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516|回覆: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看見幼兒的創造力

[複製鏈接]

21

主題

7

好友

130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41
在線時間
1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2-23 11:02:52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看見幼兒的創造力....李坤珊
, i3 k0 u4 t6 B  H
3 x6 T) B% R, _. D! k0 X當了那麼多年的老師,有一件事,是我再清楚不過的了,那就是:每個幼兒都有創造力,因為那是他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問題就出在,身為成人的我們,常常看不見!6 J& \' ?5 D5 w* r$ i
& n( {7 p) T% U( \* }8 r
盲點一:別比較你的孩子我們常聽到一句人云亦云的口頭語:「別比較你的孩子!」但這句話,是有點不合常理的。「比較」異同,是智力發展的基礎,也是智能運用的表現。9 |3 x% k1 v4 x: V$ p& ?

  ~/ l( S" T5 V' G& @6 K4 I% i4 b不比較,幼兒、甚至是成人都無法增添或修正知識。所以說,想了解幼兒的創造力,你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比較!只是呀,不是把你的孩子放在秤頭上跟別的孩子比高下,而是要把今天的他跟昨天的他比,把他的這個階段視為下個階段的重要根基。# H, R! v  q5 r- g/ N

, [% `3 R( g( m( g請看圖一,這是亞當在兩歲十個月時來到我教室的第一件作品。我還清晰的記得,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他每天都會從玩具架上取下黏土盒,要我幫他打開盒蓋,然後一個人坐在教室的一角,有聲有色的重複做著同一件事:把黏土搥扁。/ Y8 z4 U1 L! t# ]
; h3 f: U/ e2 t3 c7 i
在這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假如你只從作品成果的「名稱」來看,那你只會看見一樣東西(同樣的結果):搥扁的黏土。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樣的好奇和挑剔,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亞當的創造力。在這一個月裡,他不但試著用不同的方式打扁黏土,像是用手掌、用小拳頭、也用不同的手指,來讓黏土變得扁扁的。他不斷的試驗著,如何讓黏土扁得很快或很慢。他也想出各種花招,讓他的扁黏土從一塊變成好幾塊。
' V* R7 ~% q. J9 p; L. b: r
+ [- Z7 M7 b6 p0 ]( m% l% }$ `把亞當的今天跟昨天比,你看見他的創造力了嗎?「重複性」是幼兒的學習特質,從重複裡,他會主動的試驗自己的能力,也漸漸的了解物品和事件的特質,更會慢慢的掌控手腦的協調度——那就是幼兒的創造力!) z' M; y* z* V* c: t
$ v' c$ G; r' b9 Z+ F3 |
再來看圖二,這是亞當接下來的工作:挖洞。有一天,他不小心把黏土弄了個大洞,他歡呼的拿著黏土來找我:「妳看!我做了一個甜甜圈!」就從那刻開始,又是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他除了想盡各種方法把黏土壓扁,挖大洞或小洞,還開始為他的成品命名(儘管全都是挖了洞的黏土),像是餅乾、比薩、海綿蛋糕、圓形積木等。1 d9 q' W7 C. n
4 g/ R9 V. R2 G1 U; J% p; D
拿今天的亞當跟昨天的比,你看見他的創造力了嗎?都是挖洞,但今天挖的,跟昨天挖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想完成的目標,與昨天的完全不同。因為他在上個月不斷重複的過程裡,手眼的協調能力精進了,也掌握了黏土的特性,所以這個月他能信心滿滿的把他熟悉的日常物品,轉換成那塊洞洞黏土——這就是幼兒的創造力!
+ G& f. z8 S! r6 \0 ]' d! m* ]
5 ?, z7 ~" [( i( V( s再來看圖三。又有一天,他興高采烈的拿著好幾塊黏在一起的小黏土來找我,跳著說:「你能幫我照相嗎?你看,我蓋了一個游泳池。」仔細看,我不但看見牆壁和門,也清楚的「看見」了亞當想像裡的藍藍池水2 k9 b: u' T. V# X

* f; v4 _6 t5 X% n也就是從這個游泳池開始,他小小的手指,開始利用結合與分解黏土的技巧,做出了橋梁、火車、家、飛機、老師(我),不但物品的特性愈來愈清楚,其外形結構也愈來愈接近所描繪的事物。這些成品,甚至還擁有不同的小故事,因為他開始利用它們來編故事,而且愈是讓他覺得有成就的成品,他就一定要我拍照,存入他的電腦檔案裡。因為我喜歡利用影像來記錄孩子的發展里程碑,所有的孩子也就「自我訓練」成能看見自己的成就,會要求我為他們值得慶賀的成果照像了。
% S" q) H7 k; ~/ m. m9 R* H1 L$ u  ?2 y/ u8 t
把今天的亞當跟昨天的亞當比,你看見他的創造力了吧?從只用單一黏土,到運用多塊的結合;從擬物的特性,到打點外形結構的細節;從只注意「它是什麼」,到把它轉換到故事的情節中,亞當已能自由的在現實和幻想間穿梭自如——那就是幼兒的創造力!
' q4 M: B3 E4 Q而你,是不是也注意到幼兒創造力的來源了呢?幼兒創造力的母床,就是來自他的生活,他真真實實的生活環境!
  K6 j8 }7 n* ~; c- }) |
! P1 I6 A8 o' _4 ]盲點二:創造力,是來自天馬行空的想像有許多成人誤以為白雪公主、城堡、機器人、外太空那些看不見或不存在的,才是想像力。但這些成人忽略了一件事:幼兒的成長重心,是先掌握生活,然後利用已知的來推及他不知道的。) V' p+ V9 Y2 C2 `* X; {
8 `* g/ u% e9 `9 L$ a
這就好像是電影《小美人魚》裡的人魚公主,她在看見人類的叉子時,雖然不知道那是什麼,但藉由它的齒狀特性,推及那可能是人類的梳子。
6 a  s) R/ {- t. e9 y
( N7 k/ C( }1 c$ s8 r這也像十八個月大的孩子,會把一塊積木當做車子開。這兩個例子,都在說明一個事實:真實的生活經驗,提供了孩子轉換現實的材料;了解真實的生活,為孩子預備了轉換現實的能力。
% D' Z& J% ~( ~4 R
! y( K$ f4 r! O- Q" @5 [+ D圖四是亞當五歲時的作品。他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小心的上色、黏貼,完成了他夢想中的對講機。他說他的對講機可以轉換各種動物的話語,所以只要經由它,人類可以完全了解動物在說什麼。他還說,對講機上的按扭,不需要按,只要對它笑,它就會自行啟動。2 _8 ~, [9 Q& a% C: ]# L8 s' ]

1 g, y+ s" k% ^+ O- w1 P0 Y3 X從兩歲十個月的只會打扁黏土,到五歲半他離開我教室,我有幸見證這個孩子這三年裡的創造力,是如何的與生活結合,又如何的有它自己的旅程和成長速度。而亞當只是我帶過的孩子裡的其中一個。每個孩子,不管他是絕頂聰明,還是有成長上的挑戰,他們都有創造力。只要在他周遭的你,能細心把他的今天跟昨天做比較,你就會驚喜的發現那個軌跡。
5 y9 N( N! j: p0 U; Z" y2 n1 ]) ~
朋友問我,為什麼在自己的SKYPE 顯示圖片方塊裡,放上一張穿著大紅花衣,頭上還別著花朵的畫像(圖五)?我說那是我女兒四歲時的作品,我覺得她很有想像力,因為她結合了所有她愛的事物(現實裡和幻想裡的),把它們畫成了媽媽(我)。$ l$ c2 [, p6 I4 e% v. V
7 _) O& }. i5 C# [- ~
女兒今年十三歲了,假如把她跟別的孩子比較,她的畫畫天分是沒那麼出色,但她從小養成的態度是拿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因此她覺得自己一直在進步、一直有新點子,而明天一直有希望。: |* K" N7 C* f2 Q4 K

2 J4 B% q% p; w% \

1

主題

3

好友

579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61
在線時間
227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2-23 11:49: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86742333聯揚 的文章6 Y; c; b. @  j6 d1 ^1 w* j7 a; {

+ j2 Z) V9 Z1 O希望自己的小孩也可以遇到這樣的老師

0

主題

25

好友

4528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13
在線時間
722 小時
3
發表於 2011-2-23 12:05:41 |只看該作者
除了一位能夠啟發小孩的好老師之外, 更重要的是家長的心態.  多閱讀教養方面的文章, 隨時調整教育小孩的方式, 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擁有健全的身心靈.
意志啟發成功, 熱情創造時代

24

主題

9

好友

983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131
在線時間
146 小時
4
發表於 2011-2-23 12:11:55 |只看該作者
我的孩子再上學之前一值都給他這樣的環境,' E" z# Z7 s. |! `7 r1 j
不過上了學之後,限制多了,
8 ]; {! C2 B- {& W3 |2 m" g; C想像力、創造力一直在減少,% Z: ?$ _  I2 m/ u; S
孩子長大了、現在跟我說,唸書之後變笨了  
http://blog.xuite.net/july654mm/twblog
歡迎參觀

1

主題

3

好友

579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61
在線時間
227 小時
5
發表於 2011-2-23 12:25:50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gryphon 於 2011-2-23 12:30 編輯 6 I) y4 g2 g% R# @
  d; x4 Z3 Y! M- ~, ~
我想對於小孩,
4 J* x* J4 ^: G$ O% `+ D  B9 f我們應該就是亞當,
* j) `* @' K1 G( e0 [% D而小孩就是那塊黏土吧!6 T$ q# [" F1 V" d- ~: V" h
我們應該也會有自己教養小孩的創造力吧!

13

主題

15

好友

1856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1404
在線時間
382 小時
6
發表於 2011-2-23 14:35:24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calcandy168898 於 2011-2-23 14:35 編輯 * e  b$ y. u7 M7 B$ b

% C! V* Q$ t! \  D& o1 V# u確實老師很重要, 一般老師看到小朋友長時間只做一個動作一定會判定他發展有問題,有人說白痴與天才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仁者無仇

8

主題

7

好友

176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35
在線時間
45 小時
7
發表於 2011-2-23 20:16:25 |只看該作者
小時的白痴通常是未來的大天才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