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股利補健保 股友大失血2 i2 z6 Y7 c/ i0 K
# G( n! |& n% T9 O" A. {' |* N
' N6 E; v3 N7 y4 ~7 ?立法院4日晚間三讀通過二代健保案,將對股利所得增收2%補充保費,利空衝擊台股,使得加權指數重挫回檔。3 J, V: [3 u9 y3 F* ?
& A4 N6 k1 p# `% S) a9 z
文.劉怡妤 攝影.鄭暐琪% B+ t( y) Q, D! y) V+ V
4 n9 u% F8 W* o7 C2 }/ L6 `二代健保三讀過關,原有保費費率由原先的5.17%降為4.91%,減少0.26個百分點,而新增補充保費對於獎金、其他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所得、利息所得與租金收入,每筆超過2000元即加收補充保費,最高上限為1000萬元,新制預計將於明(2012)年上路,目前健保局仍在規劃相關細則。3 A( f/ R* s" w ?! ]
/ f$ @2 r+ I7 |5 f2 c; X0 O
大展證券自營部協理謝晨彥指出,台股在二代健保的衝擊之下,上周指數重挫修正,主要是因為新增2%股利所得補充保費,影響市場信心,但預料實際影響層面仍屬有限,目前屬於心理面的衝擊。* r- e: h; ~, a+ D$ ~# S
! J; D8 E- \' H4 [' q) R( D
但新制上路初期,有可能影響台股除權息行情,只是時日一久,當投資大眾將補充保費視為成本後,除權息行情將可恢復常態,尤其今(2011)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年成長率為10~15%,因此,明年公司股利政策將有機會比今年更誘人,可望抵銷明年二代健保新制上路後對市場的衝擊。! o$ o7 V6 r, y
+ A% ]* H, Z& \8 u■短線操作 無須擔憂
6 H* _# E, t9 N5 ^4 w0 i6 C
% E j& ^' c: y此外,謝晨彥認為補充保費對市場大戶影響有限,他舉例,大戶以500萬元的資本配發4%股利,則單筆股利所得為20萬元,2%補充保費即為4000元,金額尚在可接受範圍內,所以二代健保目前只是對市場當下的影響。且台股中參與股利配發的仍以企業主占多數,大部分投資人為短期操作,企業主絕對有能力負擔增加的成本。
( O- Y6 P; P. @, ~% E
' J7 S4 L) y) x& h. r, P除了認命地自行吸收補充保費外,謝晨彥建議不願意乖乖買單的投資人,善用金融商品來賺取股利,他指出,股票期貨在除權息當日合約價會隨現貨價調整,其中價差便落入多方買家的口袋。, v( C! G, a& @9 Z( h, Y
7 X. @9 l9 j2 x' `: X以台積電為例,現貨收盤價為74.5元,期貨價格通常與現貨價相距不遠,假定亦為74.5元,若配發2元股利,隨著現貨變動合約價格也會降為72.5元,而中間價差就由放空者損失,轉入多方投資人手中,雖然迥異於現貨股利由公司派發,但藉由市場機制仍可賺取約當於股利的價差。
4 I9 t) \" y3 i9 Q
; ]& g) E: b2 ?1 H/ J3 M t( W謝晨彥表示,這樣的投資策略除了可以規避股利所得的扣稅,也可避開日後健保所加收的補充保費,但由於股票期貨有限,並非每檔個股都有發行期貨,投資人須詳加研究。" O; F3 r! E% A* _4 s
/ e# h8 h5 X+ E& n; z% k
而股票期貨投資法為市場大戶在除權息時,用來賺取除權息行情且規避課稅的妙招,聞此,不禁感慨有錢人規避課稅手法多,永遠都是小老百姓被剝皮!
; \7 _, U6 A/ ]% W7 T% G2 q
1 h4 e) G" p7 O* U: ` N■買績優股 加重負擔 $ u7 O5 r# }& A- | }' B2 \& \
4 p/ B& l/ W, M/ o! v1 C: d, q
二代健保再度拿薪資階級開鍘,對此,立法委員薛凌表示,此舉如同拔禿鵝的毛,加重了長期投資股票以賺取股利收益的一般大眾負擔,只要超過2000元的股利收入就要面臨加收保費的問題,這將使得投資人為了規避保費增加,而選擇股利不到2元的個股,對資本市場會造成負面衝擊,促使資金去追捧股利政策較差,但股價波動較大的個股,業績優異配股佳的個股反而加重投資人成本負擔。
, r( q* s9 D$ L( X& `4 N
/ {. w% a! h5 [1 e6 z0 T薛凌指出,二代健保只能短暫解決健保黑洞,但長期來看並不樂觀,主要是因為健保局並沒有做出完整精算,健保局應當如壽險公司將保費收支作出精算,如此才能讓健保制度更為長久,但目前健保局只單純的找人民開刀,增加保費,解決燃眉之急,對健保黑洞仍未有相對應解決之道。
& {/ ]4 x& K9 R1 m; k6 j, ^3 q/ x( j# H( L4 }" Q
健保局對外表示,二代健保實施後,補充保費將增加208億元收入,薛凌指出,該數據是財政部提供給健保局的,而健保局對補充保費的208億元來源是怎麼算出來的並不清楚,讓人不免擔憂,資金不停地彌補健保缺口,但健保局未能將每一分錢妥善運用,缺錢時,又要再拿人民開刀!例如,目前補充保費為2%,但法案中給予調漲費率的權限,健保局很可能慢慢調漲,如「溫水煮青蛙」般讓民眾接受後保費慢慢增加。
" B8 ]3 ?. Q8 K; B: s7 x8 |; [) \! c2 q1 j/ I' Z5 F9 k
台灣有三寶:「勞保、健保、吃到飽」,健保給付制度吸引海外華僑回台就醫,但也因此產生不公平。 G/ i: p, W" _6 u3 o2 m# D
0 O' s# {. b4 F8 ]0 u
薛凌表示,台灣人民只要健保費沒繳一定會被追討,一毛錢也跑不掉,但是海外華僑只要繳交4個月的健保費,即可享有健保資源,雖然二代健保將4個月延長為6個月,但對按月繳費的在地居民來說仍相當不公平,由於國外醫療收費高,許多僑民選擇回台就醫大享健保便宜。 & A* r% d9 [( j- o. V; I- r2 Q6 {
% Y& x7 I, Z' ?
■規避保費 恐生糾紛 & P0 F) Z0 n* h- S. C7 J5 b3 m
, Y. f. n6 ]& W; {而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中,執行業務收入並未扣除成本,薛凌表示,應扣除成本後再計算收取補充保費才合理,不然依目前規範,未來許多執行業務所得者的保費,將比大公司企業主來得多。. Y1 \" k- {5 s4 v" Q! E" w
$ ]1 N: O8 `! j( L' p* ~9 R
另外,二代健保將加重企業主的負擔,補充保費規定,對月投保金額4倍以上獎金加收保費,員工與企業主將因此加收保費,薛凌擔憂企業主為規避保費增加,而與員工談妥獎金分開支付,恐將衍生出勞資糾紛。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 542期; 訂閱理財周刊紙本雜誌 】 " k$ D8 {, [0 o) a%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