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649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31
- 威望
- 46
- 貢獻
- 2602
- 活力
- 0
- 金幣
- 4453
- 日誌
- 3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25-3-4
  
- 文章
- 1847
- 在線時間
- 171 小時
|
原文連結:[url]http://leeleelin.blogspot.com/2013/07/htc-new-one-htc-one-x.html[/url] 0 v# m9 b, l4 O! T
這回一次購入前後代機種,one X和New one,one X現階段的價格來看已經粉便宜,且硬體規格也不差,不計較舊款機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就順便和New one評比吧。3 J5 N6 V6 C! E/ q- w
首先,從外盒來看,New one改成像喜餅式的方盒,和one X的外盒大異其趣。0 l5 K, s0 @, u5 K/ r
就盒裝質感,New one也比one X精緻不少。$ P1 g$ e) y/ m8 M$ ?
8 w, q U+ ~/ q1 C$ a
打開外盒,one X一目了然,盒底則是電源線、usb和耳機,網路上相關one X的介紹已經很多,就不再多贅述。
+ B- P9 z g8 ?- ]+ z8 x詳細硬體資訊可以參考以下網址:HTC one X 規格# l4 H6 }% m3 O* l

" f( m2 S! R1 N* wHTC New One三大新噱頭都標示在盒裝上,HTC BlinkFeed、BoomSound和Zoe。
6 U; f, ]1 g) uBlinkFeed算是相當新鮮的桌面結構,不同於以往的單調桌面,瀏覽及時資訊相當便利。
' G8 ]$ ?" |2 w+ `可快速瀏覽資訊,不論是FB、新聞或是個人記事、相片...等。1 N% `! a) C1 w$ L6 L# F$ K. p
BoomSound雙喇吧的音質更勝以往持有的手機,不論是來電鈴聲還是上Youte看影片,音場效果絕佳。) c2 @, g! v: Q& Z0 P
Zoe的加入讓拍照變得有趣,不過早習慣單眼的高畫質後,手機最多只是做生活隨拍。: Y% c0 `5 j; @* i9 C8 X# _- G+ ?
2013台灣製,這年頭要看到是台灣製似乎很難。" {0 c+ p5 g! @
多數大企業為了成本都把產能移到對岸去。>"<# a" }8 s7 o! [# ]3 _2 Z5 l

7 x' |' i) m! c1 B, b開箱露臉,盒底有電源線、usb和耳機。* ?6 {) O: O9 c2 ?1 A
- _4 d' b6 [" g0 e: ~4 w3 w& u0 I
New one和one X外觀比較# h% h4 r) G2 r7 E( o2 @
New one螢幕上下方各有喇叭,one X只有上方喇吧。( ?" v! G& n1 s1 L g
htc字樣在New one是顯示下方中央,而one X則是在上方中央位置。, I3 P% X7 l4 B1 q9 V
New one外觀長度比one X略長,但寬度比one X略小些(不很明顯)。, }- t: p3 @, |2 `( C5 _& {
New one的前鏡頭也比one X大4 n5 |% ]5 D: O5 F. k- Z# @2 v
New one觸控鍵只剩2個,但這幾個月使用下來,並不覺得少了多視窗鍵有什麼不便(除了少了酷炫感外)。
* ?* F; Z. F) e9 Q1 M基本上雙擊2下home鍵就可以看到開啟的所有分頁,一樣也有類似效果。
, i# A; x9 ^+ A " k/ |. b3 w" b2 {
從背面看New one和one X的長度、寬度,透過底下的直尺刻度,略能分辨其中大小。6 h I5 g- f' t' ~ r! j* i4 u
背面鏡頭部分,New one和one X的閃燈位置也改變了。1 p# R9 r9 }1 {9 _5 k \; y
8 q( K2 K6 a1 h, f$ E3 V, y
從側邊看New one和one X的機身厚度,除了one X那塊突出來的後鏡頭較礙眼外,厚度one X其實和New one差不多。2 Q% z- V$ F3 \& m4 I, O
不過New one背面是弧形狀,在握感上會比one X來的好。
% T3 J" Y) X- `( U0 V3 CNew one和one X的音量鍵位置不變但one X比New one略長,也好操作。1 w. t/ E( W- p6 u h# z
另一側邊,one X的usb孔在側邊,和New one在底部的usb孔不同位置。
/ ^) M2 \7 M9 C7 ]! p# `! I; L5 a ! A) h- `7 w( n8 [6 G: Z
New one和one X的機身上方,電源鍵位置左右各異。
4 ^5 M3 c" S' b9 H( w7 s j
5 \) _3 e5 f; ~; `# X0 A3 V左至右,Sony X10、New one和one X看機身厚度比較。
* k# G& @5 \( }
2 F0 R" z. ~. u ~1 ]# N原本打算購入HTC另一款超夯的蝴蝶機,但入手前買不到紅色的加上朋友告知New one即將上市,建議可以再等一下多比較。* `: y2 ~5 S; M& O( w
New one的螢幕雖然只有4.7吋但和5吋蝴蝶機差異不大,且採鋁鎂合金的金屬機身質感相當好,幾個月把玩下來是愛不釋手。
5 y! H3 x% ]& q7 aOK,嚴苛的New one檢視來了,在一片New one放聲說好的同時,要來談談這3個月使用下來的缺點。
2 r' T2 \' }, L首先,先從X星寫手所評擊的外觀來說。/ S7 E, ~; m5 b! r; b
(說真的,當初被這樣的文章著實緊張不少,也會擔心自己拿到機王,不過也要拜這些X星寫手之賜,才知道那麼多檢查手機的眉眉角角呀!)
9 H9 l5 D# `1 \6 S9 E以下相片使用微距鏡拍攝,所以會放大細微的缺點效果,但實際肉眼感受並不會太過明顯。
4 Z/ ?: i# o8 z' ^8 v6 X" o . ]/ z* ]3 \0 b* ~7 J1 ?
New one上半部機身密合度檢查,還不錯啦!
5 p( @, t, E7 P8 |% v: u( d" W1 PNew one機身下半部檢查,在尾端上部分的金屬明顯比中間機身還凸一些,只是不放大看,誰會去注意這東西。噗~
9 N6 {5 A1 X+ h 8 k- N3 r$ h9 p, l
音量鍵隙縫果真如網路所言,名片都能塞進去了,但肉眼看其實還好,還不至於大到連硬幣都塞得進去。
4 {+ ]( L, @; U! G0 x(這就有誇張了): E1 O. Z3 p) F1 n# Z

6 n Q1 v4 L: y0 Y- K7 t, M4 [' `, v上半部紅箭頭可看出密合度不佳,有明顯隙縫。
0 _) H+ o+ k1 L(還是老話一句,這是微距鏡放大效果,連毛細孔都不放過呀。)7 w- p: ~1 M7 K( K9 l0 t. c

0 e( g( W V6 d- t+ o最不能忍受的大概就是螢幕玻璃和上方金屬間的高低落差,尤其在滑動上螢幕點選設定時,是相當明顯,會有觸覺上輕微的不舒適感。
f! n9 G* {1 _(但也僅只個人感受,不代表每隻手機皆是如此。)2 [3 H% a# K- ^5 F# z* \# h
握感方面,裸機握感佳,螢幕大小適中觀看舒適,加上4核心及2G記憶體的高效能下,執行APP或瀏覽頁面皆相當順暢。
, o2 [0 j* B- ~不過2G的記憶體,系統用掉0.5G,所以實際可用是1.5G。7 G d, s- L1 `; R3 W2 f, W& i7 D
至於使用三個月以來的感想和缺點1 a& D' E2 j* r( x" A$ _
1.在訊號不佳的環境瀏覽網路頁面,約不到十分鐘機身就會有發熱現象,如果是接近滿格上網環境就稍微好些。1 B3 w5 C% }* J
2.部分APP像是Candy,玩個十分鐘也會過熱。(詢問他牌安卓手機的朋友也說玩Candy太久會過熱!)2 m8 J9 k" `, H6 G* k+ u2 \) M" s
3.使用三個月遇過2次觸控螢幕沒反應(玩遊戲時),但輕按電源鍵(非重開機),則又恢復正常。# b$ q5 U6 A' ^8 A( @
4.使用至今無遇上黑屏當機狀況,除更新一次版本外,從沒重開機過。
; ]+ O, `& i1 P' w- b5.待機時間,不玩遊戲不上網,可以撐2天,如果使用內建省電開關模式,則待機時間會拉長,但相對螢幕亮度會變差。
2 e) y1 q5 Y% ~; j7 v6.觸控敏感度比前隻手機Sony好太多,跟iphone差異不大。(New One可是用康寧玻璃哩!)# o7 `) k: u' |& P' C: u
7.其他缺點感想有遇到再補上來好了~
# c/ j5 @# E# S3 j& `◎本開箱文分享僅為個人實際使用之描述,並非推薦。
8 n8 c1 Q3 f; |9 O/ V$ e; ~延伸閱讀:8 O" V3 y# Z+ ]0 E0 V' s
→3C家居分享-3C手機4 B, q+ E: j& I% }' b# S4 k
+ H" ?# D0 q/ D* Z
5 f" u( e0 ?( _2 G: t
6 w d1 K* V1 m" k4 o; ^1 `
$ u/ x7 c M+ t: B/ i# ~ |
-
總評分: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