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發新文章
樓主: 發哥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常閒聊] 日本對待台灣居民的殘暴有如南京大屠殺

[複製鏈接]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21
發表於 2017-1-8 14:40:18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在日據時代,日本殺了那麼多的台灣居民,甚至更多的原住民,為什麼台灣居民有些人還感謝日本?
1 [9 O, ~, C( K+ k
; Z7 O  q% f1 ~, `# V' \0 ^. b$ Z0 U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6%E9%81%8B%E5%8B%95) _8 B; ?  X; q, [, g1 H& Q
維基百科, p/ m% N. O  }1 I! h4 e+ U+ l
摘錄' M  t  n2 A# r! e; d9 o/ p2 `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日本天皇,同化為完全的日本人。主要影響地包括琉球、台灣、朝鮮、與滿洲等地。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g' l8 ?9 v. l6 d# t$ d# L7 R
. O6 ^9 g4 q- }  E
日本在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後,調整對台政策,並且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強制同化的政策,皇民化運動便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日本在台灣的皇民化運動開始於1936年9月,新任總督小林躋造上任。國民精神總動員後,小林提出統治台灣三原則:「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其內容包括臺灣人改日本姓氏、推行「國語運動」、「寺廟整理」與「正廳改善」等;提升臺灣工業水準,發展軍需工業,建設臺灣以成為日本執行「南進政策」的基地。[2]到1941年4月9日,日本成立皇民奉公會,皇民化運動轉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意圖將更多台灣的人力物力納入日本軍事體制,並打消台灣人可能的投敵反抗。而朝鮮也在不久後開始推動創氏改名與要求朝鮮人朗讀皇國臣民之誓詞的運動。
& o# w7 }6 |9 c1 p( i, c
7 b5 z% U* F$ T; r* _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