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4-1-3 07:32 編輯 4 [& W+ ~( ^. S4 X' p r1 `
: a6 l! ^& ~2 {: w& L# u B帶狀皰疹的中醫治療《大陸中醫師 陳俊哲》
a8 \1 s& S9 Y5 P! @: _※病因 Q6 b( N/ {( H4 m1 m& b
本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目前認為帶狀皰疹和水痘是由同種病毒所引起,在小孩引起水痘,在大人引起帶狀皰疹。水痘流行時易發生帶狀皰疹,初次感染者在臨床上表現為水痘或隱性感染,以後病毒進入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沿神經纖維向中心移動,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當宿主的細胞功能免疫衰退時,如月經期、感冒、惡性腫瘤、外傷、燒傷、放射療法或是某些藥物及過度疲勞,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有如針刺感、或是燒灼感,病毒沿著周圍神經移向皮膚,而發生節段性水皰疹。0 [5 o; h" q. e/ M7 x8 O
帶狀皰疹好發於春秋季節,成人老人多見,臨床表現多見先有輕度發燒、全身不適、飲食不振、以及患部皮膚燒灼感、或神經痛等前驅症狀,初起時患部發生紅斑,繼而出現簇栗粒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群,然後迅速變為水泡,泡壁緊張發亮,內容清澈,以後逐漸混濁,數日後水皰乾涸結痂,痂皮脫落後遺留暫時性紅斑、或色素沈著。
# ]4 d/ d( p- U( b+ t* y所以本病的診斷要點是單側帶狀沿神經方向分布、並以疼痛炎症小水泡為特點。神經痛是本病一大特點,為陣發性,呈針刺樣燒灼,或者是觸痛,常先於皮疹數天出現,並可延續至皮疹消失後數天或是數月數年。" A, `$ g# a& g3 W
神經痛隨年紀增大而增加,老年人則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兒童則沒有疼痛或是很輕微,老年患者常於損害消退後,遺留較長時間的神經痛。
' h) H. L$ Z# d# a6 o. O7 V少數病例僅出現紅斑丘疹、神經痛,而無典型水皰,稱為不全性或頓挫性帶狀皰疹。, g$ e+ w+ i/ Q' a
※前提4 A! t" h/ Q" r- M& o: P
此症的治療可以分為兩種思考方向如下:
$ d# m; V1 H# a0 o# l B- s4 A一是一般正常體質,因為暫時的抵抗力下降而併發感染,這是屬於實證體質。
, D( y5 h ?2 B' m& L* E* l3 G" w二是虛弱體質,因為罹患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是極端的體質不良者,因一時
) G- ]% d4 A' }9 @8 Q! ^, E! h感染之後,就一直反覆發作,雖不嚴重但是非常困擾。臨床上根據上面觀察,可以做出很好的符合疾病動態要求的治療模式,因為在西醫的勉強抗病毒的治療裡,我們看到的是病毒輾轉進入神經節中躲藏,在抵抗力下降時又出現,如此新病與舊疾一起作用,又把身體往下面拉。所以我們在此有必要在做一次整理。, u+ Z! h6 C% _. Q! w, d
一方面在民眾堅固相信飛蛇可以用斬的的信念中,提出有力的證據,更因此可以提供比民俗療法更進一步的經驗累積,以理論指導實踐,如此才能更貼近疾病本質,而有針對性的徹底治療。一方面在西醫長期療效欠佳的範圍內,提出有效的方法,彌補其不足,鞏固長期療效,改變體質方向,讓小病不至擴大而影響健康,所以帶狀皰疹是亟需好好整理的。% w- d3 V. w, V4 g8 J
※中醫體質學說3 N8 |5 }5 s4 ~
我們從頭講起,為什麼病毒在空氣中因飛沫等介質傳染,就是有人會得,而有人不會得。這就牽涉到中醫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體質學說,也就是因為內在環境的不平衡,出現了病理狀態,容易與外界的邪氣相感應,而中醫古人認識到的邪氣就是細菌病毒之類的東西,再說中醫治療疾病,因為不只是尋求致病因子的消除,而且更要觀察病人這個隨時變化的有機體,是如何與疾病做互動,而從外在觀察與觸診脈診之中,去總結疾病在此時的狀態,在依此做針對性治療。有時也會依體質的強弱來決定與疾病的對待關係,如果是新病且邪強體弱,那麼此時中醫認為是無糧之師,須一戰而決,迅速轉為敵我倆弱,再以扶正為主,去邪為輔,來安全地結束這一次戰役。如果是邪弱我強,那是易如反掌了無牽掛,不過在帶狀皰疹是少見的。
% S3 K( p& ^4 j5 O& j: L9 D※帶狀皰疹的分類+ K$ [$ @& Y8 D: i- s+ P& }
此病依體內溼熱輕重而分為兩大類。1 v9 \% G" J: K$ H
溼重於熱──黃的──溼毒型+ t5 [/ T2 Z, m9 y) k7 H
熱重於溼──紅的──熱毒型
! A @" Q; j N8 _+ z 一:溼毒型# m; m9 @9 P) U) I
溼重於熱者,在體表出現黃色膿頭的水泡並不突出,疼痛比較輕,雖然仍然很痛,但是比熱重於溼者算是輕的了。治療上以清溼為先,但是根據經驗,溼重者多是纏綿已久,不能直接去溼利濕,須把管理水液代謝的脾胃考慮進去,必須先健脾來去濕,不然直接去濕因為內部水液代謝不良的因素未消除,是很容易再次發生而恢復原狀,而且強力去濕的話會傷及陰液,反而不利於長期復原。# B- }0 [+ g! i5 H( E& s/ t
此症還有納呆、腹脹、便溏的脾經溼熱症狀。
- ^& z: b! i" {" Z% |" h! g) d' U選方: 除溼胃苓湯 朱仁康/ P- u. `- J% n b: X+ U
蒼朮 白朮 陳皮 厚朴 豬苓 茯苓 丹皮 澤瀉 花粉 銀花 地丁 甘草 苦參
. H0 h* n9 ]4 v; F9 Z" J8 E$ D外治法: 雄黃30g 冰片0、5g 水調外敷
3 r3 ~2 I8 W6 D2 P# ]% m二:熱毒型
( I6 Y; ?3 v4 a5 {0 z: o, }這是熱重於溼型。此時皮膚起紅粟,成簇後結乾痂,症見口苦、咽乾、煩躁,屬肝經火盛,適用龍膽瀉肝湯。外用玉露膏。有壞死者用九一丹或是青黛調水外敷。
0 x5 [# x8 \( B* f以上兩型均可加用抗病毒藥物,如馬齒莧、大青葉、蒲公英。$ ]$ y8 W1 C2 \" O% m
※食療方
, Q# w: s. v2 E0 _% P- q" H% \綠豆適量,甘草少許煮食,或是當茶飲皆可。8 @1 y0 [4 o$ h
※偏方
% F6 h; Z$ u# W* ]6 l1:瓜簍一個 紅花三錢 此方來自秦伯未介紹,出自赤水玄珠。" f8 r9 n; z0 p4 \9 u- z$ f# } t
2:新鮮馬齒莧四兩,洗淨切碎,搗成爛糊,塗患處。馬齒莧台灣俗稱豬母乳,遍地可見。
! r; Z, ~* U+ p※疼痛外用方
( Z* h% ]& \4 y3 h治瘉後常見局部神經發炎而疼痛,可用南星散【外科十三方】。+ Y9 P1 Y2 j8 U/ i
生南星一兩 白附子 三錢 白芷 五分 豬膽汁 蜂蜜 適量調勻外敷敷後有乾燥感,可用醋沾使之溼潤,增加局部供血,以減輕疼痛。/ q: [2 e* n( z/ d1 O) P! g
※鞏固療效6 W6 X7 V; V, s- P* J6 ~# R
以上治療到緩解階段,為求鞏固成果,必須對致病的內在環境做進一步的整理。無論是溼毒型或是熱毒型,都是牽涉到肝脾兩經,所以此時可以用逍遙散之類的方劑來作加減。如果有殘餘疼痛,可以加延胡索、乳香、沒藥、川楝子。或是只加入抗病毒藥物以增加方劑強度。) I' I, q7 w: \ \( \2 y
※虛弱體質5 n9 }1 Z3 k4 N N& o4 o1 n' b
虛弱體質,有一大部分是屬於中醫所說的虛損範疇,他並不以帶狀皰疹為唯一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營養不良,或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當抵抗力免疫能力下降時,氣陰兩虛的本質,又有燥熱亢進的表象,此時再與外界邪氣相結合誘發後,絕不可見病不見人,要在清溼熱的同時,時時以本體為念,衡量強弱以為攻補方略,像是極度虛弱而邪亦不重,用補法的收效會較大於純用攻法。) j8 l. t; w, x0 z7 a5 `! v
※部位不同9 H) E$ F& y3 K+ H: s# H
中醫綿密的辯證論治,有依部位不同而循經論治。如果侵犯顏面三叉神經的帶狀皰疹,侵犯眼睛會有失明的危險,因為面屬陽明,必須清胃火,在以上法治療時加入石膏、升麻、葛根等藥。其他發病在軀幹上下肢,也是依照這樣的觀念治療。* \9 D" }2 V/ X
※其他
- P; ^& Z0 L0 N5 M6 v6 M0 A此症初起宛如外感風寒,又兼有疼痛,容易誤認為流行性感冒和風濕疼痛,而在四、五天後出現皰疹,才得到確認。有時在做X光放射治療檢查之後,可以誘發此病。若是雙側對稱性全身多處出現,可以懷疑為癌症前驅期,例如肺癌。必須在皰疹緩解後,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所以民間說法繞一圈會死,是其來有自也。而這種內在腫瘤的皮膚表現,多為重型如泛發型、或壞疽型的帶狀皰疹。
* J6 ] q) F; s9 e9 M ※起居注意
# J$ L a* O$ c4 ~- t% f0 r1:多休息,勿過度勞累,身心適度調劑,飲食起居規律。" C3 r: f/ s# N0 |9 n
2:帶狀皰疹甚少傳染,所以毋需隔離。被傳染者會產生水痘,若家中有未患水痘的嬰幼兒和孕婦,應少接觸病患。不過,由於其傳染力不高,亦不需驚慌。8 b* V( a5 O I2 }, c9 {' D
3:嚴重者應臥床休息,並保護患處,避免摩擦,預防感染。2 z( e! Q0 Z- @' z) ]
4:忌食辛、辣、酒。4 [2 G* f5 [# I9 O& b# m: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