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金融門外漢靠死板 戰勝大盤' k( F( E# Y' { v+ g6 b4 o
4 p: W8 C8 a% G& |5 L! g6 C
3 S8 W: ~, h8 {4 k- i
+ B5 o5 Q" y5 U2 P
! _/ @# W6 }9 ^+ m 【文/莊 芳】
+ R$ @$ P* c* i/ s
: [/ ~& O3 [, y4 Q4 C前言$ p6 T( y) W$ e4 X3 G. M
9 u. j+ z* I9 F! o: o' L7 [
沒有任何商學背景的大衛哈汀,原本一心想踏入華爾街投資銀行,卻處處碰壁。但他未曾放棄,後來靠著極為理性的科學頭腦作為優勢,切入擅長的研究分析領域,在金融界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 y0 J) _5 h& k/ \0 u# b1 ~# t/ j" B# p, Y! Z8 @9 r) b1 v
2 u @4 _; P0 T* M" |: C日前,英國倫敦的媒體揭露一連串繳稅大戶,榜首名為大衛哈汀(David Harding),他個人在去年進帳八千七百萬英鎊,並將其中三九%、三千四百萬英鎊全繳給了英國政府。3 y# ?$ Z# Y+ t- ~$ a. F$ i
0 U; J6 E4 i M9 \2 y" w" `
* l7 O! @4 m1 d+ v4 C9 S/ B$ g大衛哈汀是誰?他是期貨交易高手、是英國投資界與金融市場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其背景,他必然深知合法避稅之道,能避稅而不避稅,讓他博得輿論肯定,但事實上,哈汀的投資之路所以成功,或許就因為他是「最不像投資家的投資家」。5 q2 I4 I$ v7 m2 a U
8 P# W& P, @5 \; k
3 O5 S- G" I3 i6 x; Y3 B. g n
哈汀在一九九七年創辦元盛資產管理公司(Winton Capital),主要從事商品交易顧問業務,起初僅有三名員工、管理不到二百萬美元的資金,如今不僅事業版圖遍及全球,管理資產規模更達二八○億美元,為歐洲第四大避險基金公司。
0 j3 j) _; N$ w6 a) a1 a
2 @2 Z( C; g8 Z, V o
' u4 W% T8 ?$ [% P: `% l最不像投資家的投資家
% `% s2 {( w5 Y7 w5 c( A" r( n5 K, X w
; ?5 p, h$ n: }. o3 {今年三月,大衛哈汀被《富比世》雜誌列為英國第二十九名億萬富豪,身價高達十三億美元,他所管理的基金,在過去十五年中,有十四年都取得正報酬,年化報酬率更高達一五.七六%,績效打敗市場上不少知名的股票與債券基金。
. e' W. X8 m* f6 R, Z1 f" b
# h2 k! ~6 _/ O/ s s/ h: C' x( i
# U4 }" o* a) U8 @. b1 ?, U說他是「最不像投資家的投資家」,絕不為過,大衛哈汀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主修的不是金融相關科系,而是「物理」。哈汀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表示,雖然畢業於物理系,但由於從青少年時期就常看著父親做投資,所以在大學畢業後,首選就是「前進美國華爾街」。/ e. h) B2 l- ~! k; i2 C; Y( U
% Y2 F4 I0 q4 k# j- }: F; o0 F9 ]9 G" M. r& r+ Q
「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工作看來光鮮亮麗,這一直是我的夢想,想不到卻屢遭拒絕。」當時美國金融界,對於像他這種非商學院、研究背景出身者興趣不大,大衛哈汀瞄準華爾街寄出了十封求職信,結果全遭回絕。
: f5 g' P0 t2 o0 K. G8 k( r
& a+ o% ]' X4 U
9 g, J/ R# P4 B1 t後來他進入英國一家券商工作。八○年代中期,大衛哈汀轉進某商品交易公司任職,但他的工作卻是「畫圖」。「每天上班,我都要親手畫出上百張關於期貨市場的線圖,整整畫了兩年。」他坦言,那段時間頗感挫折,密集蒐集資料與數據的過程難熬,不過,也讓他在潛移默化之間,逐漸了解投資市場的波動真理。$ m* P; ]7 L/ O! x
2 `7 n7 O8 J( m6 y) Z$ u7 v8 Y$ D ~+ q7 v
「在那之中,我看到了某種『模式』形成,這些線圖走勢並非隨機出現。」他將研究、分析結果透過電腦模型驗證,得出了可能靠著這套「模式」賺錢的結論。二十六歲那年,哈汀決定自行創業,自此開始,原本被認為是進入華爾街障礙的「理工科系死板頭腦」,卻成了他開創事業的重要資源。
, h& h; W! q' ^7 q
: w" g) [2 z6 H9 b% x* s7 @
# u8 R: h* k2 h- s# w# a* s找「怪人」客觀分析數據
' L" K* l7 ?7 r& Z8 J
- Y4 B! ]/ ~8 w+ f. C; ?1 E8 `+ B* K8 ^5 U# H
他和另兩名畢業自劍橋和牛津大學物理系所的友人共同成立AHL公司,堅持「不帶感情的死板操作哲學」,投資策略完全依照自己設定的電腦程式判斷,百分之百地斷絕情緒干擾;一九九四年,AHL被現今全球最大上市避險公司英仕曼集團收購,大衛哈汀也在九六年離開公司,隔年獨自創立元盛資產管理公司,繼續運用自行開發的系統交易模型為客戶操盤。
6 t2 t7 a7 B5 `. h2 V7 l) m0 V+ F. D
% M8 i# q: E+ s4 H" g }( ?/ G
身為公司董事長及研究主管的他,目前雇用員工超過二百位,研究人員就占一半,除了極少數來自經濟、金融相關領域之外,其餘全是數學、科學相關博士,甚至包含天體物理學家、氣象學家等等;公司內部還曾有人專門負責「雨」這件事,工作內容就是研究降雨量對芝加哥交易所農作物價格的影響情況。
7 r+ y6 K* A1 f5 E- P5 i5 o1 [& g
& e* s1 ^' f# _4 s; s* P( A# ~% ]! _+ r6 ?% z
為何專找這些「怪人」?「原因無他,這些人能夠絕對客觀地進行數據分析。」此外,這些與金融或投資市場八竿子打不著的腦袋,也才能避開雜訊干擾,規避人性所致的操盤謬誤。1 q0 x+ Y7 D2 Z" C. \% \: M0 b! c
! r9 S( g' S& x1 i" X4 H( n0 [7 r x9 K
當然,即使是電腦系統也不保證永遠賺錢,曾有一次,他操盤的基金在短短幾個月內下跌將近三二%,「多數人遇上這種情況可能會亂了手腳,但我們仍照研究結果持續買進,最後獲利不少。」從這一次經驗中,哈汀更相信,超越大盤的前提,就是甩開大盤漲跌帶給你的情緒影響。5 u$ K* K" |2 v3 V! T3 X6 x
" K. }' ]- @( r; g* {* X+ S4 @
' @! B+ U' n( X+ g2 m「我認為,投資時確實要少一點焦慮,多一點信念。」尤其在期貨市場,必須時時掌握價格的波動,往往需要在短時間之內做出許多次的操作判斷,如果每一次的判斷,都因為心理或情緒的干擾而造成些微失誤,累積下來,失敗自然難以避免。
: S: ^5 z+ I2 g' L5 g
. l; ^! A% y5 g" D" r
* f. h/ k0 p1 Z; ?0 H) C(今周刊)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