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053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2531
- 活力
- 164
- 金幣
- 58095
- 日誌
- 2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9-12-16
 
- 文章
- 322
- 在線時間
- 302 小時
|
印度智者的故事
& b& H8 U/ G( v q) V0 G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著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少年滿懷虔誠 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 j( e6 N# y! f w$ U; a
3 o& h6 U" a! e% @/ ~( [: D( g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
1 r6 E- u; A5 M2 H! A
4 p) I! Q/ C8 |! r) A2 B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少年沈思了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
/ J, ^2 J% B$ S0 Z' g5 ^5 W
6 f* i2 y9 |- U$ A- I, M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1 ^+ i7 z% C" c1 r* Z _* b; m
" [: g0 ^0 L0 r2 L7 \% P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少年沈默了很久,然後叩首告別。
3 T5 E! f0 K" d( @ : i* o1 d' v2 [- b- n
後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再後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快樂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快樂。這四句話我們能體會多少?又能做到多少?- z C5 i3 E* f2 D% F, Y( _# L
' A9 v8 A6 R- I- Q- E5 ]" A C
心得:& h& v. F4 z- t+ U. N7 p6 ?) Z
1、「把自己當成別人」是「無我」
- K5 K- [0 r' Y2、「把別人當成自己」是「慈悲」
9 Z O9 p) Z( e2 V! }; H) U1 s1 [3、「把別人當成別人」是「智慧」* \3 R0 t& `) B+ _4 m, |
4、「把自己當成自己」可能是前三者圓滿之後才能體會與實現吧!
$ b7 w, p2 N/ l$ P所以須要用這輩子去經歷。# t3 i% m* b' h: l& ?9 g
|
-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