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286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8
- 貢獻
- 4192
- 活力
- 6946
- 金幣
- 37255
- 日誌
- 133
- 記錄
- 1772
- 最後登入
- 2019-2-13
 
- 文章
- 2448
- 在線時間
- 3828 小時
|
【「大才」也要能被「小用」 】; n0 L! y5 z; [
作者:沈方正
% {9 D8 a( ]$ }, t6 T" q+ o3 L: n; h7 ]9 l+ D1 I
談到服務業的人才培養,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不管求學或就業,很多人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服務業到底在做什麼。我經常到大學的餐飲觀光科系演講,問台下學生為什麼選這個科系念?答案是:「因為聽起來蠻好玩的。」但念完後,若繼續抱著「覺得好玩,所以來上班」的想法進入職場,跟著就會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 4 G; z( n% Z$ _0 }& W
) `5 V+ f5 S2 t4 v6 z' B
⋯⋯ 有一次,有位日本著名大學研究所畢業、看來非常乖巧溫和的小姐來應徵禮賓接待,我問她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原因,她說:「能為客人服務,又能應用日文的語言專長,非常有意義。」各種條件都很出色,加上出發點正確,我們馬上就錄取了。沒想到,結束職前訓練,第一天正式上班後,第二天就不來了。
- S8 j- a4 N+ E9 h6 |: d6 t% m4 U0 [. V- S# R& V( l+ L
我們打電話去家裡關心,被媽媽接到。媽媽說,她上班後才發現一天要站8個小時,太累了,受不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竟然把之前她對工作的使命感全部推翻。 # l0 X# N9 t5 _' \
# a8 {. } o$ K第二個例子,是我們前陣子錄用的櫃檯新人。她非常漂亮,身形高挑,是在地人,又是科班出身,非常符合期待。部門主管高興得叫我馬上去看,只是當場我就有些猶豫,畢竟看人的經驗太多,總覺得有些不安,於是我特地叮嚀直屬主管要多教她。果不其然,到第5天就聽說她宣告「陣亡」。
8 ?) F& Z! F' d: v* |6 B4 z% V% D( Q8 E
我去問主管原因,發現這次不是出在「站」,是「跪」的問題。她的工作需要在和室跪著泡茶給客人,因為不能跪,就決定不幹了。
5 P/ M5 m! y, p5 @+ }
0 f* W% u& r7 K/ q* r2 O像這樣的狀況太多,以至於只要碰到學歷太優秀的應徵者,我們都要格外花時間解釋。因為對方常常覺得「我是國外研究所畢業,回來就應該如何如何……」,其實再高的學歷,回來還是得從基層做起,只是起薪稍微高一點,升遷比較快,以後的職涯可以拉得很長,可能性比較大。學歷是用來塑造「未來資產」,你的「現在資產」跟其他人一模一樣,仍然是個基層工作者。 # j" C& y" m# Z* v* l3 g" t" m4 x7 D
, [1 B1 J; [, L% i! \
如果沒有意識到這點,憑著外貌、學歷條件好,就覺得自己有較大的「資產」,反而會在剛進職場時,把「資產」變成「負債」,沒辦法down to the earth(腳踏實地)。於是很多人到國外念了很好的科系,回來只做短短一段時間,覺得沒有得到特殊待遇,就不再繼續。結果變成愈聰明,失敗愈快,換的工作愈多。
5 x, x( n( B' v
+ ~" v) V; l3 Y# \ A x好管理來自對基層工作的理解
5 I$ M) w; P" ^- X; k! {% Q1 V# a' Y. ~0 J9 c
現在只要碰到年輕人對服務業有興趣,問我:「很想在這個產業發展,到底該先出國念書,還是先就業?」我大都會先潑一盆冷水:「你真的知道這工作在做什麼嗎?」、「如果不知道,我建議你先打工,或做一兩年看看。不然大學讀了四年,又花兩、三年出國,回來半年不到就驗證自己不適合,浪費人生多少時間?」 " ?9 l) p H# g% |
4 N% Z6 L$ p* }) Y
年輕人對行業的本質如此陌生,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當然要負起責任:到底我們有沒有提供充分資訊,告訴年輕人應該更「realistic」(實際)一點?我觀察,除了少數真正專業的學校,規定學生一定要實習外,很多大學只訓練「管理」人才,重管理課程,實習學分非常少,連帶地,由於時間太短,一般企業也不想跟學校合作。 ) Q& X! K1 y1 C/ F3 G# X
: R' m: e/ y! W9 O, Z$ j' a& z現代父母充分支持小孩的興趣,只要想出國念書,投資幾百萬也在所不惜,但是很弔詭,回來就業後,只要看見小孩在飯店餐廳收盤子,馬上叫他回家。這些父母親可能不知道,即使是我,今天也都還在幫忙收盤子! & X2 d {' ]: @
1 _+ `! P3 V+ N% d: f: r
服務的初衷是幫人服務,不管念再高的學位,沒有這種心情,一定做不好。在基層的工作經驗,是日後擔任管理職時的重要資產,透過這段過程,你才能體會工作者的心情,或工作哪些環節容易出錯,這是磨練決策思考的重要課程。不知道基本流程,只把重心放在天馬行空的創意跟行銷上,只會沒有附著點、錯誤百出。
s4 D3 n8 }7 \7 a! M1 P
$ S1 N, o/ d; b* R/ c像我自己,大學畢業後,我的同學考進國內知名報紙當記者,我在飯店的櫃台服務。同學聚會時聊天,問起彼此的薪水,他比我高出2.5倍,難免心情不大平衡,但是當時我之所以沒有改行,是因為覺得工作很好玩,而且學習空間很大。其實這段過程對我不長,兩三年就過了,說實話,在這個行業中,如果學歷好又肯努力,機會真的比別人多幾十倍。我突破前面這個階段後,往後的生涯中,都是別人不斷給我機會。 - Q( Z% Z; S: C( v; O
8 W; o+ T+ L& W+ f工作中的資產負債表,跟真實人生不見得百分之百一樣,別一不小心,讓身上的資產轉成負債。「大才小用」不應該成為抱怨工作的理由。畢竟,做大事時,需要的耐受度更高,是不是「大才」,前提是看你能不能被「小用」! ( I0 b0 z; o, d1 p" L8 o; k
( K& y; I& e* ~1 F& i! s A
延伸思考: % @) u: y" y% O0 [& j; i7 f4 _6 K
# V8 O; W& w* K$ v% W2 g6 H. d如果你是主管: ( u; H/ q& R# |- T7 K! P
招募新人時,事先說清楚,尤其對「資產好」的人,要特別善盡提醒義務。畢竟離職率太高,對團隊是很大的損失。提醒過後,對方還願意承諾、嘗試,接下來即使遇到難關,也才有機會進一步溝通。
% i2 R( p7 Z2 B* V. K: _
8 T2 `7 o" R8 Z' E# ^4 F如果你是員工: , s6 G1 t9 H" T- L9 }- A
t" _8 g' Z: i( r6 n& G" s即使眼前的工作看似瑣碎不起眼,卻是幫助你日後掌握全面流程、勝任管理角色的關鍵。懂得從簡單的動作中理解工作的精神跟樂趣,堅持往下走,機會、升遷跟舞台自然會源源不絕、水到渠成。
* p1 p6 p& o8 d4 p |
-
總評分: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