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yjrong4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人才」 是亞洲矽谷最重要的KPI

[複製鏈接]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11
發表於 2016-7-13 11:46:11 |只看該作者
大頭蕭 發表於 2016-7-13 11:23
「只因為是前朝提的政策, 就一定是不好的政策?就一定只是口號?」
是你自己給別人戴的帽子

我有做啥批判?     

你從4樓開始就開始批馬無能,   
我做有任何批評嗎?   

你在8樓還是批馬政府做不好,     
我做有任何批評嗎?     

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好嗎?     
所以說....前朝好的政策, 希望蔡能延續....     
我改口了啥啊....就算馬只做到了1%, 這樣吸引人才的政策沒有一點可以被認同嗎?     

我看文章都看不出啥批判的, 你卻可以看得出來?     

0

主題

0

好友

247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933
在線時間
1702 小時
12
發表於 2016-7-13 12:07:16 |只看該作者
yjrong413 發表於 2016-7-13 11:46
我有做啥批判?     

你從4樓開始就開始批馬無能,   

你用你引述的文章
說:感觸很深
「別總是否定前朝的一切」」
後來又說:「選舉時可以喊喊口號,可以為了選票而分配式的遍地都給糖,但執政後應該真的好好思考如何帶領台灣向上提升」
如果這不是批判?你不是指現在政府?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政府本應被人民監督批判
但要基於事實

改口是指你原先說的「要繼續延續」跟後來說「參考」意思不同
如果達成率僅1%的政策被要求一定要繼續延續
你不覺得邏輯不通?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jojoyaro + 4 同意!

總評分: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13
發表於 2016-7-13 12:35:35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yjrong413 於 2016-7-13 12:38 編輯
大頭蕭 發表於 2016-7-13 12:07
你用你引述的文章
說:感觸很深
「別總是否定前朝的一切」」


真是莫名其妙....老是喜歡批判的人是你, 所以看到任何字眼都看起來像是批判....     

"選舉時可以喊喊口號,可以為了選票而分配式的遍地都給糖,但執政後應該真的好好思考如何帶領台灣向上提升"
這句話有啥批判之意?     

選舉時, 各政黨不都是口號滿天飛嗎?選舉時, 蔡給的政策, 不是台灣從北到南, 各地給一個牛肉嗎?     
那現在執政了, 不應該真的好好思考如何帶領台灣向上提升嗎?     
"亞洲矽谷" 為何會提出後招到一堆批判聲音呢, 我只是期待蔡政府可以思考...若前朝有好的政策, 不可以延續嗎?   
這樣叫做批判?....我有像你直指馬無能嗎?....連這樣的期許也要被你指稱是批判?真是莫名其妙!     

"要繼續延續" 跟後來說 "參考" 有啥矛盾啊....   
延續就要百分百完全一樣的跟著做嗎?....我不是一再強調...希望蔡能改進問題....這樣和參考有啥矛盾呢?     
更何況我一直強調....結果是1%並不代表那個政策就是不好....吸引人才來台, 這政策就是對的     

到現在還要在網上到處批判的人是你....所以看到我任何字眼都覺得是在批判     

0

主題

0

好友

247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933
在線時間
1702 小時
14
發表於 2016-7-13 12:43:28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大頭蕭 於 2016-7-13 13:22 編輯
yjrong413 發表於 2016-7-13 12:35
真是莫名其妙....老是喜歡批判的人是你, 所以看到任何字眼都看起來像是批判....     

"選舉時可以喊喊口 ...


我已說過個人認為批判不是重點
而且是應該的

重點是你的推論不真實
你用引述文章說“感觸很深”
所謂“感觸”一定要基於事實
(跟期許無關)
但你用這篇文章推論所謂“好的政策沒有被延續”
根本不是事實

此外
吸引人才是對的
跟延續馬政府的政策是二碼事
(如果政策無效,達成率未達1%,新政府要找出能真正對症下藥的政策才是對的)
不要刻意扭曲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15
發表於 2016-7-13 13:00:09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
我倒不覺馬無能
批評馬政策的人
現在所做的政策
那一個不是髮夾彎彎回去了?
要一一列舉嗎?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jojoyaro + 1 國際認證的XD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16
發表於 2016-7-13 13:38:42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yjrong413 於 2016-7-13 13:45 編輯
大頭蕭 發表於 2016-7-13 12:43
我已說過批判不是重點
而且是應該的


哈....     

感觸很深....要基於事實?所以我感觸台灣近來競爭力持續落後....這不是事實嗎?      

我所指的好的政策....是吸引人才的政策, 不該被延續?不該被參考?     
我扭曲了甚麼?   

我有說過蔡要延續馬的專案嗎?     
我只說要延續馬的....吸引人才的政策, 這樣不OK?     
你認為馬的那些吸引人才的專案成效不好, 但你沒否定他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吧,   
所以....期許蔡延續吸引人才的政策, 有啥問題呢?   

再者....     
你又看到我哪裡做了啥推論.....所謂“好的政策沒有被延續” 了呢?     
我沒做任何評論蔡有沒有延續吧?   

且....蔡有沒有延續, 你很清楚?你知道蔡沒有延續, 這不是事實?     
否則你怎知是不是事實....[但你用這篇文章推論所謂“好的政策沒有被延續”根本不是事實]     
還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根本不是事實" ?      


從文章最前頭....我只說了..."感觸很深" , 你就可以自動地幫我延伸我的意涵?     
我只說了...."別總是否定前朝的一切, 前朝好的, 請繼續延續"....   
你就說我批判?     

我說的否定前朝....其實同樣適用於藍綠任何一個政治人物,   
施政請不要再全盤的否定前朝, 台灣已沒時間再持續空轉了,     
我期待蔡的第一個專案..."亞洲矽谷"真的可以成功....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17
發表於 2016-7-13 13:42:17 |只看該作者
發哥 發表於 2016-7-13 13:00
我倒不覺馬無能
批評馬政策的人
現在所做的政策

謝謝發哥....     

我也不認為馬無能,   
只不過....討論馬的能力, 這不是我這版的重點,     
社會要向前看, 重點應該是關注現在蔡所提的政策     

0

主題

0

好友

247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933
在線時間
1702 小時
18
發表於 2016-7-13 13:57:03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大頭蕭 於 2016-7-13 14:02 編輯
yjrong413 發表於 2016-7-13 13:38
哈....     

感觸很深....要基於事實?所以我感觸台灣近來競爭力持續落後....這不是事實嗎?      


吸引投資、人才,提高產業及就業環境本就是政府汲汲在做的
如近期國發會提出的「產業創新轉型基金」
金管會推動的「夾層融資」
但有沒有成效是另一回事

但是你舉的例子剛好是馬政府沒有成效的例子
卻讓你感觸很多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yjrong413 + 1 Yes! ....所以 "亞洲矽谷" 一定要成功.....
jojoyaro + 4 他在期許青埔...

總評分: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19
發表於 2016-7-13 14:15:15 |只看該作者
大頭蕭 發表於 2016-7-13 13:57
吸引投資、人才,提高產業及就業環境本就是政府汲汲在做的
如近期國發會提出的「產業創新轉型基金」
金管 ...

弄些錢是OK的,     
不過, 還是看不到 "吸引人才" 的部分,   
台灣過去太多專案都是在於要人提出計畫, 然後申請創業, 政府提供融資....     
如文章所提的, 對岸和韓國等, 沒有提供大量資金嗎?     
如果只是提供資金, 對岸和韓國等, 資金會比我們少嗎?     

我還是認同文章所提的重點.....     

"技術、資金、法規、以及優質的生活環境"      

"台灣真正應該做的,是從吸引最多的優質人才出發,配合人才的需求,創造吸引國際人才來台灣(或者桃園)落地生根的誘因,有人,才有技術、才有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才能吸引源源不絕的資金、吸引追逐人才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型的國際企業。"   

0

主題

0

好友

247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933
在線時間
1702 小時
20
發表於 2016-7-13 14:26:19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大頭蕭 於 2016-7-13 14:46 編輯
yjrong413 發表於 2016-7-13 14:15
弄些錢是OK的,     
不過, 還是看不到 "吸引人才" 的部分,   
台灣過去太多專案都是在於要人提出計畫,  ...


其實重點不是錢
台灣不缺錢
是錢沒有用在直接投資

重點是創造投資的機會與環境

及提高企業募資擴廠(或新創事業)的誘因
(投資不振與創投及資本市場不振也有關)

此外
人才雖然重要
但還不至於是投資不振的原因
以IC設計為例
台灣剛畢業的台清交碩士生年薪約100萬元
這薪資在中國還請不起名校畢業生
(中國還要附加0.5倍的社保費用)
造成許多公司在中國的研發部門紛紛回台
認為台灣工程師是便宜又大碗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