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 理財周刊 | 洪佩玲)
- _$ ?5 R; @8 O9 J1 t, z/ V" U, `6 N/ \) m3 c
% R2 M; N) F9 c: ~0 r: T! x$ i) ~5 E
楊世光研究股市二十多年,且自有一套邏輯,但他進出股市次數卻是寥寥可數,而他多年投資股市的經驗是:「耐心等待機會入場」。
- r. j* O% R1 q6 [+ X- X2 n! s4 e) f4 i a# J# ^
楊世光" a6 W* \! U7 i5 I$ Z2 w" D+ N
出生 一九七六年' d! c& {: q4 v& l
星座 天蠍座
5 }5 i5 r5 y. T* W/ z0 e+ B血型 AB型4 j. K/ B/ F( I# B% F) k' c, W1 t
婚姻 已婚,育有兩子6 H8 P" W# A4 E3 A3 u5 F* J
學歷 廣州中山大學金融系畢
3 o1 J$ x9 ]+ I, g經歷 華人商業台研究員、運通財經台投顧分析師
$ j' D6 B1 n& \/ B7 R' y現任 東森財經台《股動錢潮》、《57金錢爆》節目主持人* ~) T* W. a. o5 X5 }! U
6 g! s. z2 g# g9 ?& p" y* r! O' Q% f1 {2 R9 G b
身為股市節目主持人及東森財經台主播的楊世光,每天早上開盤前主持《股動錢潮》,還有晚上八點播出的《57金錢爆》,總可以看到他在電視上逗趣的評判與專業的解析。
/ ?" D6 ~# C( W) F
) B! N; M0 [3 y/ x3 F+ X或許對於外資和企業老闆而言,他犀利的評論總讓人不自覺冒冷汗,但對投資人來說,他的專業分析及獨特的見解,卻讓人感同身受。採訪過程中,楊世光滔滔不絕地說不停,從基層投顧老師慢慢熬出頭的他,研究股市二十多年自有一套邏輯,卻也讓他忍不住開砲,看不慣股市陷阱的個性表露無遺,卻反而深受觀眾歡迎,知名度快速竄升。
# [' E# H% |; O- u
+ Y7 X& F0 l: ?! @' b( x: F0 j3 g' ]6 X# {小學愛看財經資訊啟蒙
{8 i2 P6 Q$ r5 j' B7 t8 w7 [& d' W* N! P4 R: u
在網路上,大家對楊世光的評價兩極化,有人對他的言論覺得臭屁反感;但也有人認同他總能用生動有趣、淺顯易懂的解說方式,幫助觀眾看懂投資市場的「眉角」,分析時的專業見解及創意,總是有其獨到之處。
8 y4 ?9 L7 H9 E$ `2 \4 C" Q4 s5 n: n" c3 V
楊世光之所以現在對股市會有這麼犀利的見解,要從他的小學時代說起。「我從國小開始就愛看財經新聞、股市資訊,漫畫書卻不愛看。」楊世光提到自己從小就和同儕想法不同,喜歡拿著一張世界地圖鑽研模擬自己的身分,外公眼看這小孩如此孤僻,於是將世界地圖沒收,卻反而讓他開始接觸到報紙上的財經新聞及股市資訊,進而對投資慢慢產生興趣,無形中將他推向財經之路。
( r, b# e* W1 ~. k0 m7 [( F2 T- N- h* m7 y' ^
楊世光表示,自己從小就有存錢理財的觀念,由於父親長年在外,每次回家總會依照成績好壞給予零用錢當作獎賞,因為功課不錯,久了也讓他荷包滿滿。於是在他國小四年級開始進場買了第一張股票建台水泥,他從報紙上知道當年股票都有一段蜜月行情,所以一九八七年底建台掛牌時,就叫媽媽出錢讓他買,結果從二十六、二十七元漲到近四十元時賣掉。
9 U3 d N" ~& Z& e/ N- L# d3 d" b# s/ L9 f" Y& L9 c! U
曾因輕鬆賺錢而不可一世* i" J- t6 k2 Z; i. M
9 w3 @3 E* O" C% W當時雖然年紀尚小,但長期對財經資訊的鑽研,讓他注意到個股會有二度蜜月,於是在六十幾元又跳進去買,漲到八十元才賣掉。
D7 T# e0 m, ]$ d
7 T' h/ a* S$ W/ H. Y$ r: E但是現在看來,楊世光認為蜜月行情只是一個現象,反映的是當年台灣經濟正在迅速擴張,讓他從小四到國二,享受了一段每買必賺的時期。
3 [1 o1 n6 J! J9 Z4 S6 o6 M: D9 _4 c% x' L; y; A) |4 X" O# g1 O
但到了國三,台股在攻上萬點後,因郭婉容事件(課徵證交稅)而崩盤;緊接著,他買了國內第二大投資公司朕偉,因金融三法政策實施也迅速倒閉。1 R0 q% X' o* L0 W8 V. _ l
W8 \6 ]' _' H0 L T: ~兩大事件讓楊世光心痛慘賠,使得他決定購買相關書籍,在家專心研究技術線型找賣點。 % R2 ~6 j3 E( c' l
4 J n6 R5 Z" g. x4 s+ L回想國中時期,楊世光的成績好壞總是隨著股市起伏而定,崩盤期間因忙著研究股票無心念書,使得高中聯考失利,沒能上前三志願,卻以高分成績就讀台北商專(已改制為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t# P; Q' A; E, o/ p+ I1 R4 _
) D# S: r6 I9 Q( }楊世光透露,在商專期間,因學校女生眾多,讓他的生活挺愜意,加上成立專門研究股市的經濟研究社,期間投資讓他賺了一筆錢,立刻去買車犒賞自己。
) v7 \& A7 R. E" V; N3 h* v3 V- [5 `
他提到,當時進場買進股價七十幾元的中華汽車(2204),沒多久漲到一百元立刻賣掉,賺了約三十萬元,立刻買了一輛約三十五萬元的中古車,十八歲第一桶金就輕鬆入袋,也讓楊世光養成不可一世的高傲態度。
4 d t/ t+ o4 \9 _# t+ x) E7 S# O3 {
' X' P' G# L% F( a" U直到暑期到成功嶺新兵受訓時,他以三十三元買了二百多張燁輝(2023),憑著多年股市經驗和自信,認為像鍍鋅鋼板這樣的公司,產業有其未來性,卻也成為他人生第一次賠錢斷頭,總共賠了上百萬元。
2 w7 K6 c3 G d9 }0 ~9 u4 K
/ X6 @" O) K% E高學歷抵不過現實環境所趨+ s5 V5 ^# g1 \: F5 n
+ i4 T7 l4 h' \2 g9 c楊世光歸究失敗的原因,在於只靠基本面分析。但他並沒有被打敗,所謂愈挫愈勇,他決定改變策略,轉而研究技術面,以二十三元買了幾張精英(2331),眼看這檔個股震盪半年之久,當漲到二十七元時,他決定全部出清,沒想到一個月後,精英竟迅速漲到一百元,令他相當扼腕。在那一刻,楊世光醒了,他意識到股票都是靠內線騙人的把戲。
0 B: n9 M: |% \4 X
( O! {6 |* A2 }2 F而想法總是讓人不可理解的他,在商專畢業後,領悟到投資自己才是王道,因此他決定去中國念書,考上廣州中山大學金融學系,他分析說:「你知道美國排名第九的大學是柏克萊,廣州中大在中國排名也是第九,也就是說,我念的是中國的柏克萊!」念中大時,楊世光還是不改投資本性,每天忙著看盤,但聰明的他還是順利畢業了。
J2 p) m4 D# x; J$ ?( p4 ~4 P" ?; d$ k% x1 s
不過,拿著「中國柏克萊」的畢業證書回台灣,求職卻碰一鼻子灰,最後好不容易被華人商業台錄取當研究員,卻在一年後被辭退。接著轉戰運通財經台當投顧老師,每天負責節目前的解盤,他生動活潑的解盤方式,卻也自創出一套生存法則,延伸到處去演講,場場爆滿,但並未為他帶來會員業績,楊世光歸究原因:「因為我都只講空,很少叫人買股票。」3 T) \' m6 N8 D1 a; ?
$ @: c* O1 r. n/ v& e( F. d
楊世光深信,投資人不可能靠作多賺到錢,股票要放空才是贏家,要等到一家公司變世界無敵大,遠比一家公司變下檔機率高很多。
- ^2 v* V% F( l, y5 {
; J7 [2 H( x* w8 Z) D# W5 K剛好此時東森財經台發現楊世光口條好、有觀眾緣,便把他挖過去主持節目,讓他終於有了自由發聲的平台。" i: u/ c2 \% T: y5 p1 F' ~' k. z9 m
k: u) ?) F% A! b看似一派輕鬆,其實楊世光隨時都在吸收資訊,每天要主持兩個節目,充分把握空檔時間,不斷吸收資訊,善用各種角度,精確分析產業問題,總能把生硬資訊轉化成口語化的觀點,讓觀眾立刻能聽懂且認同。
5 ]7 I+ h$ O, U7 N5 T- Y
3 h4 A5 t) r3 P5 B0 b1 l言行謹慎的他,批判股市之後就很少買股票,除非遇到重大利空才進場。雖然楊世光在電視上說得頭頭是道,但他個人的股市投資法則是:「耐心等待機會入場」,他認為股市充滿陷阱,因此「高點比低點是更好的買點」,畢竟低點會盤底很久,高點卻很快就過了,理財是靠等待機會,等個一兩年,就為了賺一次錢的機會,因此每次進場投資,都是放長線等出場。
3 q" N/ N. Y/ l( y6 }. P
4 W2 i& D' T" ?「看企業大老悲觀到底部,就是大環境的好買點。」從小學就開始投資的楊世光,現在投資反而趨向保守,他在選產業及個股上有獨到之處,例如他會觀察產業老闆的年紀,如果是介於四十五?五十五歲之間,他認為這個階段的老闆,思想較為成熟穩重,值得投資,他表示,台灣金融及醫療老闆大都處於這個階段,且相對有發展前景。他也可能會從股票連續代號,例如2301?2330或是2331?2361中,去尋找是否符合這個要件,當做選股原則。 Z' W0 ]2 P( Z' w R+ h( s/ Q
% G6 s* \) c$ \6 q% y三要件選對個股及產業7 b# _0 h+ A) B8 ]# m) i
% r8 U# Y4 r% S6 z. p. k8 f H再者,他認為五百大企業平均壽命只有四十二年,企業壽命只要超過二十八歲的,不妨開始作空。而要找放空標的也很容易,邏輯是買進五家股票通常只有一家股價會飆,相對的,就有四家會跌。產業方面,假如投資太陽能、LED、IC設計,三個產業中至少有兩個會陣亡。個股方面,不要搶著投資第一名去作空,要以中間排名那幾檔個股去作空,例如在五檔個股中,就選第三名的作空。楊世光提到,如果投資是要短線進出場的,就建議作空;要放長線的就作多,這才是股市投資的不敗哲學。
# i w' c7 y# O; I9 N2 I% o
V b( _7 S& J1 k在股市等待過程中,楊世光認為買對好屋,也可讓總資產增值,他過去幾年只有在SARS和金融海嘯時期有進場買股,不過後來他將現金拿去買房子,二○○九年九月,他在信義路五段象山腳下,以每坪約二十四萬元買了三十幾坪的公寓,由於進場時機點好,加上現在已經談好都更,預計之後每坪喊價會到七十萬元,無形中也讓楊世光資產增值不少。7 b9 ?. M! I8 }$ n4 ]. z4 j P
0 x) j o8 o: a+ K8 D6 W- G轉職後想當清潔隊員圓夢
. {* u$ A8 F' l! p- N
& j6 v9 T# I- Y. J楊世光每天總有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五花八門的財經議題,隨時都在準備,他一天頂多睡5個小時,空檔時間都在看報告,並且到處蒐集財經訊息。可是,節目的成功也讓楊世光萌生倦怠,他不諱言現在的工作就是在打地鼠,但有時也會覺得在電視圈已經做到膩了,等到熱情退卻了,就是下一個舞台的開始。0 d" }+ z& P( V
- C- e1 j l6 X1 {& d& X e- H他說,自己有個夢想50歲一定要去完成,就是去當清潔隊員,也是他從小男孩時期就憧憬的夢想。「我想要站在垃圾車上,按電動鈕後,大家拚命把東西丟給我的感覺,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逍遙自在的?」
8 x" \3 n. N s1 _" d$ H$ K1 Y! A- _
(理財周刊 | 洪佩玲) ! O6 [; y& \" L( q5 e' N7 _9 y7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