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趨勢看法區] 解讀:91歲李光耀病重牽動世界輿論原因

[複製鏈接]

159

主題

0

好友

851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281
在線時間
17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3-24 20:47:13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 w6 A0 u9 E7 @6 O, y+ U, T
8 p+ W1 c" g9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 s3 a) K* d1 S$ b! n3 o$ y" w- `
) `1 @" L* p# [/ h6 R. B
今年2月5日起,新加坡開國之父、現年91歲的李光耀因重度肺疾入院醫治。昨日,新加坡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李光耀因感染病情出現惡化,目前醫護人員對李光耀使用抗生素,並密切監控其病情。李光耀的病情,成了世界輿論關註的焦點。& f" D! W1 K, Q' I6 T+ U
) S& `7 t& z* q: r& w  `
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模式能否保持活力1 q, f' J* t$ q, F) h7 p

6 o; U0 y8 b6 R新加坡模式的核心部分,折射了李光耀作為主要建構者其個人的思想文化背景,如英國工黨的民主社會主義、中國法家思想和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等的糅合。7 e2 O7 R7 I1 x) C' d- ]

5 r" @; y7 [7 ~從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起到2011年淡出政壇,李光耀擔任新加坡總理31年,擔任內閣職務52年,在新加坡政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期間,新加坡用了不到40年時間,從一個缺乏經濟稟賦和安全保證的彈丸之地,躍升為著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並進入發達國家之列。其發展軌跡,被總結為新加坡模式。+ \) x1 G$ S/ d5 w$ P& F! I/ i
1 j& G3 H) ^2 D6 D
新加坡模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和第三世界不發達國家的各種嘗試之間,有明顯的分野。概括起來,是在精英治國機制主導下推行威權法治主義、發展主義、貿易開放主義和社會福利主義的結合。這種結合,最終讓新加坡形成了廉潔政府架構、積極的對外開放政策、高積累的財政模式和穩定社會保障體系。應當說,新加坡模式的核心部分,折射了李光耀作為主要建構者其個人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如英國工黨的民主社會主義、中國法家思想和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等的糅合。將混雜思想上升為治國理念,並轉化為高效運作的行政體系,歷史上不乏失敗案例。但新加坡模式最終獲得成功,這顯然不能由偶然解釋。& m# y+ K# _& P; D* Q  D8 O4 ^5 w0 m, e
4 V" N: g+ [3 H) d& L1 y$ R9 |
新加坡模式的成功,在於契合了其實際國情。新加坡模式醞釀和形成之初,面臨的是華族和馬來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和種族沖突、經濟基礎落後、高失業率、國內市場沒有發育等一系列挑戰。統一社會價值、尋找經濟驅動力、安定周邊環境等工作,既不能交與前宗主國,也沒有成熟的社會組織可以分擔。讓最聰明的人進入政府,由政府主導社會和經濟事務,強調秩序先於民主,幾乎是唯一選擇。這種選擇因李光耀及其主要領導團隊的廉潔自律意識和推進制度化的自覺性,而最終得到保證。7 m( c# b& U$ Z

; t( G* @0 P1 L8 M" h很大程度上,新加坡模式證明了非西方價值形態的後發國家也能取得成功,且有能力構建新的國家價值體系。李光耀、馬哈蒂爾等人提倡的亞洲價值觀,其主要支持依據就是新加坡模式。這也讓新加坡模式對其他後發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中東最成功的酋長國阿布紮比、迪拜就部分移植了新加坡模式,以政府高積累資金發展了城市國家。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也將新加坡模式視為“他山之石”。
# _4 @0 N, w+ w4 A; d0 R. M
4 W2 O8 o4 \2 \當然,2011年新加坡大選人民行動黨僅獲得60.14%的得票率,新加坡模式也面臨塑造了保姆國家、裙帶資本主義的指責。雖然形勢要求李光耀的後繼者變革,新加坡模式也不可能完全適用於其他國家,但毫無疑問,新加坡模式是李光耀留給後人的最大政治財產,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政治價值,仍將在今後顯現。□徐立凡(專欄作者)
. F/ j  c+ r. n, Z* t
1 W* l. L# x+ I1 N' V$ T“平衡外交”:李光耀眼中的小國生存之道; S  f1 v- M1 |( V
% [3 E0 U  T8 Q" V7 V% v
從某些方面講,李光耀的對華政策的確有一定的兩面性。這主要源於他的平衡外交理念,但由於國際政治的複雜性,左右逢源只是理想狀態,運用不當會對新加坡產生不利影響。
0 }! M' [! s3 c5 Q$ W8 U/ ^# j( H
李光耀被尊為新加坡的“國父”,不僅是因為他是新加坡“建國”元勛,更是新加坡“立國”功臣。論面積和人口,新加坡都屬於蕞爾小國,但在亞洲乃至世界上又獨具影響,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李光耀。
& I% h5 n/ B* N6 e7 r; X0 q$ e5 Z& U7 m) z2 ^, @. J% @1 ^
新加坡要立足,首先要在經濟上做到雖小猶強。新加坡本彈丸之地,資源自然十分貧乏,別說礦產能源資源,連淡水都無法自給自足。獨立之初,新加坡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李光耀一再告誡政府和國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在李光耀的領導下,新加坡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里,就在經濟上迅速崛起,取得備受世界矚目的成就。
/ L7 Y, Y: F' ^/ i, j
# `- s! v% z1 s' _! g! N/ Q新加坡要立足,還要做到外交上以小搏大。獨立建國後,新加坡面臨複雜的周邊政治和安全環境,冷戰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美蘇爭霸波及東南亞。可以說,新加坡如何在周邊國家以及世界大國的夾縫里尋求生存,繼而獲得影響,是李光耀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9 h- ^; X7 P4 U$ _) q) T
8 E3 H0 l, t8 m8 w8 a9 x
以小搏大,這成了李光耀外交戰略思想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李光耀曾經說過,在一個地區,要是有兩個以上大國的競爭,小國就有了合縱連橫的空間。李光耀以奉行平衡外交著稱。首先是借鑒不結盟思想,與美國保持友好關系,但不建立正式盟國關系。其次,采取類似於瑞士那樣的中立政策,多交友,少樹敵,盡量在對立雙方不選邊站。再次,不選邊並不意味著不發聲,而是選準議題、找準時機,闡述自己的看法和立場,彰顯新加坡的存在和影響。5 Q6 z& \% k( a$ A5 d2 _
; f7 R8 r! m) y9 t9 m: |5 g2 s  x
在對華關系上,李光耀的平衡外交也有充分表現。身為華人,浸潤過儒家思想,李光耀對中國是相當了解的。李光耀數十次訪華,為中新關系的發展傾註了大量心血,因此被稱為“中國的老朋友”。他認為,中國崛起不可阻擋。他認定,海峽兩岸統一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與此同時,人們又註意到,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增強,李光耀表態希望美國能夠繼續出面制衡中國,還告誡日本、印度等國,對中國成為強國提高警惕。從某些方面講,李光耀的對華政策的確有一定的兩面性。這主要源於他的平衡外交理念,當然也與他的意識形態理念有關系。李光耀總希望能夠在國際上左右逢源,但由於國際政治的複雜性,左右逢源只是理想狀態,運用不當會對新加坡產生不利影響。
8 h* a/ v# r9 ?$ i
; u* d1 U2 L5 P" r李光耀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不過這並沒有削弱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無論在任上還是卸任後,李光耀都是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願意會見、聽取看法和意見的對象。李光耀曾在書中寫到,他崇拜的領導人包括戴高樂、鄧小平和丘吉爾。這些大國領導人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為了國家,意誌堅強、永不放棄。作為小國領導人,李光耀從這些領導人身上汲取了領導品質。
) j* u  z, V0 q! |5 P) s0 ~. k/ x' _; O+ X1 [2 a% m/ u
在短短幾十載里,李光耀讓新加坡在狹小的地理空間里,創造出足夠大的生存空間。“別人會以什麽方式銘記我,我決定不了。生活中,我只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李光耀如是說。他的一生已經給新加坡留下豐富的遺產,值得新加坡珍視。而其小國生存之道,其中的一些道理也值得大國思考、借鑒。□賈秀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E' }& }3 O. k9 V

& b0 [' ]4 N! B8 ?& I) H0 B事實+
/ ]+ e6 L' _) p$ z1 ~
& O6 U* S7 ]* J# J3 K' V“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一生
& }4 C1 I1 d2 z2 v- F7 |3 t* q9 R! T+ s- a# w% N, S) N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不僅是新加坡的開國元老之一,也是新加坡政壇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生於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省大埔縣黨溪鄉。他從小受英文教育,畢業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並於1940至1950年分別在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和中殿律師學院學習,1950年獲中殿律師學院律師資格。# b' Q6 l# d7 M5 U! T& U% k

2 [1 ~% X3 t8 Y# ~; X6 D1950年,李光耀返回新加坡,之後曾擔任律師和工會法律顧問。1954年11月,他與一些從英國返回新加坡的華人,以及當地受華文教育的左派學生和工會領袖成立人民行動黨,並任秘書長。次年,他在新加坡首屆選舉中當選為立法議會(後改稱國會)議員。
0 q# D8 _/ k9 C0 D1 ]% [( h8 S# C7 H* B: L4 B, F9 R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而人民行動黨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選舉中成為立法議院第一大黨,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
4 T+ ]9 R( N! m# T7 F- e. I% k+ D- B
1963年9月,新加坡同馬來亞、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李光耀繼續任新加坡總理。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共和國,李光耀擔任共和國總理。
2 u2 ?  b7 [1 s, V1 D/ g% P
$ U# }5 F( i( @5 j  I$ |1990年11月,李光耀卸任總理一職,於次年任新加坡總理公署高級部長;1997年任內閣資政,2001年11月連任。
2 d, L& o5 m& r  W: J2 k6 F0 f2 ~; V3 D9 h0 Z6 [5 N
2011年5月,年近九旬的李光耀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他不會在新一屆內閣中擔任職位。' a% X* x9 d0 t# G4 s" m* _& |

+ W" J% f  M9 O: x5 \李光耀與中國領導人私交甚好
. O, a. o. k6 Y% }
- c8 B( H: _# K6 d7 a. A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李光耀就開始與中國大陸交往,會晤過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多位中國領導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響,並支持海峽兩岸統一。
$ m( S/ g4 Z+ V3 u# }8 s& I. I' n3 ?; P  `# b
2005年5月,李光耀被複旦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並於2008年8月來華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 b1 R/ i6 b0 A2 J- r) g/ ~
+ @2 O( p7 e, l# f
李光耀與妻子育有兩子一女,其長子李顯龍為新加坡現任總理。(騰訊新聞綜合中新網、國際在線等報道)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