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5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您給孩子的是自由or放任?

[複製鏈接]

36

主題

1

好友

131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37
在線時間
1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5-16 11:35:54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契機:一場美麗的錯誤( I% J) R7 z" [# N. {# b$ e) m3 p
開放式教育源起於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的幼兒學校,由於戰時班級人數及上課時間不再穩定,教學方式也被迫改變──老師們開始進行小班制、不分科的統整式教學,直到戰後,其教學方式才又再被改回傳統的方式。

讓人意外的是,教學方式回到傳統之後,老師們才發現他們在戰時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反而讓教學者能比較熟悉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況,加上孩子擁有自主權,其學習的深度似乎也較原先的好。
: }* T- ~2 X( E" U: Q4 W: |* D  d+ Y3 | , d' F9 {1 r9 K
開放式教育,逐漸受到關注) ~$ q, U/ I! w* l4 G
於是,歐洲各國首先發起了開放式的教學,如英國的「夏山學校」便是著名的開放式教學起源之一;各國的教學成果在「普勞登報告書」中被大加的讚揚,使包括美國等的更多國家也隨之跟進,在美國有系統地大力推動下,受到其他地區國家的注意。
. y& W- A6 \7 S- Q# M4 a 9 o" Q8 Q- H' H/ N: j
台灣的幼兒教育過去也承接著國小教育方式,以班級分科方式教學;從民國50年開始,幼教專家們認為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用在幼兒身上並不恰當,便向聯合國申請研究經費,探究開放教育於幼兒園中的實行效果。
' g/ @( J# w( O- q$ j3 s ' M' N: c: h. |" k5 o
民國70年,「開放教育」逐漸受到台北市教育局的重視,位於永和的台北佳美幼稚園是當時第一個正式開始推動「學習區開放」的學校,讓孩子們自由地在教室中由老師們設定好、擺放不同教材或是遊戲素材的各角落區探索。
9 K1 L3 d  x& Q2 Z8 p
6 }# X9 l8 y& Z  X小辭典:學習區
* ?5 Q: i1 Q/ L
所謂的學習區或是角落,傳統上指的是由幼兒園的老師們依照各項智能(如數學邏輯、美感藝術、語文能力等等),為孩子在教室內安排不同的學習角落,每個角落都擺放著與各種智能相關的教具,例如益智角可能會擺放撲克牌,讓孩子於探索時間遊戲時建立數學邏輯的能力。
3 I+ @# J3 Q' Q. L4 G$ @0 Z7 m/ D4 {
. p; F5 O1 z/ P開放程度的拿捏,也曾受到挑戰
. F4 m$ c) n% s& Y
當時佳美幼稚園所推動的開放教育,與現在坊間的開放教育其實已經相差甚大,以往對於「自由」的認定流於對孩子們的「放任」,使得班級中的制度變得混亂不堪,加上孩子們獲得太大的權利,讓他們的學習變得不再平均──以角落區自由探索為例,孩子們可能只願意待在同一個角落區,而不願對於其他方面的能力有所嘗試。! `6 L" `5 q0 W* h$ E) {5 L

$ A" B% v7 _  |8 w" G+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自省檢討,老師們發現到,自由不應單只給孩子莫大的掌控權,而是讓孩子體會經過設計、較彈性的活動,獲得自我探索的機會及應具備的能力。以後來改善過的主題式角落教學為例,老師會先帶領團體作主題式的基礎學習,再讓孩子們分別到不同角落、但與主題相關的學習角探索學習。  ~9 `8 P9 j/ V4 T1 \
, x2 p$ t& S/ h1 q
主動且多領域地探索獲得能力,是開放學習的重點
9 w0 T& Y" n5 m, w8 l+ {$ }
若從字面解讀「開放式教學」,很容易讓人誤會成大人應具備開放式的心胸,完全沒有防備的讓孩子隨意對於生活的事物作探索;但爸比媽咪應該了解到,即使名為開放教育,孩子仍需要家長們的帶領與陪伴,才能於引領之中對於某個概念有更深刻的學習歷程。有限度的開放,並讓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才是開放式教育的核心精神. Q+ V; S. [# ~7 m( \9 |0 }8 W

# q: M0 j2 u7 K, ^能力,從各種探索中悄悄獲得- E2 j( ~3 x% ~1 V% H9 j9 ^, ~
「如果不讓孩子坐著認字、不帶他們學習1、2、3、4,只是帶著他們進行戶外教學,將來真的可以跟上別人嗎?」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面對幼兒園中沒有分科、按時教學的上課方式時,最容易出現的疑問。其實,面對學習,每個人應該都有一套屬於自己、最有效率的吸收方式,既然大人對於學習都有這麼多不同的見解,更何況是孩子呢?「以我們學校中的『好吃的食物』主題為例,當孩子們對於親自烹煮食材充滿了熱情的想望,並且透過實際的討論與行動,決定共同合作料理一道食物時,從規劃菜單開始,就有一連串的挑戰等著孩子們一一去思考。+ V- p: u* M* i6 {* s/ y

0 T, Q) E* e. Q! Z包括了同伴之間的溝通協調、採買行程的規劃、購買金額的換算、烹煮工作的分配、調味料的比例研究等等。」台中四季藝術幼兒園創辦人唐富美表示,光是找資料、看見問題並且實行計畫,就足以讓孩子用他們自己理解的方式,獲得各項長大後必要的能力。
; Y  C. k. Z9 S% X
) b; Y/ b2 F5 v) V& Y2 H. e體驗,才是最終極的學習武器% b; X: {" o1 |: D* A
對於台中四季藝術幼兒園來說,每一項課程都是「體驗」,而在各項體驗之後,孩子所學習到的,有很多不能從課堂中的課本學習裡看到。以食物的主題為例,當孩子們想要研究「檸檬」這個水果時,若只是翻開有檸檬圖片的書籍,孩子恐怕到了超市還不一定認得出來;但當老師帶著小孩們到市場親自透過他們的感官聞一聞檸檬的香氣、摸一摸它的外皮質感,回到教室後再仔細觀察描繪,之後用嘴巴嚐嚐檸檬所帶來的真實味蕾感受,和同伴一同打果汁、做出一大罐的檸檬水。
6 c+ C; }8 K- `8 [! q, d# {7 o( n ' t% e/ Q+ ~9 P* T8 q) x* s# h
如此深刻的五感學習歷程,相信小小孩對於這樣的水果已經獲得最完整的探究體驗,並同時獲得各種能力的鷹架。「我們的孩子經過了食物主題的洗禮,親手研究、種植、烹煮小白菜之後,不僅知道農夫照顧白菜生長的辛苦,必須要澆水、施肥、移走菜蟲、考量日照是否足夠、搭建網室……,他們更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也建立了自信心,可以研究出各式各樣的小白菜料理,回家以後還會主動幫忙家長煮飯呢!」唐富美說明。
" w$ ]" x& z2 k. M5 q7 ~# j 0 k/ ~! |: V! \5 b8 Z
挫折,是必經的學習過程6 I2 I+ t* m+ |( k
開放教育雖然看似給了更多自由、讓孩子們感到更快樂,但它同時間,也會讓孩子體會更多挫折,讓他們在每一次的失敗當中,經過修正而得到更多。在實踐開放教育的班級中,有時候班級規則是由孩子自行制定的,他們必須討論在班上可以/不可以做哪些事情,例如「當有一個小孩在發表意見時其他孩子不可以插嘴」的規則,可能就是在所有小孩討論時吱吱喳喳、無法聽到別人意見取得共識時,提出的解決辦法。* f9 e( [6 ?1 o) Q) F
3 k. j# _8 S7 C+ f% ?/ ], t
開放教育所強調的動手做,是指孩子們必須從觀察、思考中解決遇到的挫折(例如我每次講話,老師跟大家都聽不到怎麼辦?輪流講話可不可以?),每一次的失敗及嘗試,都可以讓孩子更有勇氣,將來再次面臨不同的挑戰時,也能冷靜下來思考解決方式。, F' g8 s/ b7 N
3 g$ w) w- |. B' O" N- D3 \
請給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
: b, w& u) S) ^9 ?4 e9 h+ N% n5 D
在採訪中,唐富美特別提醒家長們:「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身心都在長大的小孩,早點睡覺除了可以幫助他的身體機能循環之外,對於其人際關係也會間接地的被影響。試想一個小孩總是睡到自然醒才到幼兒園上學,到教室時可能就已經錯過大家正開心遊戲的時間,自然會跟不上其他同伴們的互動與學習,其實是相當可惜的。
$ h* ?3 H& D/ c: D+ k3 v6 | # I) s* R- m& j4 A& K
開放教育中的「示範者」1 ?4 I1 L( j% K- P& @. q6 d
除了充足的探索資源,在開放教育中,「老師」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他除了能隨時提供小孩主題探索時的軟硬體情境外,並以幼兒的角度,看見孩子於學習中的需要。
1 ~) a( ~/ l0 d% q, I : M# z! @# e3 j! T* K1 l. b
唐富美說:「在幼兒園裡,一項很重要的學習是『生活價值觀的建立』,老師們首先就要以身作則,例如: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不挑食、吃純粹的食物而非食品;在帶著孩子接觸小生物時,老師本身也要有尊重生命的態度,而不是帶著恐懼面對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生命。」1 p7 w6 ]& ^/ v, {  b, ~7 w7 u% j! N3 ]

) D7 _8 [$ J7 S, B: j3 M作為開放式教育教室中的「示範者」,教師們必須花比傳統教學更多的時間,比孩子先一步了解接下來可能會碰上的問題,或可以再給他們什麼刺激,其實工作起來並不會比較輕鬆。- r, M' O( g& e5 u
, a; |: E  b( i! F- s1 _6 w
了解小孩,是首要條件
8 s; v+ o9 y% B; ~# o
由於開放教育沒有固定的教學樣板,老師們必須非常了解每個小孩在其年齡必須具備的能力有哪些,才可以帶著他們不停地作嘗試,進而幫助他們成長。因此,必須隨時記錄每一個小孩的發展歷程,也是老師的工作之一;在記錄後對照其年齡的發展階段,規劃能刺激他們發展的課程,並再次記錄孩子們的反應。教育與放任的界線在此又再度被畫出──當老師發現小孩的數學邏輯能力還不足,他們不會不管孩子,反而會設計能刺激此方面能力的活動讓小孩們參與。: z3 H; P9 Q( n
1 a' l* N% m. N( O3 ~* |$ {
尊重,很重要
: g. J. ?$ C+ x& N4 Y0 x# {
教育的實踐裡,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彼此尊重相當重要。以時間控制為例,由於小孩的生活步調與大人並不相同,對於時間的邏輯也不如成人好,因此從教室的節奏開始,老師們便會搭配幼兒的習慣,於每一個活動轉銜的期間,事先作活動結束的預告,好讓孩子們有心理準備將手上正在進行的活動收尾。) Z5 u7 F; [! d- e9 n! d# u
, b  X0 z- t: D" f
同樣的,爸比媽咪們也應先試著學習理解孩子的能與不能,不對他們作過多或是過少的要求之外,讓他們保持自己做事的習慣:包括自己洗澡、自己吃飯……,當孩子不願意負責將自己的事做好(例如不想自己把飯吃完),那就讓他承受自己選擇的後果(下一餐之間不給孩子任何零食或點心),才能真正陪伴寶貝一同成長。$ h: X9 ]& @; Y5 i! `
! c) s& U/ k! E1 E: g
放任,是害了孩子
8 M- V( e  \2 K, Z# O/ e
某些時候基於安全考量,家長是不可以「放手」讓小孩嘗試的。例如讓小孩在餐廳中隨意跑跳,便可能讓他們陷於被手上捧著熱湯的侍者傷害到的危險;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任由他隨意跑跳」的態度便是放任,而非「尊重他探索的權利」,因為除了小孩自己應受尊重,他也必須學習尊重別人在工作時需要的安全環境。
# o$ ~  z- @) g# A1 ` 4 T# \1 X3 d  x- u% q
另外,孩子在搭乘交通工具,如捷運、火車、飛機,有時會發出嘈鬧的聲響,這也都會影響其他乘客的權益。建議家長可以在出發之前,以故事引導的方式,引發孩子的同理心,相信孩子對於可能造成他人的不便,亦能同理感受。孩子的心思其實是非常細膩的,端賴大人耐心地引領,孩子才能懂得真正的「自由」是基於尊重他人為前提。接下來,這個世界就任他們遨遊探索了!


4 J' T9 z9 P  V全文網址:  您給孩子的是自由or放任 │ 台灣兒童發展協會
3 s3 E" Z( J" Z  f5 ?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218! m. I3 ?  u- ]* }+ M

- w5 f+ @' F! d- V. l' f4 C) U7 l+ x% Q7 U: h; w9 o
9 k; L3 ]. P' B( z& z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222461 + 1 讚!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2

主題

18

好友

492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121
在線時間
47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4-5-16 22:46:55 |只看該作者
個人是覺得,讓小孩去嚐試,大人還是要在旁注意比較好!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