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各報要聞】中美晶(5483)董事長盧明光表示,明年第1季是0 K( q& D& X) j
太陽能產業最壞的階段,明年第2季雖受天氣轉佳帶動裝機量上揚,需
. u: i) }% ^4 L& J) W5 J* F求會有回升,但價格也不會再上去,「太陽能產業過去的好日子沒有
! p* q3 x8 ~( r: S; \了」。但盧明光強調,儘管太陽能、LED產業被媒體列入「四大慘業」
6 m( m4 \9 c2 y7 G# H" \,但這兩個產業過去藉由獲利累積,財務結構比起歐美和中國等地業' v ?6 u! v- h7 ?4 {3 K
者要健康得多,足供業者度過寒冬。. j- ^0 c) O+ d. z
8 J3 g) i9 d' e
日前經濟部提出構想,希望協助台灣太陽能業者赴國外搶標太陽能
& u. a. u/ G6 S電廠生意,利用台灣的產品打開下游的出海口。盧明光表示,隨著太& m' ^1 E: |, h9 M$ L; Y6 b
陽能產品售價直直落,終端系統整合和電廠的利潤也越來越高,目前
0 `" _, S( a8 i, _) H0 T報酬率估計已達8~12%,但國內廠商在此一領域並不熟悉,但「打造3 n: V- B6 ^9 q6 c% m+ M3 `
下游出海口」卻又相當急迫,因此建議政府的台電和國發基金主導設
! ^ @/ v" D* F7 e1 I立一家新公司,掌握約100~200億元資金,其中公股約持股4成,各家
# D8 A/ L# G% L4 k0 H太陽能廠則合計持股6成,公股具有控制力,但執行面則由業界人士出
: I8 T( z) W; }$ ~; {任。5 B( C3 p7 i/ }9 O7 e3 s
盧明光指出,未來由台電尋求在海外爭取設立太陽能電廠的機會,
' W3 e# K0 ? y9 R% O, `由新成立的公司進行搶標,完成建廠和發電聯網之後,就由壽險、金
: y3 C( X2 K, p: i) X5 i. o" y融機構等長線資金接手運作,而新成立公司的資金退出,以一年幾個; r" y; [) n! j4 J* x
案子的快速周轉率來經營,至於供應鏈當中的產品,都是由台廠所供3 }# b9 @2 z) L$ F& `% s# u
應。他強調,經過洽詢,壽險和金融業對此都抱持高度興趣。8 N1 y) I" n2 Y, Y" m
對於近期太陽能產品價格直直落,盧明光表示,目前矽晶圓賣到每( t( h4 \+ E4 w4 n6 U! d7 |
片1.5美元以下都會虧損,因為光是材料、人工(不含銷管研)費用就
6 s7 X y# ]5 I9 B2 X3 V& S要1.2美元,若要打平銷管研和折舊則要超過1.6美元。以該公司來說! d5 g0 n2 P) W8 e
,只要能打平材料和人工就可以做,如此有助於提升員工士氣。他說( j/ P7 E, I# |' U
,矽晶圓廠其實不用實施無薪假,因為人工只佔成本3~3.5%,「如
/ B3 N* c! Y$ p- g# L- D何降低原料成本比較重要」。
, E7 A' _$ r+ A 盧明光暗示,即使明年第2季需求回溫,但因為後端還有庫存,不) x8 B" V, c X7 t1 P+ j
會這麼快反應到製造端,因此售價仍難以回升到1.6美元水準,「過去3 [7 e6 j+ {$ G
的好日子已經沒有了!」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 ?( i) s7 `. o
報導)
# h2 E9 K8 i3 C5 H" G7 d3 t5 `2 k) `( r: e" y A3 ~+ T( e
0 E# P5 C" B! L/ M! m, P/ }0 _" O' s9 J)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