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L9 o0 t9 [' D" D; O* L! y 9 [6 g; `5 [# ~9 j R" ~/ @0 K + T9 N. n/ P, l# r# e【這是我在中國時報第一篇無法刊出的「我見我思」評論】# n) A: Z' e- L7 v
1 y& \) k- V3 R" A 9 `. \: F4 a! K; z6 f& W" i, B7 H! r! ?
一、伊索寓言. U( {- a! y* c B- E% g
" w: R9 `0 V" [4 q) e Q, K 大家都知道這則伊索寓言:北風與太陽舉行一場比賽,決定誰的力量比較強,能讓旅人脫下斗篷。比賽之初,北風聲勢驚人,令人畏懼,但北風愈是用力吹,旅人就把自己包得愈緊。北風無功而返後,太陽開始照耀,陽光溫暖,旅人則因為悶熱而不得不脫下斗篷。 U, [: j7 `2 C- c* ?' X H# I3 b+ u
) c% Z: `$ ]8 ]8 [, Z6 _ $ u/ S b) m# U 0 P$ s* x2 C d+ b1 v9 x8 ?二、台灣社會 ; B, {/ p7 H$ m* U, l% o4 { / L5 I$ ] X# |2 g, r 台灣社會始終有一股力量,在漫長的戒嚴時期努力對抗北風。這股力量來自校園裡的教授與學生,來自校園外的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更來自走上街頭的升斗小民與平凡百姓,經過他們的長期努力,終於迎來溫暖的太陽。儘管解嚴後的豔陽往往過於熾熱,但台灣社會還是慶幸送走了北風。 4 ^$ u+ W, ]1 c9 N' s {: ~5 [9 i) L5 d* u/ U
7 y( _: a2 f% v9 j3 d* L& B/ y( d
三、民主機制7 h3 L) }* O: I! m- V
# S r* } A1 L! R \ 解嚴之後,台灣社會逐漸形成民主機制,希望各行各業有權有勢的人,從政府到民間,只要是涉及公共事務、有能力影響社會的人,都能了解當北風固然很威風,但時間拉長一點,還是只有太陽能讓旅人脫下斗篷。人類總是健忘,任何民主社會都需要這樣的民主機制避免我們走回頭路。 0 S; t( `( s0 O, o 8 \# x' `4 t7 ^' ~; r8 F1 P + A! f9 I" m* w! D o5 f/ \+ ?- Z
3 _2 J; R- U- R7 Q
四、媒體犯規 9 F! S# c. h& G. l' Y , C2 _- K- m1 J 只可惜,總是會有人犯規。如果是政府犯規,監督政府的媒體會施加排山倒海的壓力;如果是媒體犯規,台灣社會的民主機制就會發出紅燈警告,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媒體不再踩到紅線。: W. L y4 B' i: p6 v6 m
+ x. g' A9 u, h( J! i% a
3 D3 j& a" }$ r) `4 Y0 c9 O2 P& S/ z) k" M6 [2 _, {% `
五、「動新聞」道歉0 O) N$ w. X/ Q q) Q
2 q' c i( s( i, N( d
前一波最受矚目的媒體犯規例子,應該是「動新聞」事件。某家電視台執照因為「動新聞」風波而被長期卡住,其間涉及的NCC角色與法理爭議也很有商榷餘地;但是,台灣社會高度憂心「動新聞」踩到紅線,該媒體集團公開道歉展現反省誠意後,執照順利過關,社會期待它是能夠呈現真相的太陽。6 O2 ?5 t" i) n+ `% s: n/ m+ B" K4 f1 m
) I$ u& p; G" k$ ~1 O7 Y; n % @4 D8 {& u1 W: e4 }( e$ s
1 b) g6 ?% B( k ]" n) q7 A" Y: c! m( K
《中國時報》不登何榮幸的我見我思,但是卻登了《自然》雜誌道歉的消息。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2080800193.html不排斥的朋友不妨點進去看一看,一定大笑。那篇文章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只消在尾巴加一句話就功德圓滿了:「如果你認為我是在說某件事,是的,我就是在說那件事。」 9 ?* r u. p' C' V E& W9 p7 {1 O' M9 R4 g- P4 q* k# H
% D$ J8 q) Q, t! }2 Z! H
5 J/ ]/ a! H( ?8 U! g/ v) [
.
* R* Q, c* ~* f三、關於辭職 . e8 ~4 w# m6 c* f! a& d1 P . ?' ]4 y. A' S9 K& R Y! F 由於上述體制內改革行動已產生後座力,為了避免波及同事,我立即送出書面辭呈。我仍然期待體制內改革能夠產生效果,也非常珍惜正在工作崗位上奮鬥的中時同事們,但避免造成池魚之殃的現實考量,讓我必須毅然求去。& B& e* J) c3 u: H1 G$ y
( ]+ z7 F6 h% u4 m 2 C( c) L6 B2 ` 8 Q1 O( K$ Z9 C. D四、我的小革命" z5 T& D7 c- d/ I/ I4 Y
/ p' f% T8 N+ k 有些朋友的溢美,認為辭職是壯舉;然而,媒體突圍、體制內改革、在主流媒體內激進,才是我長期努力的目標。「廢墟開出一朵花,亂世守護一畝田」的心志,一直是我和調查採訪室同事過去幾年推出「我的小革命」、「消失與重生」、「新故鄉動員令」等專版的心情。 0 C: m( w8 J, |5 E5 B0 v6 G + R- a8 B) @# Q9 Q* r$ f ) ^' x8 e' m3 s1 F
; t$ P: T! W. U2 V; T# ?五、不捨$ \3 R& ~( _& @/ B) I( O5 |* J6 [
( J4 q! i; r; |# X% k 新聞前輩陳守國在臉書上發表的「不捨」一文,道盡許多中時員工的複雜心情。離開一個長期投注理想與熱情的戰場,很不容易;堅守一個面目全非的戰場,更加困難。其間種種情感激盪,也唯有「不捨」能夠形容。 & b4 a9 U7 C) ~1 }: Z, U$ {7 w5 R. ]' S. z6 i* }( @
+ W- W; S" X8 H- G! f
" ?( }- L# {6 C0 W" q7 B. f, F. F2 N* `- ~% J1 R
七、人生長假 7 M4 @; f( W; W. k3 V2 f 1 j$ b$ q" Y, S: n 工作二十一年,始終沒有好好休過長假。依照勞基法休完的長假結束後,我將展開另一段人生長假,好好陪五歲的寶貝女兒融融,好好到各地走走。小小縱容自己,讓辛苦的老婆大人養一段時間後,為了房貸、孩子學費開始找下一份工作。% m3 d5 ?6 m! L7 o9 r3 k5 q! J6 x3 M6 J3 z
/ G+ \: `1 V6 M) M, t2 E( x n- `% K9 G4 ~0 k0 ]
: D( p) Y- v: j7 p Y) I @ o0 q八、記者志業 , T2 B; o& R# L% G2 f ! [6 @! M/ V S7 i) u 新聞工作是我的志業,我想當一輩子的記者,我會盡可能留在新聞界。 1 H: m, _$ F ]6 T $ V6 g% j# _# O: q" U x ; T- l2 i3 q! D$ [4 d;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