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貧窮滋味,今夏最風行
j) J7 H/ O* K: H0 X) W: x- O: ^1 i$ k) r# m0 y2 c1 o- i
你,體驗過貧窮嗎?知道貧窮的滋味嗎?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妨先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這是一位高中女生小香(化名)放在網路上的心情記事: 6 `- s1 o d7 M5 }/ s. ^/ i
. y/ L: \5 [* [. |9 } o
「出隊前,我的心情非常憤怒,因為我不是自願參加,是媽媽擅自幫我報名的!
) h, \. N/ i) e6 u
% ^3 L" c! G8 S; H- k: Z% F8 {但去了幾天,我的心態和想法完全改變了,我發現自己遺失了好多東西。
+ [" `. y2 W- T- \; j
( @0 P5 G7 M1 M資源豐富的城市小孩,因為物資不會匱乏,導致他們不懂知足和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反而認為別人對自己好都是應該的(之前的我也是這樣)。 7 E' F( c4 }1 K- n) j
6 B3 r. H) a+ u; W C+ f3 S
但那裡的孩子不同,他們懂得感恩,瞭解不可以浪費東西! ! A w0 W( v; ?' h
. I5 M7 d) W h3 s在那些日子裡,我領悟了好多東西,我發現:『快樂其實很簡單。』」) \+ h8 Z: c& B/ X0 s8 z
6 K0 n9 s6 U" y一開始心不甘、情不願地參加去第三世界國家的海外志工團,小香上飛機前還不跟前來送行的爸媽說再見,酷酷地掉頭就走,讓爸媽在人群中偷偷拭淚。
- z. _! O+ L, Y1 |8 s/ l& L' B9 [# Q% V9 P, q+ c, h( O
「見鬼了,好好的一個暑假就這麼泡湯了。」當時,她心裡大概是這麼想的。
! d' c |. M: C: ^ H; Q( O
/ @! h* J( V- j8 K9 Z+ j: F/ z想不到這場與貧窮的初體驗,卻深深震撼了她、也改變了她。 在那片荒涼的土地上,隊員的任務就是陪小朋友一起在教室念書、走路上下學。雖然工作不難,但小香總是臭著臉,一副想溜之大吉的樣子。 - e% B( d. b& W) K' V/ p
- O1 ^% R% d: R* @. R: _- l
那天午後下大雨,放學時,小香陪自己負責的小朋友回家,因為天雨路滑,小朋友怕她迷路、摔跤,於是又送她走回營區,兩人一來一回,就耗了六個小時。 平凡無奇的一段路,卻讓小香在晚上分享心得時卸下心防。她淚流滿面地說,「看見那位小朋友家裡的樣子,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3 v5 O( P7 e: [1 g' F0 |2 A" i) I
& E, G( T6 G) D
體驗貧窮風行,海外志工營搶手' }; c1 I5 E% ^# L' j3 S# h# w
- a- i, A: G+ x7 r9 m6 T0 |
這種讓人透過體驗貧窮,來激發自我省思的另類教育手法,過去早在世界各地不斷興起,形成一股新潮流。現在這股潮流,也快速吹向台灣來了。 長年倡導志工活動的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分析,近幾年來志工與背包客文化從歐美陸續傳入台灣,以及幾位典範人物的出現,例如選擇到西非服務的替代役男連加恩、公益旅行家褚士瑩等人,讓體驗貧窮的風氣開始在台灣盛行起來。 , g/ G4 B$ j$ F
% B+ S" G' |6 g9 i行政院青輔會主委王昱婷表示,如果沒有這些典範的出現,很多孩子就不曉得人生還有這種可能性,也讓來自家庭或學校的阻力逐漸變小。 / R: c" e% S6 ~$ ~, O* P3 r9 X
, ?3 M6 J0 U0 [ j到了今天,赴海外吃苦、體驗貧窮又幫助弱勢,已成為今夏最風行的暑假活動! 2004年,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開始引進歐美「志工旅行」概念,號召志工前進泰北華人難民村。如今,伊甸已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體驗貧窮推廣者,辦過166梯次的服務遊學團,參加對象從國中生到70多歲的銀髮族都有。
1 w8 C2 y( f/ n F( o+ M+ J& B) k, g# K. w$ W* Q
預計今年招收1000個名額,竟吸引超過3000人報名,網站在45分鐘內就宣告爆滿,其中不乏名人或企業家的第二代,不少人還試圖透過關係擠進營隊。 0 k! s' r1 g; V
: s7 c9 D0 v9 x, p
至於伊甸更早舉辦的身障體驗營,參與狀況也從早期的200人左右,成長到去年逾2000人,成長有達到十倍之譜。 & F4 w( k. \2 y' u" e* @$ W
+ G, ~1 p l# i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