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331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2
- 威望
- 4
- 貢獻
- 1678
- 活力
- 46
- 金幣
- 3738
- 日誌
- 1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4-4-16
- 文章
- 576
- 在線時間
- 441 小時
|
原文出處:
http://www.storm.mg/article/146116
成為世界級觀光大國,是臺灣經濟社會升級轉型的新世紀重點國家願景,也是用來紓解近年已然漸趨長期化的悶經濟,振興當下社會信心與景氣展望的一套實用策略途徑。不過,近半年驟然陸客銳減三分之二的震撼衝擊,卻越發給了臺灣經濟可能「負成長危機」,提油滅火般地,增添了莫大挑戰壓力。
用國際觀光頂代商品貿易成長缺口
邁進21世紀全球化服務業經濟時代,觀光產業的發展及國際觀光旅次的增加,正是臺灣服務業貿易足以頂代實物商品貿易逐年成長減退的一個高度策略性對外經濟戰略;過去十年經社演進態勢,也讓我們清楚看到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成效。然則,在第三度政黨輪替之後,特別是2016年上半年以來,陸客銳減三分之二,卻又極其沉重打翻了整個格局,不啻給了臺灣內需經濟動能,一記摧折性撞擊。
尤其是多年來臺灣仇中反中恨中情緒與新兩岸政策,直給臺灣的「觀光大國夢」,又追擊冒出了新一場莫大噩魘。
就在來臺陸客遽然銳減現象即將超逾半年時刻,2016年7月初,由蔡英文創辦,目前早已遍及臺灣各大學院校園的「小英教育基金會」,旗下最骨幹的重要網站「想想論壇」,竟然大張旗鼓正式刊文肯定讚賞臺灣臉書粉絲團「馬的報報」所製作的一系列「沒有陸客的臺灣」廣告文宣,當然立即引起了臺灣社會各階層的普遍重視,也引來各種經濟社群的極大反感與不滿。
「敵視陸客廣告」兩岸都反彈
小英基金會積極挺讚的「沒有陸客的臺灣」系列廣告,首先明白指稱臺灣所有風景點「沒有中國觀光客的空氣真好」,稱「陸客一減少,讓臺灣旅遊品質更棒,外國遊客人數卻在上升」,號召藉此改善臺灣旅遊:「中國客消失,享受在地生活」、「在沒有中國客的地方,真正放鬆」、「越少中國人越多美麗」、「中國客不來,寧靜來了」等等。
益有進者是,2016年7月19日爆發在國道二接近桃園國際機場的火燒車事件造成26人全數罹難,竟立即有執政黨籍公職秘書人員,公然令人髮指地用「426」、「火烤26隻支那豬真爽」之類粗鄙野蠻語言,藉機吐痰藐視,表達對陸客敵意。
這種「仇中反中」「恨中敵中」立場強烈的廣告標語,與乎極端情緒言論主張,固然普遍引起國內相關產業人士及家庭的不滿與無法認同;當然,可以想見,亦必引起大陸網民的極度反彈,立即發出一針見血反擊:大陸是臺灣第一大農產品市場,「請臺灣人說,沒有大陸市場的臺灣農產品真好。」、「要去中國化,就真誠點,去的徹底些。」
兩岸關係由冷對抗燃燒成為火對抗?
蔡英文親自一手創辦的小英基金會直屬的「想想論壇」,不經意或忍俊不住地,直面強力挺讚敵視陸客廣告的「策略性作法」,以至於執政黨籍公職秘書人員,公然污辱仇怨來臺陸客的張牙舞爪「意外性自走砲」作為,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極短時間內賡續發生,所給予國內外社會一個強烈觀感認為,對於因為「九二共識」問題而早已急轉冷對抗的兩岸關係,不啻更是一次「提油滅火」的刺激挑釁行動;倘若,蔡英文不能(或不願)立馬挺身出面滅火,公開表明說清楚,則這一把火,之將兩岸關係更由冷對抗燒成熱對抗,或甚火對抗的可能性,就根本不能排除。
會爆發觀光產業廠商倒閉潮
而在另一方面,原本在最近半年多來,已呈現哀鴻遍野的觀光產業廠商企業、飯店民宿餐飲,以及消費購物店商,也將因此越發陷入水深火熱困境。在現實情境上,當此兩樁賡續事件爆發的二個多禮拜間,中國大陸主要旅遊平台,早已因此將「出境遊TOP10熱門地」一直多年夯熱高掛的「臺灣」,予以「被消失」了,則陸客既已銳減七成(祇剩原本三成人數)的窘境,更有「被完全歸零」可能,是則臺灣觀光廠商的「賡續連環倒閉」噩夢境遇,自將難免爆發!
陸客來台銳減,對臺灣觀光產業經濟當然是一樁極其重大的摧毀性打擊。
宏觀縱看臺灣國際觀光產業的長期低盪發展,直到兩岸和平互動展開之後,才出現重大轉機,來臺灣國際觀光旅遊人數,直到2015年正式突破一千萬人次。
回頭看世界金融海嘯危機爆發之前,每年來台國際觀光客最高祇達385萬人,但是,洎自國民黨馬英九掌政,兩岸關係趨於和緩,更加上2011年ECFA完簽實施的積極影響,使大陸客來台人數年年大增,年均旅次成長率,少者5%以上,高者達到了接近年率30%的全球旅遊市場鮮見的超級紀錄。
陸客來台高佔40%以上國際觀光總旅次
這一正向積極的發展,使得國際間來台旅遊的觀光客人數,自2008年的385萬人次,到2015年底已經直衝1,050萬人次的新高紀錄。其中,貢獻率最高的就是高佔40%以上的大陸來台觀光客人數,總旅次人數高達將近450萬之多。
2016年1月16日臺灣大選,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大勝取得完全執政地位,由於蔡英文堅決棄置了「九二共識」這一個兩岸和平互動關鍵基石,立即肇致大陸來台觀光客「抵抗性敵意」的升高,而在自願自動或被勸誘被告誡之下,自2015年10月份起,已然逐步減少,洎至1月大選揭曉,陸客來臺降退趨勢更為顯著,520蔡英文就職演說一出,更使整個陸客來台總數急遽減少了七成或300萬人,也就是今天來台陸客人數,祇剩下2015年上半年之前的三成或僅125萬人左右。
倘若,七月二十日起,不但所有大陸旅遊平台都將「臺灣熱門地」予以被消失,且「七二○全面封殺陸客赴台」政策成真,則對臺灣對外經濟部門及內需市場經濟部門,將全面造成莫大的「經濟性衝擊」與「財務收入衝擊」。
內需經濟衝擊與產業財務收入衝擊
臺灣跨境的國際觀光總收入,在2008年祇及1,871億元(58.5億美元),但在開放兩岸觀光,歡迎陸客來台之後的七年間,勁增了2.4倍達到將近5,000億元(約160億美元)。也就是說,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之後的七年間,使臺灣觀光收入足足增高了100億美元。
另外,根據事後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一名陸客來台,平均日支費45美元,雜支費用10美元,以及平均每日購物支出130美元,小計每日陸客平均在臺灣花用了185美元(約新台幣6,000元),倘若以每一旅次都會呆在臺灣七天計算,等於每一名陸客來台,給予臺灣內需市場的貢獻,至少會有1,300美元(約新台幣42,000元)。這項每日平均花用開支費用,固然遠遠不能跟歐美先進國家觀光客的貢獻率相比,但因為陸客人數最多最大,高佔全體國際觀光人數接近半數的規模來看,則其總合所占比例,就顯得特別可觀。
針對陸客銳減的衝擊,蔡政府林內閣迄見的因應對策,主要祇有兩個重點方向:幾位業務主管、政務首長及內閣閣員都在口頭上公開喊話「歡迎陸客繼續來台」,但也都並無積極措施行動,尤其是在完全棄置「九二共識」的意識形態堅持之下,政府行政官員與國民大眾都心底明白,這種空心菜式口頭喊話,根本不生作用。
「新南向」根本無補於「失」
另一個重點對策,就是冀望能用加速推進「新南向政策」,藉由東南亞觀光客的可能被帶動增加,來「具體有效彌補」陸客銳減所造成的新落差缺口。
但就現實的可能性趨勢發展看,即使蔡政府林內閣新南向政策「完全落實達成」,也將根本無濟於事。
首先是觀光客來量旅次人數的侷限性,使得新南向彌補陸客銳減問題的不可能。目前,包括星馬泰菲印尼來台觀光客,最高總數量不過祇能達到一年82萬人,即使未來可以「不可能任務地」(mission impossible)倍增提高東南亞來客量,亦頂多也難以超過150萬人次,連取代陸客來量的三分之一都談不上,更遑論是要在人數上,想要完全取代大陸觀光客了。
其次是,根據統計,東南亞客的日支、雜支、平均每日購物費都無法跟今天的陸客相比,更遑論是跟「可預見未來的陸客消費力」相比;當東南亞觀光客來台意願與能力,皆非相對挺強的情況下,對新南向政策之「過高的期待」,所勢必會引申帶來的政策落空,乃至於國家願景落空,對臺灣經濟成長發展實質與信心,可能造成的打擊將更大,絕對不容率予輕忽低估。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