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發新文章
樓主: 祝福小鎮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資訊] 讓蔡衍明終止在台灣操控媒體,口號是" 你好大,我好怕!!!!"

[複製鏈接]

78

主題

121

好友

9527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7343
在線時間
1240 小時
21
發表於 2012-8-7 15:22:05 |只看該作者
到月旦法學雜誌打黃國昌,就知道他對台灣民事訴訟法的熱情與付出。
( V7 y+ {3 n, |0 U( R* k或許走路工會讓人家覺得不好,但和他對民訴的著述論文貢獻相比,不被那事件掩蓋,媒體不該用追殺的方式對待認真的學者。
0 v& h9 ^) ]% M9 }我對反旺中沒有成見的,但看到他這樣對待學者,就算拿掉學者身分,對待一個沒人,我覺得令人不舒服,有立委還要刪他的預算,更令人匪夷所思,夾著權力欺負人,好像威權時代,開民主倒車,合併開始就這樣,合併以後還得了?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22
發表於 2012-8-7 15:37:14 |只看該作者
evalee 發表於 2012-8-7 15:22 ' x& q' K5 g( k5 l
到月旦法學雜誌打黃國昌,就知道他對台灣民事訴訟法的熱情與付出。
2 S* C4 z6 o1 s! W/ V: [/ _' ^或許走路工會讓人家覺得不好,但和他對 ...
' z, c+ j5 q$ {8 K
  x8 v$ k) S& y: ~0 k: s: T( I
合併之後的可怕在於:閱聽大眾失去了知的權利與自由而不知!
# U* T( F  G6 I3 F% q  u: z  W5 [. Z6 A
連PO兩篇媒體人所寫報業小故事,
" c( C" M1 X0 m1 Y$ Y/ P7 d! k是因為台灣在解除報禁後,仍有壓新聞等作法...........; l: x/ E, v6 u- K- u
閱聽大眾要得知真相,其實並不一定容易,也非理所當然." ?9 k) B/ }, ?8 J! Y$ ?4 l* b3 B

. n8 S. r4 }- N$ o更重要的是,這位旺中媒體集團經營者是那麼地失格

123

主題

58

好友

564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93
在線時間
1370 小時
23
發表於 2012-8-7 20:19:20 |只看該作者
evalee 發表於 2012-8-7 15:22 ! D/ ]) T0 k4 i; ^
到月旦法學雜誌打黃國昌,就知道他對台灣民事訴訟法的熱情與付出。3 j2 V( W; \; [/ B0 F; T
或許走路工會讓人家覺得不好,但和他對 ...
; h3 D: H+ W- v8 A
走路工事件在旺旺的媒體範疇內一炒再炒$ R! f! B, }2 V  [
影射到最後   結果似乎達到一定目標  但真相不知在哪0 c5 [' }8 W6 c* N
只希望不是腳尾飯翻版
6 u: O4 A0 k3 j  c1 a不然以前吃過的零食 又不能吐出來   
To see with the eyes of another, to hear with the ears of another, to feel with the heart of another......

12

主題

19

好友

3755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17
在線時間
653 小時
24
發表於 2012-8-7 20:30: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凡夫俗子 於 2012-8-7 20:32 編輯
1 Y; K' |: d! X
rainbow 發表於 2012-8-7 20:19
+ k: N  U" k( k$ n% c  H走路工事件在旺旺的媒體範疇內一炒再炒( D, Y% n8 w0 J- p% o5 ~
影射到最後   結果似乎達到一定目標  但真相不知在哪
1 U# t( r) U$ `$ ~只希望不是 ...

: O0 h6 Z' [1 ]* M2 a) x/ I# |# x0 V" z% B' z! _
走路工事件在旺旺的媒體範疇內一炒再炒,在我看來目的只有一個:
: S. R$ t( ^: h
/ x' L& w- [- n5 o( ?8 G模糊焦點,大家都覺得很煩,掩蓋了問題的真相。, _6 w/ U6 L% z* i
7 p/ Q: w( O9 m& V( k3 V) F

' u( L3 M, {) V' h* Z' \: ~6 ~
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從未與中道實相碰過頭、見過面,故稱為凡夫俗子。

72

主題

58

好友

626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596
在線時間
677 小時
25
發表於 2012-8-8 16:50:37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拒絕一切旺旺的相關產品!
不因理想遠大,步履維艱而放棄
Keep forward till democracy completed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26
發表於 2012-8-9 17:50: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祝福小鎮 於 2012-8-9 17:53 編輯
  `3 c1 G5 g) d1 Z4 j6 e; ^6 Q! C# _% i8 K4 ?% U$ P
再看看這篇文章........這樣的媒體經營者可期待嗎?
6 k) R/ H/ N8 w
. u9 R3 C0 F% I7 ~: r2 A" B4 s% o& R( e! q& V3 l$ n2 [
來源:( q2 D8 W* b5 v8 T* Y4 K
0 `" s' J; U% p5 P# |/ j( N  Y
https://www.facebook.com/#!/note ... %A8/120827451396991
3 V8 B. e* O! B1 w6 z9 h6 R7 |; Z* V$ i+ \, g
<不捨>+ R! e! V5 k  b$ U, q' x7 }1 n
.陳守國寫於 2012年8月9日 13:11 ·.
# W7 k1 R  n( B# V7 f1 A( i; Y& q6 b' o' B
老兄弟佩璋辦退休、年輕一輩的榮幸也遞了辭呈,聽說還有幾位優秀的時報人正處於天人交戰狀態,中國時報內部低壓籠罩、風雨欲來。這些日子不斷接到昔日同仁或激昂或唏噓的情緒反應,內心有幾分憤怒,也有許多不捨。
; x$ z! ]0 Q# m5 ~# c- C9 |& w# m3 |! H; b
或許自己是屬於老古板的一代,從服完役進入中國時報後,其間當然有多次的職業倦怠,甚至與報社高層(包括老闆)理念衝突而萌生去意,但終究不到決裂階段,原因除了目標歧異性不大及妥協的可容忍度之外,由人所構成的團隊理想與感情,才是走不開的溫柔絆索。曾有一度認為,我這一輩子應該注定就只有一個身分一一時報媒體人。8 C  a% w  A1 `* [  y

7 J% j5 W. A7 `% h* W# ~9 T沒想到後來竟然兩度踏出時報大門,一次是擔任中天電視總經理時,受不了董事長的領導作風、又未獲總管理處支持,忿而辭職,但沒多久又被余建新找回去,事後看起來好像是小孩子賭氣離家出走似的,但當時的真正心情是目睹時報危殆,希望能盡點力量,說穿了,還是感情的無法割捨。第二次是旺旺集團接手後,因為文化落差及中國政策、對應態度不同而請辭。這次,感情難免失落,但理智告訴我,我不再是時報人了!
7 c9 {8 A( ]# U9 r3 i8 s: w近三年來,我對時報未曾出過惡言,因為我一直認為,蔡家父子的本性不錯,假以時日應該可以融入媒體生態文化;當然更重要的是,時報內還有很多過去一起打併的兄弟及可以接棒的新血。偶而與老朋友碰面,難免會聽到許多抱怨,無非是蔡董的言行及對言論採訪方向的扭曲,而我總是會安慰他們,在儘可能的空間發揮真正媒體人的理想,事實上,這些日子來時報確在關愛這塊土地上推出了許多好的策劃採訪,也在不少新聞採訪評論上有突出的表現。
4 N2 p% }& v! |- Z3 f, x3 T
6 ~$ U; U) K: u2 s, Z然而,期待還是落空了,時報在追殺黃國昌的新聞處理上已完全失格,而蔡老闆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指責,據說還認為內部不夠團結、力道仍不足;又據說時報內部寫了一封信給老闆,期待進行體制內改革與反省,結果是蔡董大怒,有人出走。時至今日,對蔡董的期待已沒有必要,時報的品牌形象也已然模糊,但是對於決定離開的,及選擇留下継續為理想奮鬥的,我很能體會兩種心情,也都深覺不捨。* w; J+ B* I, W, A
8 n8 w: J9 V3 O
.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27
發表於 2012-8-9 17:59:09 |只看該作者
來源:
* [. A' I9 B$ z4 y8 E1 Ahttps://www.facebook.com/#!/note ... D/101510644414127075 M: ]% K; W7 `7 X" J
7 e0 ^6 B, W  J5 v2 x) B

$ b& Y8 R' _6 x$ `6 F$ @/ B9 I9 u; B我見我思:北風與太陽+ r+ ^6 Z6 M! B+ @" W# I+ a0 L
.何榮幸寫於 2012年8月9日 11:30 ·.◎何榮幸7 w, F; N4 W% N, @7 Y6 ~

8 Z7 r8 ?9 c9 t 4 w; c+ \. K$ e, w! L

; V' K9 ~+ f2 ^9 x( e/ s% y( t, I【這是我在中國時報第一篇無法刊出的「我見我思」評論】5 P1 V, J9 V4 G5 J$ G# a

0 n" s- k  W* @* y4 G# ^. ^ 8 P+ d6 e. B8 P3 E7 X# d
4 j0 E6 q+ U6 n: e
一、伊索寓言' \' N. C' ~2 C6 O* v5 q3 ?

/ u- I* G! s8 r& y8 a( ~# _' h2 i% R( ^   大家都知道這則伊索寓言:北風與太陽舉行一場比賽,決定誰的力量比較強,能讓旅人脫下斗篷。比賽之初,北風聲勢驚人,令人畏懼,但北風愈是用力吹,旅人就把自己包得愈緊。北風無功而返後,太陽開始照耀,陽光溫暖,旅人則因為悶熱而不得不脫下斗篷。
1 k; k2 ~# t/ r4 U* A
' K+ I6 c9 z+ P 6 _: @" p# @7 V; Q: |: z& C
: h/ k' Q- a! ]. ]6 e$ }6 S" `
二、台灣社會+ r2 l( x6 h- Q! I" d3 Z

& ^7 ?0 s' f2 F' K) A- r& L   台灣社會始終有一股力量,在漫長的戒嚴時期努力對抗北風。這股力量來自校園裡的教授與學生,來自校園外的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更來自走上街頭的升斗小民與平凡百姓,經過他們的長期努力,終於迎來溫暖的太陽。儘管解嚴後的豔陽往往過於熾熱,但台灣社會還是慶幸送走了北風。
, U' U! V: s. e# ]
; a( R& L* o* b6 V& c! I$ s" | 9 _5 {4 f% L+ i/ N

* `8 e1 B8 `  g4 _' ?7 p" v5 X三、民主機制$ U8 H+ ]. F- X/ y, _" a/ S

$ f, y( O$ @9 b   解嚴之後,台灣社會逐漸形成民主機制,希望各行各業有權有勢的人,從政府到民間,只要是涉及公共事務、有能力影響社會的人,都能了解當北風固然很威風,但時間拉長一點,還是只有太陽能讓旅人脫下斗篷。人類總是健忘,任何民主社會都需要這樣的民主機制避免我們走回頭路。
) k5 T8 Z6 q: h6 D9 ]* @) L
( g5 g: R" x# z" L: u$ Z2 Q- s  M 5 c8 c; p' j: S1 a

& Q7 N# t  r+ f' s. s四、媒體犯規) z6 k. B3 U6 x
, m  w3 A- n$ a+ u( B
   只可惜,總是會有人犯規。如果是政府犯規,監督政府的媒體會施加排山倒海的壓力;如果是媒體犯規,台灣社會的民主機制就會發出紅燈警告,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媒體不再踩到紅線。, q% f2 f! k/ {) J: M# i$ _$ ]
! x6 i8 d( l) Q7 H' s$ J
/ {* o+ s4 U7 \/ E+ t, o
* N( X5 D- q; L7 ]' N0 V7 Z
五、「動新聞」道歉5 d/ i$ d/ K) t7 e: C7 i4 k% l

: _( r1 z* V( ?( l   前一波最受矚目的媒體犯規例子,應該是「動新聞」事件。某家電視台執照因為「動新聞」風波而被長期卡住,其間涉及的NCC角色與法理爭議也很有商榷餘地;但是,台灣社會高度憂心「動新聞」踩到紅線,該媒體集團公開道歉展現反省誠意後,執照順利過關,社會期待它是能夠呈現真相的太陽。( H7 C1 l. J2 [) }) Z3 Q/ x
0 ?* i& Y8 N: `3 ]- }

- u2 g3 K8 X  b; y
: D! o8 f4 ?, l2 U- p4 G& q六、指控學者
2 _4 T! r+ m' Z8 t1 V' K# s0 n. w9 `5 ?8 c7 t
   令人尊敬的新聞前輩撰文「媒體不應也不必與學者為敵」,壯哉斯言!但學者只是民主社會公民機制的多元成分之一,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媒體不應也不必與公民機制為敵」。
. Y1 F7 l+ `9 b" r
, p7 ~/ M; D% l& Q9 w
/ }% Q* Q% A$ h
5 m- H7 A  b  A% v1 |七、控告學生4 d. T  y) G- g" v! j
5 j6 p2 p6 u8 a
   媒體集團本身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開槍,就必須承擔公民機制在同樣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反擊。有人揚言控告學生到底,那是不知今夕何夕再度吹起的北風。# }" w3 v! s5 ^

, z+ F- B+ R" p 9 P! ]5 X' M' b! y6 I8 ~7 |2 f4 j
3 |) x( L9 o, P& `7 f
八、關於張懸' E. T$ W0 v- ~3 r4 f$ S
2 }4 I& O% u4 }
   媒體嚴重犯規是一回事,優秀記者的敬業與努力是另一回事。關於這點,歌手張懸近日的公開發言,為這兩回事做了最簡明扼要的精準詮釋。期待所有關心媒體發展人士,從張懸的真誠發言中區隔兩者的差異。其實,媒體在新聞專業嚴重出錯,承受苦難與折磨的永遠是第一線記者,記者遭到人肉搜索、嘲諷羞辱甚至拒絕採訪,何嘗不是北風承受的後座力,這是北風樂見的結果?
/ F& p8 F2 _1 A/ ^4 k& L3 x& I% d" \; c& H8 R. P/ ^5 O( S

% i3 X9 p3 V7 Q8 ~' W. Q
: J" k5 ~2 P9 f九、涉己事務# {/ E3 f& C! i' c5 O9 i
) D3 b+ h; \; A6 P
   問題的本質,是對於涉己事務的處理方式。只要認真想想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在處理涉己事務時不要成為北風,秉持新聞專業成為太陽,公民機制就不會為了防止北風而自動集結,大家共同為社會充滿溫暖的陽光而反省努力。" D8 i; F9 U' y7 E

) f3 L6 C* u, Z ; a! c% r3 U1 w; ^

1 o, I+ G5 ?8 j$ s% T6 r- D十、如果你認為我是在說某件事,是的,我就是在說那件事。
8 ]: B  X7 [, Q( ?8 q) I" Y, U1 O5 _, \4 h4 U! M& H0 U" g

4 W% j6 K( B1 x4 y; E. U; a& D
0 ]; P. b& A& T6 E5 y.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evalee + 1 讚!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28
發表於 2012-8-10 13:09:51 |只看該作者
何榮幸說的是那件事呢?
5 K, X3 B; E( |, C==================
6 y4 D4 q: t3 Z+ }# x  whttps://www.facebook.com/annejan ... B/101509721696668525 g. ~0 R5 A4 c: I
6 ~' T7 x+ h+ K3 v

1 [* z/ d! T9 O  f1 J5 r就是在說那件事
0 C1 N0 ?% k1 q- e( |; g.Chuanfen Chang 寫於 2012年8月10日 12:06 ·.⊙張娟芬/ Z& {- R4 C( r( Q$ i' w$ u
9 _( i- G+ J& O" j' c  W" D
& n5 r1 U8 E5 k7 W
( i! V  y5 g  Q  B1 l
中國游泳選手葉詩文,在這次的奧運裡破了世界紀錄。她是不是游太快了?《自然》雜誌電子報在八月一日刊出一篇報導,這樣問。一位受訪者說,運動員服用禁藥多半是在練習期間,於是比賽時雖有檢測,還是測不出來。' T! Q4 x8 V. }% l

" D" a+ W2 m3 f/ W$ U # x! f( f) R- ^) B

( ^9 e" P; H, w  U( u+ p2 x8 E文章標題是「奧運精彩演出,為何啟人疑竇?」(Why great Olympic feats raise suspicions?)副標題是:「選手表現長期追蹤,方能揭發體育騙局」(‘Performance profiling’ could help catch sports cheats)。
. g1 u# @8 s, Q9 e! Y3 @  w- |: m9 b9 W

4 p. i% h( s0 s& w' h) n; b  |4 r+ g5 B6 s' R
文章登出後,許多人指責這篇文章把葉詩文與服用禁藥兩件事情連在一起,對葉詩文不公平。這樣的做法,是對中國人的歧視。因為抗議聲浪太大,《自然》雜誌的留言系統一度癱瘓,誤刪了許多留言,於是更多人生氣了。
7 ~; f  |& W; _* Y* _& i2 \  e4 s1 R: I* d$ R

: j, d8 h2 Q6 e8 I! U( ~: F, _" k
: ~  y9 Y7 |" W# i! ^* I' u《自然》雜誌的報導並不出於惡意,但是有瑕疵。葉詩文游很快是事實,有人用禁藥也時有所聞;但它把兩個訊息放在一起,使得葉詩文看起來就像是用了禁藥,只是檢測不出來。葉詩文究竟用了藥沒有,我們不知道,《自然》雜誌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不該亂講。連暗示也不該暗示。5 ]6 S, J, f- i1 t$ r

5 ^# m! i9 j* x9 s7 J1 C$ T# j! J; w
* O5 J9 X0 r5 n/ k8 P/ l8 [4 X) _* K' s. N! k
《自然》雜誌如何處理這個疏失呢?他們把副標題改成「選手表現長期追蹤,方能澄清疑慮」(‘Performance profiling’ could help dispel doubts),並且明白承認,原來的標題有誤導之嫌,他們很抱歉。他們修復網站留言機制,並道歉。他們刊登一位賓州大學化學系讀者的意見,全文,詳細批評這篇報導的事實錯誤與倫理問題。最後,《自然》雜誌的總編輯與主編聯合署名,說他們絕無歧視中國人之意,但承認確實造成了誤導,對於未深究統計數據表示後悔。他們對讀者與葉詩文表示歉意。
! K4 r  P9 a  t7 d
5 d4 ?: b8 D& j$ n 4 Q0 Q- L! k# i$ C4 U' u$ d

9 ?( x! z; X2 `0 L/ ~( z整個過程都在《自然》雜誌的網站上。http://www.nature.com/news/why-g ... #/ed_note_continued 錯了,反省為什麼會錯,讓批評的聲音也呈現出來,承認自己報導所造成的效果,然後對於受到傷害的一方表示歉意。媒體的道歉,應該長這樣。
: V* `3 I  Y; O9 J4 m# E& W. {7 R' A! {1 f

0 Q$ T6 ?* o% i3 u  j7 i/ O; e5 [* g- b
2 S" `/ i! }, ~7 b' Q《中國時報》不登何榮幸的我見我思,但是卻登了《自然》雜誌道歉的消息。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2080800193.html不排斥的朋友不妨點進去看一看,一定大笑。那篇文章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只消在尾巴加一句話就功德圓滿了:「如果你認為我是在說某件事,是的,我就是在說那件事。」
: J% q  u4 ?# M# ~* w. v9 ?6 y
" d/ E6 O7 ~1 k
3 D8 p  c: Q! n, F4 U
, d; d' f* P$ @1 {. @% S* N.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29
發表於 2012-8-10 13:15: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祝福小鎮 於 2012-8-10 13:17 編輯
1 ?8 {" P; X$ A( o- o- {+ }, L  Q2 L, j# a! O* z
分享
0 h+ g, n* {6 B( b' e6 Nhttps://www.facebook.com/annejan ... D/101509709190968521 t& b' [) P# ?9 j$ a% w5 c+ m
: A* j4 |, a: e, y& w/ E( k- |
( f( f/ x' `% {5 @2 u
他的小革命
& t+ D- ?$ n! h" @, r.Chuanfen Chang 寫於 2012年8月9日 23:16 ·.
2 l, F  N6 ?4 j+ @$ v7 P* b7 f& u5 t7 M4 I; i5 H/ I9 {  L
( ~1 c' O' w+ C5 C1 `1 g* e
何榮幸辭職,周奕成精準合宜的定調:
# E: c# w, D. r" ?/ H* `- x$ X2 y; T* w& v5 ?
總有某些時刻,要有人為不是自己犯下的錯負起責任。
( c- {7 f% i. ~% o3 W! W
3 z  t; _3 K5 l( x: a7 N6 w這樣,這個社會才有實際案例,可以說明何謂情操,何謂原則。
4 J) V! ^1 M/ T* a" M) e
2 x: V2 _( ~6 x+ j9 W0 E" P: d 給幾位即將離開中國時報的朋友:加油,敬禮。 」
  g: W9 n' l5 z, B: c; I. P- Q
6 w; D* k( ~0 t
5 `& l5 g! K7 c  v

! y5 y% r$ h/ {' U5 i
* U$ G7 e+ J( s' ~" g& v% N* K& R( v" J6 J5 f/ t/ h/ v
我也喜歡黃哲斌寫的:「除了何榮幸,有些主管還在體制內努力,還在體制內反抗,但除非他們離職曝光那天,外界不會知道,不會知道其中酸苦。」(但把「主管」改成「人」如何?)
- q3 f8 w3 P) B* u9 ?0 V% o
/ T/ ?5 b0 n: ], ?# ^
) @. t$ [8 j$ v+ _: k% |
7 u6 }! r8 u% I4 c+ m3 k9 O下面隨手做些網摘,不一一tag了:2 A9 ?* n# ?7 R
( W2 J6 Q8 X  @
" K1 A% N  ^5 A( t( D+ F+ T' I+ d+ r

+ b( G1 J% ~$ o「看來這次噴射機應該載不下,要用747了 」1 k5 ^0 X3 T* y" M

5 b- `6 r( k. _
7 d( t! F5 P  R. m. y) a) i5 L0 |
「何榮幸辭職了。到此,中國時報已經完全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那份報紙。從今以後,它應該被歸類為『宣傳品』。」 0 W6 v' ^  l9 S/ X/ B5 i  N
- V5 Z2 U0 C7 {( H7 q  Z
「中國時報一直往人湮稀少的方向走去!」2 d% L; n: e- a! y; i* y) ?! O

3 f! L5 t& w& A' X6 G「可能是誤解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意思。」6 @/ d7 g& p7 |, X1 \4 G. w
4 w% E% ]' r. D0 W$ [

- s# E4 {! p8 z+ B
; ]8 I. ^; h9 l8 {「何榮幸先生離開中時的決定假如是真的,這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偉大的事情,540聽到消息時眼眶都紅了。我們想想看,我們平日滿口理想,真理,正義,好像滿腔熱血,但是我們曾經為我們吶喊呼求的,犧牲過甚麼?!大不了三不五時捐捐款安慰一下自己,假日時上街喊一喊減肥當聲援,很氣的時候,寫文章罵罵人順便賺一些稿費和"讚",但是離開一個自己賴以為生和耕耘多年的工作?恐怕連作夢都不可能有過這個念頭。所以對於這一個偉大的壯舉,不是按讚或是分享就算數了,一定要讓何先生的決定變得很值得。」  ]9 U/ H: x1 a: M0 \: _$ z, Z
* B2 A- U: y8 ]2 Q: z7 {5 H
8 `5 m: d3 h* t* z% H* _! X! ?

- W9 x* Q. m: k8 g/ {# ~3 \「那件事,一路走來,沒有一位當事集團成員發聲,我不懂,一直看到榮幸大哥太陽般的溫暖之作,勇氣其實可以很平靜,淡然,現在終於懂了。 」: L# t- E5 p! |* u2 s- L& Y
) c! i5 ~9 o7 T" e  J8 T) c: [) b
2 W- v( a: O1 c+ L7 ~

/ l% N" r; M6 u0 M2 ^* M- S3 y5 b! T5 i- o, B% l
.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30
發表於 2012-8-11 13:46: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祝福小鎮 於 2012-8-11 13:48 編輯 # n3 ?+ H1 n4 Q+ [- A
# z: M) E+ ~" t- O( n2 g, a; h! Z+ Y
因有情節有後續發展,於是繼續轉貼了-----------. g8 E) O- {  ~% K$ ?, u

* C+ s% {* \& m( ]" A- ~這位未曾見過面的新聞工作者,我真的是十多年前就喜愛他的報導,0 ^4 T  k) q# w+ v. W# G( o5 D; I
看來是沒看錯人.% c8 m$ S( x- W5 R# w

0 d& S" X+ v- Y$ H( v+ J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annejan ... B/10151068196332707
8 [: O: P5 j$ U$ u% F# D6 o" q" c2 ^: A6 G4 z. a( n

. X, D4 Q/ R: C& }3 j, j8 q- p" {& J6 a* O* \2 O) U) c+ e
春天回來──我們在中時體制內的改革努力4 C  A. a' o" K1 [7 V- ]

5 a' E: K2 M& b' h$ o  Z1 c2 a.何榮幸寫於 2012年8月11日 4:25 ·.◎何榮幸
! g4 _; P/ G* W  M5 h8 p) D1 B4 B" ~0 q2 \" [; x
# c- G1 w! ]1 A2 R$ d. w3 {

# v& T" u, o' x  p0 ?' e" t+ I一、發出聲音
( V# m) b* s/ ?4 t9 c( d& l. }- f4 ~) ?  G+ V& x: `% W
   前天中午發表「我見我思:北風與太陽」一文至今,許多朋友以各種方式鼓勵致意,請恕我無法逐一回覆,在此一併感謝。我想強調的是,這篇無法發表的文章,其實是很多中時同事的共同心聲,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自己只是代表這些同事發聲而已。    % t! ?: P! w" r
7 V6 E* N4 b: u6 @# a" ~* D) a1 z
6 n  f0 |/ i% Y7 P% t5 ]
; j- N3 o0 n& j7 m& K( N
二、不曾放棄  X) J* ~: f- k% R5 ^
* q4 u9 i/ Q. P, i" Q1 K' Y
   有些朋友誤以為中時員工在此次風波中不動如山,沒有進行任何體制內改革行動,這不是事實。為了爭取專業自主,我和部分中時同事(包括部分中時高層)乃至幾位關心中時發展人士都做了很多努力,過程與細節雖不便述說,但我們不曾放棄體制內改革。+ W; q: }* J7 `+ x/ U# z

* H/ d: l3 h: p3 ~2 U ; u- F) ]0 A* [; {3 W2 |( x- o6 P

) d4 {; D5 k8 @' h. i3 h三、關於辭職" M# A; p$ i" |( F4 r3 m
3 m- G( u% \9 b0 O/ b2 s5 N
   由於上述體制內改革行動已產生後座力,為了避免波及同事,我立即送出書面辭呈。我仍然期待體制內改革能夠產生效果,也非常珍惜正在工作崗位上奮鬥的中時同事們,但避免造成池魚之殃的現實考量,讓我必須毅然求去。
/ f* q& _. Z! J/ i, N4 c9 K
7 h+ J  \. n& J5 t& z3 E
9 j$ b( b' G5 ?0 x0 G5 p$ E, o+ ]' r% {$ D  c$ I
四、我的小革命
, B- E6 `& K# n0 s9 R4 ^( u
# n1 \. O5 H# k" Q! d% m   有些朋友的溢美,認為辭職是壯舉;然而,媒體突圍、體制內改革、在主流媒體內激進,才是我長期努力的目標。「廢墟開出一朵花,亂世守護一畝田」的心志,一直是我和調查採訪室同事過去幾年推出「我的小革命」、「消失與重生」、「新故鄉動員令」等專版的心情。
1 Q1 K8 M  @: W* C7 q9 @: F  v/ G& G9 B) f
; m/ X6 u8 I. ?! }5 E9 V5 L
8 |* ]" I- k6 i8 R9 v
五、不捨1 d2 y: U4 B: O6 q
3 ^& U8 R: I1 t& U& F
   新聞前輩陳守國在臉書上發表的「不捨」一文,道盡許多中時員工的複雜心情。離開一個長期投注理想與熱情的戰場,很不容易;堅守一個面目全非的戰場,更加困難。其間種種情感激盪,也唯有「不捨」能夠形容。1 H, S* {; a( x/ }+ O

/ [$ a' _: E# a+ D
/ c0 ]1 G6 J" x9 S+ @, p3 g+ W8 |
六、莫忘初衷
3 B3 `4 r% n! S* }! P
* X. G0 ^* L* _2 N1 _# P# x   走或留,都只要對自己負責,不需要受到外力影響。只要在此次風波中重新記起踏入新聞界的初衷,清楚知道自己為何要走、為何要留,這就夠了。社會各界當然會對新聞工作者有更高期待,但針對攸關生計與工作權的去留抉擇,沒有人有權利對中時員工進行道德審判。
! @5 P3 k1 r* ^" c
' ?. |! u" u& f  g & H6 q' ^9 r3 S& k1 T7 n
5 b0 r. `5 Y: N
七、人生長假) s9 C4 m, D3 r! ~% M+ u
  ]/ l/ C! M+ k% H& o! m
   工作二十一年,始終沒有好好休過長假。依照勞基法休完的長假結束後,我將展開另一段人生長假,好好陪五歲的寶貝女兒融融,好好到各地走走。小小縱容自己,讓辛苦的老婆大人養一段時間後,為了房貸、孩子學費開始找下一份工作。
! }" [3 G% @- p) S- E  }+ X7 y0 [& j/ A( Y2 p$ `

/ c: W/ J9 ~3 V3 z1 E
6 x- G  F* |! \+ d# Y' D八、記者志業
) L) O2 F7 ?9 d+ S  |8 {) P  l9 s+ t% Q; ?  S- \: b, p
   新聞工作是我的志業,我想當一輩子的記者,我會盡可能留在新聞界。/ ~" P. o% F# k7 l1 R

: M" o, G# e( j
3 H$ J- ?2 A8 L! [5 J4 k0 A' Z* h( M0 X9 b
九、為我中時的兄弟姐妹們點一首歌,亂彈阿翔唱的「春天回來」:
5 Q! b2 s8 v4 T! r
+ [1 T% K- s' d% o   在黑暗裡呼吸,點燃了一盞微弱的希望之光,9 b+ ~) p) [5 U8 g( A4 P/ q
2 P) K( d, r$ N
   風雨的來臨,打亂了,原來的寧靜% i2 s2 m  l3 H5 z

* H+ Z7 H& v! I) ^4 Y* g   請你別擔心,只想告訴你,我不會輕易的 放開你的手
6 k' A  V! r% |! I8 R0 p0 @% Y+ o! f! ]
   春天回來,我的心不再遊蕩. a1 W$ ?0 Y( e6 q/ a. }5 f  E  s8 B

! X8 G( S& N( ^+ o! L* q   笑容回來,美麗會綻放8 N) \# c- ^, A: D0 k7 u
# r4 H8 o' q  O
   陽光回來,你的心會春暖花開  m9 H% ~' C- G5 A" j
" v0 @! i8 H/ o2 G% h
   公正回來,正義不再糾纏
. V, h  t: U; S" u+ m3 e
: N7 ?# A0 t! l, ]- Y※日前颱風過境,風雨交加聆聽此曲,對照當前處境,不禁泫然淚下。
* V7 a$ `. T+ m
) S5 R. B2 s6 e+ a! I※歡迎朋友們一邊聽下方歌曲一邊參照歌詞,希望能有療癒效果。      
. y3 r& d' ^$ [$ m5 |, S( l* |$ u& }$ R; P9 Q0 R/ ~0 P

5 }" x5 V; [2 k0 R) G0 n7 W2 L" u$ G3 E2 u5 w( b
十、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我親愛的中時同事們,珍惜當下,未來隨緣。
+ f" r( ^5 @, a$ _6 c# V( i; O! u+ u) g. x5 J
.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