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更新日期:2011/05/12 17:45 陳如頤/台北報導
7 j- L+ x) {2 q- F" N2 c一名48歲任職於廣告公司高階主管的張小姐,最近總覺得身體很不舒服,心情常常很煩躁,胸口有一種悶悶的感覺,時常冒汗,而且晚上很難入睡。上週在一場會議結束之後,她突然間感覺到眼前一陣天旋地轉,頭很暈而且非常不舒服,周遭的景物好像都在旋轉,令她非常恐慌,於是就醫求治。
8 ~, R* x* ^) Y9 d* S! p6 c! S
% ]. T3 X2 W+ h0 R經過醫師診斷後發現,張小姐罹患了眩暈症。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許多眩暈的患者同時也可能合併出現耳鳴的症狀,通常民眾遇到耳鳴時,很清楚知道該看耳鼻喉科;然而遇到眩暈的情況,往往搞不清楚該看哪一個科別。由於許多患者初期不明白該看哪一科,於是奔走於內科、耳鼻喉科、神經內外科之間,希望能找出病因。其實,耳鼻科醫師對於眩暈症的診斷與治療,已經有進步的方式。! T0 Q; j8 T+ |, c" L
) C1 y+ d* m% H4 U8 {( Y+ U$ J眩暈之所以產生,與內耳的蝸牛體及三半規管有關。蝸牛體負責聽覺,內部淋巴液及神經毛細胞就像是一個接受體,接受外界音波,音波傳至腦內,就會產生聽覺。三半規管則由三個互為垂直的半圓圈管所組成,主掌人體平衡。如果內耳老化、血管不通,而導致淋巴液分泌太多,就會造成內耳積水,只要頭部稍微轉動、晃動,就會覺得搖得很厲害。
+ T }0 @7 R5 @7 t3 U) `& E {. B9 r% i* k/ i
不過,若病患只是單純的感到頭腦搖晃得很不舒服,並沒有出現耳鳴、耳漲、重聽等內耳方面的問題,此眩暈現象則可能與腦幹血液循環不良有關,有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千萬不可忽視,最好請腦神經內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
6 E' [! l( c3 L, X
9 v0 Z6 Y* B5 f針對內耳淋巴積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患者半規管的循環不佳,淋巴液分泌過多卻無法排出,導致內耳淋巴液的壓力增加。李宏信醫師指出,一般的對症治療方式是以利尿劑來幫助減壓,或施以內耳淋巴囊開鑿引流術,來達到內耳減壓的目的。7 m4 i8 _' v9 n1 z& L) b) F
( F* u/ S0 W+ g* @( s眩暈症的好發族群以卅歲到七十歲最為常見,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多,約2:1。主要與女性更年期症候群,容易造成情緒緊張、焦慮有關。女性進入更年期的階段,因為女性體內荷爾蒙分泌下降,身體會開始出現種種不適的症狀,如熱潮紅、心悸、盜汗等,進而引發身體自律神經失調所致,嚴重者還會伴隨失眠的情況。一旦發生眩暈的症狀,其復發率是相當值得注意的。大部分人遇到眩暈的狀況,很少會立即就醫,直到病情加重時才求診,但往往都錯過了黃金治療期。雖然有患者的症狀在打針、吃藥後,很快就消失,但因病根依舊存在,所以仍然會發作,提醒眩暈症患者需遵從醫師指示耐心服藥一段時間,不要擅自停藥,要將把病根除去,才能痊癒不易復發。並且調適生活步調,如此才能做全面性的完整治療,避免病情反覆的發作。' G1 v$ Z9 w6 |4 u3 B" C s
9 S0 ^' f+ R; S/ z' C. W當突如期來的眩暈發作時,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民眾,可靜止平躺於平坦的地面或床上,並將雙眼凝視一個固定目標避免移動。發病的當下,不要吃東西以免促使嘔吐的現象加重。待症狀慢慢消退之後,便可緩緩起身。在日常飲食及生活起居方面,應該避免過於勞累,最好戒菸、戒酒,同時對於鹽分的攝取也要有所節制,盡量避免高鹽分食物。此外,充分的睡眠與放鬆心情,也都可以減少眩暈的發作。' T2 Y9 Z9 b" c% R, l$ C7 j
. ]) W/ \ H% O8 q% o2 r- `- f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6&id=13412, S6 I3 L8 m V3 c( M2 O
. U' J4 a7 E4 E& k/ M# ]5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