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全民動員,為台灣年輕人找出路!
$ X/ g) ^8 G7 @, q0 }" [1 j0 h, P$ }: |5 b3 g4 ?5 \
遠見雜誌2012年8月號 第314期 6 a6 {* @1 i% o) Y" `- S
作者:楊瑪利 3 ~) Q8 R. T4 J b9 o4 S( P& }& X
6 S7 o1 |; e% p1 @7 J
/ M1 i# a: q' |, g- G今年1月號,我在《遠見》寫了一篇文章〈年輕人的骨氣、志氣、勇氣,跑到哪裡去了?〉從我個人的過去經驗,描繪我對周邊年輕人失去獨立自主、陷入自憐自艾,而政策與輿論大環境又只會一昧討好年輕人,導致年輕世代愈來愈難獨立,不敢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的感歎。這篇文章在網路上引來正反兩面的熱絡討論,是我以前所寫文章從未有過的現象,讓我深刻體會到,對於台灣目前年輕世代的看法,存在明顯世代差異。) n) {; r" Y; Z0 I2 s! v7 }
" s d- }+ p* x# S" L. ~- m9 F$ n; |& z, |! c3 ?+ T
. R3 b& M. [4 \( ?; F- F. u
年輕人要爭氣,不要剩生氣
( x1 Z8 p2 @4 o: q' b' e+ r8 q7 J2 |" s
多數跟我一樣的5年級生與長輩、許多企業主管們大都認同我的觀點。有一位長輩看了文章後建議加上一句:「年輕人要爭氣,不要只剩下生氣」。還有人說:「環境愈來愈惡劣,年輕人再不醒醒,那就只好等『斷氣』。」% @+ i1 _! }5 _
- \2 h7 K. a5 b; B$ Y1 N' m一篇回應也讓我覺得中肯。他寫到:「環境的變化是每一代人無法掌控的。4、5年級生碰到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6、7年級生碰到收成與創新的年代,每一代都有他們的挑戰。但是4、5年級生面對挑戰的態度與6、7年級生有差異,所以,我不能認同你更多了,」他說。/ p! M* P8 i" _! {8 s7 q8 \
- l# R" C) Q- t- f" X
但,也有不少年輕朋友對我的文章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並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人生價值觀與追求目標已經跟過去世代不一樣了,又碰到台灣經濟衰退的10年,薪水不成長,物價房價卻高漲,因此陷入失落。
% @$ z7 Q/ C6 r' Q: y# L6 k& b% s! i, }% m
「他怎麼不提這個世代的購買力薄弱多少,怎麼不提15年前台灣經濟還在成長?」「光是學貸這件事情,就讓一些學生焦頭爛額,還談什麼工作後經濟獨立」「今天一樣的把4、5年級生放到民國100年,沒有家裡贊助,只靠骨氣、志氣、勇氣,最後只會剩下一肚子氣。以前3萬元可以養一家四口,現在3萬薪水,扣掉房租、加上吃飯就沒了。」" d; X/ n8 r; Y0 q% e! j2 K
# {! s3 c( M' `6 E. u9 }這樣的正反討論,讓我想到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感歎,台灣年輕人志氣愈來愈小,小到只想開咖啡廳。許多年長的人認同郭台銘對年輕人志氣太小的憂心,但年輕世代卻反駁:「開咖啡廳有什麼不好?這也是一種人生的實現啊!」# U7 F5 c( g* J% N3 H- q$ v
9 f& W! e' p! o% C) R% V* g% `" E
3 S) [6 F, M1 o, ~! l" x此刻 台灣世代價值觀差異大
9 A) [( G) f9 h; ~3 L' Y. \/ ]) k1 ?7 M- d此刻的台灣,恐怕是有史以來世代價值觀差異最大的時候。
0 ~, V8 f0 J u1 `& I- j6 o4 e* {9 `% `% G, v i$ B
公共電視台《爸媽冏很大》主持人李四端,每集邀請50位下一代與50位上一代就同一主題討論。他分析,這一代年輕人對成就、事業,不像他那一代認真。成就感不在拿多高薪水、在社會上的政經地位等,而是建立在社交環境、自我定位、旅遊歷練等,「在我們看來會質疑:這也叫成就嗎?這就是兩代之間最大的差別!可是等他們要結婚、買房,買不起了,反而比較關心:為什麼老闆給我的薪水這麼低?」 k* q+ @/ C3 |. p3 i/ q! Y! } K
$ R+ k; t, n ^ P; T遠見電子報
7 K9 h# M- O0 y- f& b5 R* N: G$ |3 O/ S( [4 [
6 z# F A+ E) h: Q! E7 O |
-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