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261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413
- 活力
- 71
- 金幣
- 961
- 日誌
- 1
- 記錄
- 109
- 最後登入
- 2016-6-6

- 文章
- 255
- 在線時間
- 169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mmmbomby 於 2010-10-24 10:53 編輯 i" Q% g) |6 J0 _ U
8 t) y% i n9 O" K/ U0 m2 j4 a
http://www.planning.tpc.gov.tw/w ... d/news/45/p2p3.html
5 @& J6 }3 l1 ~( a( C3 ~9 N
/ I$ F/ M% Z7 H+ R& t( N$ G* o【北縣訊】臺北縣長周錫瑋與縣府團隊在9月24日上午前往三鶯新生地視察,聽取城鄉發展局等單位的簡報,督導相關工程進度。縣長指示農業局在新生地上多種植樹木,讓大漢溪畔更具綠意,並指示水利局比照新店陽光運動公園公廁設施,建造男女廁與殘障者專用廁所。期望三鶯新生地早日開放給民眾使用,提供更寬闊的休憩空間。 今天上午,縣府團隊各局處室一行50餘人一起造訪打造中的「三鶯陶花源」視察,檢視的工程包括了新生地景觀工程、三鶯藝術工作坊整體規劃暨工作坊工程、鶯歌核心徒步區農會廊道、整體綠美化情況與堤外便道暨自行車道等工程,瞭解縣府在這塊大漢溪畔佔地32公頃的寶地,也是「大三鶯地區總體建設計畫」主要核心地區的施做情形。 縣府城鄉發展局代理局長陳耀東簡報時表示,「大三鶯地區總體建設計畫」是縣府自95年起開始著手規劃、96年正式啟動,總計有10大建設,包含98年完成的「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及正在辦理招商的「三鶯纜車」等,陸續將投入超過新臺幣20億元的建設經費。其中「三鶯陶花源地景公園」是為了打造17公頃綠地公園,提供民眾多元休憩空間,預計於10月底完工,並將在11月舉辦啟用儀式,歡迎鄉親一起來踏青。 三鶯新生地周邊的自然景觀環繞、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深具觀光發展潛力。大三鶯地區總體建設計畫是由縣府各局處通力合作,要讓這塊土地呈現嶄新風貌。地景公園也已正式命名為「三鶯陶花源」,包括有開放大草原、北臺灣最大戶外水上舞臺、生態溪谷及親水步道。利用河川新生地的開發,營造出綠色的休閒空間。 陳耀東代理局長強調縣府近幾年致力推動「大河之縣3部曲」、「都會綠軸3部曲」及「花園城市」,都是和「水」和「綠」概念緊密結合的施政主軸。此處公園的開闢有自然生態的「水」、也有地景草原的「綠」,是縣府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地景公園在10月完成後,將提供民眾更加優質的戶外生活空間。三鶯陶花源內除了三鶯藝術工作坊預定地尚有工程進行無法對外開放外,其餘約16公頃綠地公園完全免費供民眾使用,十分值得期待。 縣府暫訂於11月13日舉辦「三鶯陶花源開園活動」,目前已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期,當日現場將有藝術市集、音樂演奏等活動與民眾同樂,縣府另外還準備精美小禮物贈送給到現場參與的民眾。三鶯陶花源還可連接大漢溪自行車道,也可以放風箏、戶外野餐與郊遊踏青,是一個結合生態與多元功能的遊憩景點。 ) }8 S p/ Y+ _- L
撰稿:企劃建築科股長鄭健志 , U' J, K. m, t# @
電話:29603456轉7061 # X" V) J, Q) o( _9 ~
新聞連絡:專員劉英純
+ h5 ]6 Y3 j/ E. b( K, \4 ~* c* m$ D電話:29603456轉70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