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952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2
- 威望
- 4
- 貢獻
- 2232
- 活力
- 85
- 金幣
- 5396
- 日誌
- 0
- 記錄
- 7
- 最後登入
- 2025-1-21
  
- 文章
- 1099
- 在線時間
- 685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sigma19 於 2012-8-3 10:10 編輯
# j. a M2 [5 {( S% E2 ^! |6 wevelyn0026 發表於 2012-7-26 10:06 
: s& ?- D( ?1 h5 Z k8 a: H其實阿斗劉禪沒那麼差~5 c; [9 l% x6 M, O
在那年代...活到65歲卻要做40年皇帝...0 J" P, _: {! p8 Z' v1 n( v
這四十年間也算相安無事,該投降時他也投降了 ... + u4 G* y6 {1 c$ ]/ h4 c" v
7 r t0 M6 d% C& B% a
其實歷史的紀載...
* A( p) T% U. U/ a& N5 R- Y2 L# M! g+ H2 K% d( m9 @5 e! s! g
劉禪非明君,但也不是昏庸到底的皇帝.其中有些事蹟還是看得出他對於老臣的尊敬
4 G! L4 }; C' B5 K' K及相安無事的相處模式.重用前朝老臣,必給予其完整的權力,避免了蜀國在歷經朝
2 T$ o% t* x0 L% Y野交替時會出現的動亂及不信任.2 s0 d4 g; N( u# s
( M9 p/ x/ @% u) u8 u q, H; t9 T+ H, V& |6 E U8 [+ A) U* ?
阿斗治蜀12年間,看似毫無作為,但是老實說,我覺得他穩住局面直到被西征滅亡.
. X1 n" ] {, z! v h: a( D而不是蜀國自己翻船,已經很不簡單,既沒有與老臣的衝突,也沒有亂七八糟的事蹟
. Q' ]0 f# N! e( C9 A3 N! y出現.期間諸葛亮雖多次北伐,但是國力卻仍維持在一定水平.
3 P" d. y/ i3 S% p8 x
; \9 K7 b0 @# g" T# Y4 Q; h這其實還滿難能可貴的.反倒是姜維在諸葛亮死後堅持代為北伐,耗損國力.
) X8 r' O7 k# e; q+ _到最後一敗塗地.劉禪到最後做出了喪權辱國的決定,但是也間接保全了蜀國1 k6 t e8 b( R0 Y w+ o3 i* o
人民不用被屠殺殆盡的命運,保護名節的做法,難道要學兩千年後俄羅斯人焦; ]& _7 r0 E+ p. i6 N
土政策及小日本的神風特攻隊,一直到賓拉登的自殺炸彈客,這樣才是對蜀國7 p$ T, x |0 r1 u
盡忠到底嗎?
' g+ l0 Y% ]! m5 r5 K
: J% ~" B1 _% g/ i9 A; s8 s4 z2 J; r
劉禪雖然不是英雄,但是我覺得他仍然是幕後的贏家
% G7 c; v: T! U# p9 l
@6 q, J8 J5 l) Z
]7 {9 A/ p. L* W1 A後世只針對他一句 "樂不思蜀" 而評斷他為昏君,是否有些不公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