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12-1 09:35 編輯 2 D# S. U" N* v- S
1 ]: V3 _, Q4 p4 N& t% `6 Q洪寶山:專心於事& q0 G# u6 H2 v4 D# ^2 |9 ^5 k
6 f$ n$ i, u$ Q8 u, K& W
9 |& @, F( u9 T0 v( m
. U6 t, S! k9 Z! ^. c7 }6 ]
( x: e0 H# x G( }' Z1 F' R6 F3 u如果你有參加比賽的經驗,應該很清楚,當把得失心看得太重,往往臨場會失去平常應有的水準,而後扼腕不已。% U4 {$ ]. B6 i+ ~) H2 r6 I% Y0 }
( F- l0 R# d' y
在《韓非子》一書中,有個故事很有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話說在春秋末期,有位很會駕馬車的人,名叫王於期,趙襄子求教於他,向他學駕車之術,學成之時,就和王於期比賽。 $ i+ A. y. C: ~, D" K
5 d- K" P4 R4 D. S5 @趙襄子一心求勝,輸了一場之後,不甘心地以為是馬匹的關係,要求換馬再比,但在三度換馬後,還是都輸給了王於期,趙襄子於是質疑王於期沒有傾囊相授,仍留有一手。但王於期答說:「我已經把駕車的技術全部教完,是你用錯了。因為駕車的關鍵在於讓馬的身體與車子協調一致,人的精神要用在操縱馬上。但,我發現每當你落後於我,一心只想追過我,領先之後,又怕我從後面追上來。比賽駕車總是有先有後,然而在比賽過程中,不管你是領先或落後,你都將心思放在我身上,又怎能駕好車呢?」聽出王於期話中的重點了嗎?趙襄子之所以落敗,是因為他太在乎成敗,一心都放在輸贏這件事上,而並不是真正專心地去駕車,當然不會有好的表現。
' S0 G* @/ @! M( D3 u9 d6 N
) O3 [$ E+ I$ E0 t! D! f: f若你相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心盡力去琢磨比賽這檔事,心情就會比較坦蕩,專心在技術的表現,就能展現完美的演出。而關心對手的狀況、表現,這些都該是事前的準備,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上場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一旦上場就盡情發揮,心無旁騖地專注在自己的表現上。/ b3 I9 F; h" ]7 V6 W3 w/ _( \, r, n: B
; A: s! q6 F; T# m4 {1 P+ O
投資也是如此,原本理性告訴你,現在的經濟情勢不好,所以你出清了手中持股,但是,卻發現親朋好友接連告訴你,現在是逢低布局的時候,他們進場買什麼股、賺了多少錢,於是,你的心就開始蠢蠢欲動,懷疑自己股票是不是賣早了?後來發現股市果然開始反彈,這時你終於禁不住誘惑地進場,完全忽略了基本面的分析,很容易被套牢,成為輸家。或是,當股市已然落底,各項經濟數據也都明顯好轉,但擔心受怕的投資人餘悸猶存,身邊的人也都噤口不談股票,於是你遲遲不敢進場,而錯失了大波段獲利的機會。 1 K& ^0 o) c) g b
0 u/ ^: F* i' d; R
所以,投資之成敗繫於人性,而非投資的技術,就如王於期所說,他已將駕車的技術全部教完了。現在投資訊息多如過江之鯽,投資技術不患寡,而患被人性所誤。若你能悟通此事,就能在茫茫股海知所進退,穩居贏者圈。《理財周刊》
+ i& z$ p# W# }( E1 A
9 @9 W- [. t5 D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