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閒雲野鶴 於 2019-5-8 06:37 編輯
農地工廠修法大放水,我們真的要拿食安拚經濟嗎?
文章來源:郭鴻儀/農地工廠修法大放水,我們真的要拿食安拚經濟嗎? | 環境當代思潮 | 公共政策 | 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 ... dnamp_storysns_line
根據環保署截至107年上半年的統計,農地被列為污染控制場址共計4,245,234平方公尺,彰化縣貢獻2,620,402平方公尺、桃園市1,490,372平方公尺,位居第一及第二名。排名在後的是臺中市、臺南市、苗栗縣、嘉義市、新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全部位於我國西部。
而全國工廠(場)污染控制場址共計6,351,107平方公尺,除工業重鎮高雄佔4,321,584平方公尺外,桃園市、新北市、雲林縣、彰化縣、苗栗縣、新竹等縣市,同時也是農地污染的重災區。此外,農委會農情報告顯示,彰化、雲林、嘉義及臺南等農地污染重災區,占盡我國前五名的稻作生產大縣。
這是我國目前糧食安全的處境。
農地工廠修法一再放寬
過去因為缺乏土地使用管制,導致農地工廠的出現。農地工廠不分朝野,均視為台灣的重要經濟命脈。《工廠管理輔導法》為解決農地工廠問題,凡屬低污染事業、符合環保、水保、水利、消防等法規,即可申請「臨時工廠登記」。
[size=0.9]長遠來看,《工廠管理輔導法》是希望透過輔導產業轉型、遷廠及逐步集中管理,在輔導期間內,使工廠逐漸離開農地,降低農業環境威脅。但從99年修法至今,7千多家「臨時登記工廠」,僅10家輔導合法,30餘家辦理遷廠,輔導成效不彰。
[size=0.9]而這7千多家「臨時登記工廠」輔導期限將在109年6月屆至,即將失去臨時合法資格,產業無不驚慌。為解決問題,立委諸公先是提出近乎無限期展延「臨時登記」資格的修法版本,而行政院日前拋出的修法版本,將開放105年5月20日前的農地違法工廠(約3萬多家)申請所謂的「特定工廠登記」。
[size=0.9]這表示,既有臨登工廠可直接轉型為「特定工廠」,透過產業提出「用地合法計畫」,將土地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最後取得真正的合法工廠登記。換言之,農地工廠,依然留在原地,且就地合法。當我們高喊捍衛食安的同時,行政院提出的農地工廠修法,可能開啟新一波的食安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