲限期改善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具體改善計畫,向主管機關申請延長改善期限,主管機關應依實際狀況核定改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未切實依其所提之具體改善計畫執行,經查證屬實者,主管機關得立即終止其改善期限,並視為屆期未改善。
1 j _" ^3 ^ J" z' {/ A 0 p% q, d m% D, {
第二十一條 第十五條第一項所稱情節重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4 C( A2 E! e7 c0 Z 一、公告場所不符合第七條第一項所定室內空氣品質標準之日起,一年內經二次處罰,仍繼續違反本法規定。$ {1 }, E. A5 F7 A3 Q9 N$ e
二、公告場所室內空氣品質嚴重惡化,而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未立即採取緊急應變措施,致有嚴重危害公眾健康之虞。9 {* x+ _; }! g G! B7 _
' G; G! G5 _ O: @/ x6 K
第 四 章 附則 7 W4 z2 J5 C8 V+ U1 R
第二十二條 未於限期改善之期限屆至前,檢具資料、符合室內空氣品質標準或其他符合本法規定之證明文件,向主管機關報請查驗者,視為未改善。' R" M- e2 g" ?' J# K
! D" H8 p# m) x% ~
第二十三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H' }& X. z, E p1 G$ I7 [) U
8 g( \2 S, p1 V第二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2 ]6 J/ p6 K$ ^! p8 |0 Z3 F- E
% w0 Y3 X, z6 }; B L0 ^: T 2 d/ ^6 [6 P) d7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