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5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人課程] 為什麼要送孩子上華德福幼兒園

[複製鏈接]

118

主題

50

好友

1275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358
在線時間
134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2-8 11:56:01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台北華德福幼兒園家長  莊佳寧

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天開始,成為母親,好像很自然而然會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去了解許多相關的知識,除了網路資訊、育兒雜誌、書籍之外,很自動的就會有經銷幼兒潛能開發的業務人員來登門拜訪介紹,有時甚至連到醫院打個預防接種也會遇到推銷童書或閃卡之類的業務代表,表面上是出版社很有道理的參照英國的幼兒閱讀起步走、日本的七田真潛能開發,背地裡是頭戴焦慮緊箍咒「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現代父母親!
我也不例外,接觸過所謂的潛能開發,看到業務介紹的影片孩子驚人的記憶力及成就也曾經很心動,可是聰明的孩子臉上的神情卻是呆滯僵硬的,直覺讓我卻步。我也買過貴貴的有聲電子筆套書,對著才八九個月大的小娃開始零歲閱讀,照表操課搞得小娃兒哇哇叫,自己也精疲力盡,最後放棄,雙方得救!!!
孩子滿一歲後,焦慮的媽媽又開始打算著以後要上怎麼樣的幼稚園? 一歲多就開始帶孩子去參觀幼稚園!去過一家台北非常有名的蒙式幼稚園,參加親職講座,但是平時就好奇的小孩卻怎麼樣也不願意進去,拉著我一直要出去,參觀不成只好作罷。
在網路上搜尋看到了親子天下介紹蒙特梭利、華德福及福祿貝爾等三種教育主流思惟,提到:「華德福教育則強調孩子身、心、靈發展並重,以擴展孩子的內在潛能及生命視野。而藝術活動在華德福幼兒園中佔有重要地位。華德福幼稚園的特色包括溫暖的環境,教室的布置皆採用暖色系,及充滿自然素材的活動空間。華德福反對商業化的玩具,認為天然素材能增加孩子的感官經驗,因此鼓勵父母給予孩子布娃娃、木頭玩具,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目前在新竹、宜蘭、台中、高雄、台北皆有華德福幼兒園。」
一般教育只會說到身心並重,很少會講到靈的部份,這點讓我對這個教育感到非常有興趣,當時搜尋台北只有兩家幼兒園,便帶著孩子去日後往返交通便利的其中一所參觀,園所裡面昏暗的燈光讓我有些不適應,但孩子在這家幼稚園卻很自在的進去探索,還開水龍頭的水來玩,園長也不介意還說小小的一點點水要比玩具便宜多了!然後拿了一些種子給孩子去摸索。課程安排沒有教英文、沒有教寫字、沒有注音符號、沒有角落教學、沒有研究觀察的主題教學,說是甚麼對應呼吸節奏的作息?! 讓孩子可以自由的遊戲?! 以及各種藝術活動。餐點提供的是對幼兒有益的天然蔬食。
當時我並不是很了解園長的解說,但是看到教室各種大大小小的木頭、毛線、布偶、毛線偶、針織動物玩具,窗戶掛著透著光的手染棉布,教室內充滿一種特別的寧靜與溫暖的氛圍,學生不是排排坐聽老師講課,而是一邊輕輕唱著歌大家一起在收拾玩具,一起坐下來圍成圈安靜專注的聽老師說故事,像一個家的感覺,我想任何孩子在這樣的環境成長一定很幸福吧! 何不單純的選擇一個有愛的環境,許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送孩子進華德福幼兒園一開始也沒那麼順利,前半年是孩子分離焦慮的適應期,過後才慢慢地去了解這個教育,現在則是滿懷感謝自己當初單純的選擇。有一次參加園所舉辦的課程,每個人發到一大團羊毛、兩支鉛筆粗細的樹枝、一條棉繩以及一顆馬鈴薯!!! 照著老師的指導,先把樹枝做成十字用橡皮圈綁起來,然後用棉繩將馬鈴薯與十字樹枝固定綁好,拎著剩一半長長的棉繩,看著下面綁著樹枝與馬鈴薯,到底要做甚麼呀? 我們開始旋轉下方的十字樹枝,棉繩開始打轉,在旋轉的棉繩上面開始一點一點的加上羊毛,羊毛開始捻成了毛線!!!…… 過程不免有毛線斷掉要停止再來的懊惱情形……也有時間到無法停手的時刻……最後捻出來的毛線竟和幾支樹枝又變成了小木筏! 我這才明白原來這個教育是讓孩子看到從無到有,自己動手做、錯了壞了重新再來、體驗有開始就有停止的時候……等創造的過程來培養意志力,這些事情不是用嘴巴講給孩子聽,是透過有點難度但可以達成的藝術活動、烘焙或手工,不著痕跡的帶著孩子做,是用整個身體感官來學習,透過體驗就會轉化成為孩子內在的力量,而不是只是腦袋的知識!
嘗到了意志力的滋味,我覺得需要更認真的去了解這個教育,為甚麼要符合呼吸節奏的作息? 為甚麼孩子需要自由的遊戲? 為什麼要說故事? 怎麼說? 為甚麼要演偶劇? 怎麼演? 為甚麼華德福的娃娃沒有眼睛鼻子嘴巴? 為甚麼不要給孩子卡通圖案? 為甚麼不要看電視? 華德福的藝術活動和一般又有什麼不同?  甚麼是人? 我開始閱讀華德福教育相關的書籍: 旺旺出版的「地球上的天堂」、「給彩虹橋上孩子的見面禮」、許姿妙醫生的著作「病是教養出來的」、光佑出版的「人智學啟迪下的幼兒教育」、「我來了」、「幼兒的工作與遊戲」……等書。開始從單純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愛的環境,到支持這個環境推崇這個教育,再到擴大這個環境推廣這個教育,我想不只是看到我的孩子的成長進步,更直接的是先滋養了身為媽媽的我的生命!
華德福的教育中透過繪畫我看到我的孩子抒發他的想法、想像來讓我了解他的發展程度,透過節慶我們和孩子一起融入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對在地的文化的認識,幫助孩子在這個世界定錨,建立自己的立足點,也透過十二感官的課程幫助我了解到自己尚未開展的部分以及這十二感官是如何關係到孩子發展,體會慢就是快,生命是一段漫漫旅程,懂得選擇不是讓孩子只贏了起跑點卻輸了後續的每個點!
孩子的教育環境並非完全取決於政府教育當局的政策,也在於我們這一代的家長是否願意為下一代去創造更好的環境,華德福教育講的不只是孩子教育,家長也因此有機會接觸到這個教育背後的大架構—人智學,提倡的是三元社會,自由、平等、博愛,講的是如何建立健康的社群,以及人與人的相遇,而孩子就是那個契機—讓身為師長、父母親的我們可以有意識的選擇成為一個更棒的人!
華德褔教育
葳瑪藝術幼兒園   TEL:3501-9031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學士路20號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ima3501/?fref=ts
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weima3501/

118

主題

50

好友

1275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358
在線時間
134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4-2-19 16:22:54 |只看該作者
決定孩子學習成就的因素
徐明佑

     我是小學三年級的導師,班上有些學生是我從幼稚園中班帶起來的,有來自其他華德福幼兒園的孩子,也有來自一般小學的轉學生。

      面對這樣的班級,我常常在想著來自一般小學的轉學生,想著他們有哪些地方的發展還需要再加強,大部分是在身體發展上,情緒控制力,還有做事的執行力上。這些在早期階段沒有被妥善教育的孩子,需要我付出極大的心力去引導他們。而那些華德福幼兒園上來的孩子,通常不用我擔心,輕鬆引導就可以自己長得很好。

      通常最令一般小一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需要建立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無法專注學習及肢體不安的孩子。有這三種情況的孩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幼兒園階段,身體沒有得到妥善的發展。肢體不活絡、肌耐力低、手眼協調不佳、無法好好掌況自己的身體,因此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產生肢體過於活越或是身體過於沉重的現象,不是讓老師覺得太活潑,就是覺得太慢吞吞。

      當孩子有這樣的情況,要進入學習是很困難的。通常華德福幼兒園的孩子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在教育環境中,老師給予很多從做中學的機會,有足夠的時間接觸自然,自己創造遊戲,因此反應快,靈敏度高。與一般孩子比較,最不一樣的事,不會嘴巴一直說話,常常是從容沉穩的把老師交代的事做好。

      當我們與孩子相處,雖著進入中年級,就會發現有些孩子很難好好掌控自己情緒,容易呈現焦慮的狀態。聽聽他們的呼吸,是淺而急促,看看他們的眼神,似乎感覺到迷惘與不安。在小學階段,可以說是人際關係的戰場,即便孩子再聰明,遇到無法處理來自互動上的情緒壓力時,也關閉了學習的大門,因為情緒站滿了思緒。我們都知道,能力再強,但無法控制情緒的人,無法做自己的主人,真的是可惜了上天給予的天賦。

      許多體制內的老師給我回饋,說華德福畢業的孩子,情緒穩定、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好相處善且容易交朋友。這些評語的背後,其實是老師與家長有共識的用心合作,才能造就出來的。在華德福幼兒園,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唱歌,並且把歌聲帶回家庭,轉化了家庭的氛圍。在學校有許多藝術活動,讓孩子去感受,去抒發,去表達情感。這些心靈經驗的累積,讓孩子對於他人的情緒有足夠的敏銳度,並且能同理他人。

      當我看著身邊的孩子,擁有敬虔的心,以及良好的學習態度時,他們能快速吸收老師的,並且有能力自己主動學習,他們離成功也不遠了。


      學習是一場人生馬拉松,能脫穎而出的選手,知道在一開始要做的不是比快,而是好好調整步伐與呼吸,當一切的預備讓身體與心靈穩定時,馬拉松就可以是一場成功的享受。
華德褔教育
葳瑪藝術幼兒園   TEL:3501-9031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學士路20號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ima3501/?fref=ts
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weima3501/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