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0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人生另外三分之二的風景 ~轉載

[複製鏈接]

156

主題

10

好友

4636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633
在線時間
845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0-9-19 07:39:51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人生另外三分之二的風景
  \( z. C' E5 Z5 {# x7 u  . O* F7 Q+ d; m7 \" Y( d( [
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花旗,一個臥虎藏龍的金融競技場。
* e& N. q7 A* U1 b: M( V
4 i0 `0 G4 X, {+ o6 w花旗人的外表,多半光鮮亮麗、自信滿滿,但他們卻面臨比別人更激烈的競爭與壓力,為了強過身邊的「第一名們」,他們必須更用力的工作,甚至犧牲自己的生活。- S! o' _" _. V3 q0 D4 Z2 [8 H

" L2 g+ T5 F# o1 Y' @% e9 @不過,民國五十三年次,擔任花旗銀行金融同業處副總裁的黃毅,卻有一套與眾不同的工作哲學。進入花旗銀行十三年,黃毅從不加班,他只有一次在週末加班的紀錄,一個禮拜的應酬不超過兩天,回家絕口不談公事、不想公事。
* w8 L0 Y" {) G! _$ ]/ r4 B6 s) Q; y
這樣的人,仍然可以在花旗銀行裡擔重任。五年前,黃毅接下這個職位,帶領著近二十人的團隊,爭取與銀行同業、保險、證券、投信,甚至央行等法人機構的往來業務,五年來,這個部門對銀行貢獻的收入金額成長超過一倍。去年,這二十個人創造出十三億元的收入,並將國際科技大廠委外代工的觀念引進國內的銀行市場,推動銀行將核心業務的非核心能力業務委外給花旗代工。
# V% Z3 O2 W9 x7 |2 p% Y+ y. n" k# N; [9 Y# `
工作一百分,對黃毅來說,並不困難,從民生國小班長、介壽國中模範生、建中到台大土木系、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黃毅是一般定義的聰明寶寶,工作對他來說,似乎應付得游刃有餘。
6 k( \' S$ x) g2 w% {5 z8 H
# E: [3 h, p) b% Q' I7 L2 I但是,工作一百分以外,他的生活也能一百分,就令人好奇了。黃毅充分保有自己生活空間的方式,不一定是什麼了不起的興趣或娛樂活動,但是,「工作只占生活的三分之一」,是他堅持的原則,因此,每年固定兩週以上的旅遊計畫,每週末固定逛書店、唱片行,每天早上與妻子散步去喝杯咖啡、吃早餐,以及音樂會等娛樂,都是他豐富生活的活動。
( N/ ^: q/ O7 w' k. M0 e) U2 ]% e" l2 k4 [! |/ D- V
期許自己每年都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六十歲時回憶起來會微笑十秒」還有一件事可以凸顯他經營生活的用心。民國八十三年,黃毅已經是花旗的主管,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銀行的主管應該是一板一眼,嚴謹自律,但黃毅竟然報名參加 Marlboro公司(萬寶路香菸)所舉辦的西部探險活動,當時,台灣報名者眾,經過筆試、口試與體能測試,黃毅成為第十一名,是候補第一名。 1 l8 P( t  i4 b, _; @, B7 p
: [0 Q5 x% z) s7 k+ I6 P
幸運的,有名獲選者因故不能成行,於是他得以參加這為期十天的活動。在同伴裡,黃毅的銀行員身分顯得相當特殊。當時,這群人浩浩蕩蕩開往美國西部,從北邊到南邊,他們學西部牛仔的騎馬趕牛、玩吉普車、泛舟、越野車等十天,台灣的《民生報》等媒體還隨行報導每天活動。「過癮極了,」黃毅說,「如果到六十歲時,我想到一件事還會微笑十秒鐘,那麼我花一年來做這件事都值得。」因此,黃毅每年都告訴自己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管是工作或是旅行、玩樂。4 F% Z; B/ S  @( }. i' ^

: q  C- j5 q9 A3 [一位與黃毅共事多年的同事形容,黃毅很懂得玩樂,是標準「WorkHard,PlayHard」的人。這個性格有什麼原因嗎?黃毅反問記者,「你認為,人生可以規畫嗎?」1 i7 E- w0 ?- t

, q. o5 Z9 ~+ F) C- X1 q父親驟逝,體會人生無常--「 活在當下,更及時行樂」黃毅三歲時,父親就過世,得年三十五歲,除了一個姊姊、弟弟外,黃毅的母親腹中還懷著一個胎兒。直到現在,父親的死因仍然不清楚,「我們根本措手不及,前一天父親才覺得不舒服,沒想到隔天就走了,」黃毅說,「所以,你今天可能才生病,明天就掛了。」
, t( [* ~$ s) u7 G6 b0 f' Q3 y
6 i. e7 t4 R5 J# N, w* c. N因此,「要活在當下,更要及時行樂」的觀念一直深植在黃毅心中,他不要像他父親一樣。黃毅 從來不相信人生可以規畫,也從來不會把生活切割成「求學、工作、退休、享樂」四個階段。在黃毅生活裡,他永遠把此刻可分配所有的資源,做最適當的分配,而 不會把資源設想成可以儲存到未來的某一天再享用 ,根據這個原則,他的時間配置自然與多數人不同。
5 p) o+ L2 Y  R6 e
' I4 D5 o" [4 Z, k. M8 H% t" J因此,問他是否為了追求保有高的生活品質,而放棄工作、放棄更上層樓的機會?黃毅覺得很好笑,「對我來說,這是極為自然的事,沒有放棄什麼啊!」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個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圓,有大有小,每個圓裡的成分也長得不一樣 ,「我 非常篤定自己要的圓長什麼樣子,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這個圓的樣子。」黃毅說。
1 z) @) E2 }- j7 r7 P8 g* l% i* a) C7 {0 h0 q2 C$ }2 e" E
很多人,對金錢的追求有一個模式,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三千萬元,當達到第一個目標後,第二個目標就是一億元,然後,三億元是第三個目標,然後,就變成「錢奴」。 3 Q# t9 H% \# Q
% M  y; i6 C' Z) M8 P
「為什麼我不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黃毅曾經這樣研究自己,許久後,他終於知道,「人生真的可能很短」這個從小就深深影響他的觀念,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與別人最大不同的原因。
; K2 J4 Y# Y. B# v1 O4 C3 R8 X, C: z
寧願工作得久一點,也要兼顧享樂--跑步時悟出「永遠不與別人競爭」的道理在「五年級生」裡(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九年出生的這群人),許多人都想用力的工作十五年,然後,退休,好好的享樂。但是,黃毅 從來沒想過要提早退休的問題,他不要這種被切割的人生 ,對他來說,「我 永遠要一邊玩、一邊工作,即使可能要工作得久一點。」黃毅是少數還會認同「五十五歲退休」的「五年級生」。
6 m- {2 ?4 R" ^" r# J
! j' W# e" [7 s) j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花旗競技場裡,眼見著別人都這麼戮力的拚績效,黃毅要如何保持心中的平衡感呢?「 永遠不要與別人競爭,要與自己競爭。」這是他的法寶,也是他青年時期跑步悟出的一個道理。
; X4 g0 Y/ o/ H( _& E6 g- Q. p  v& `8 r' n
黃毅念介壽國中時,為了訓練自己的意志力,每天早上都到公園、或台北體育場跑步,後來,他發現一個道理, 在這個跑道上,隨時都有新加入的人,因此,此刻你所在的位置,到底是領先,還是落後別人呢?每個人的起跑點不同,加入時間不同,跑的距離也不相同,在你後面那個人,可能落後你,也可能是領先你的人。 ( t  q2 I* H* E- T5 W- l

5 @9 P# u6 p; `0 n「很顯然,這是一個無法比較的問題。所以,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應該專注在自己的腳步上,隨時調節自己的呼吸,不要中途跌倒,或亂了腳步。」 ) y1 g' J3 B4 N# n- p% f

0 c; y& `1 A$ B# q; F黃毅的父親過世後,母親為了撫養幼兒,長期在外地當紡織廠的女工,即使黃毅已經擔任花旗銀行主管時,母親仍在餐廳裡洗碗,甚至為人幫傭。當時,黃毅下班後也還會到餐廳裡幫母親的忙。從小,黃毅由祖父母一手帶大,並生活在有五、六十個堂兄弟、妹的大家族,他從小就知道要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如何與別人共享資源,而在職場上成功。但是,黃毅清楚的認知, 一切的成功,只為了活出豐富的生活品質。
, _  [% i4 I& \. p& x# D$ p& X6 [
* B* N+ N, U. u/ |* ?* c) V從小的生活經驗,黃毅學會獨立,也學會與別人共享資源,並培養出等待成功的耐力。而且,「我把一個人當成人在經營,而不是當公司在經營。 」因此極度工作,極度玩樂是他想活出的人生彈性。被遺忘的職場生理時鐘 " `* W1 w# G8 w
' v% y& t9 ?- s# n6 A4 }
近幾年來,我失去幾個職場上認識的朋友,他們以相同的節奏離開,根本來不及道別,我甚至連他們離去當時到底痛不痛苦都無從揣測,也幫不上忙 。一個是營業單位的新鮮人,退伍後第一份工作,鏖戰數月,好不容易業績稍有起色,卻在某個盛夏早晨上班途中的紅綠燈前方,趴在駕駛座上停止心跳呼吸,那時,他還不滿二十五歲。 4 `6 C4 Y# ^8 p
9 V$ N0 K6 Z1 @" F$ g# _
另一個在日本商社工作,經常出差應酬加班,總是自豪身體壯得像條牛,沒想到卻在幾個禮拜前猝死。那個晚上看起來毫無異狀,他照舊因為加班錯過晚餐,照舊跟幾個同事吃宵夜,喝了一些冰啤酒,進了家門之後,在妻子面前倒下,送醫已經回天乏術,三十幾歲的人生,劃上休止符。
" V+ U5 ?6 e) g  n4 _
$ H% J% d) H' ?+ B. N3 X他們從自己的人生中瞬間抽離,也從職場同儕的集體記憶裡消失 ,我或許略知他們在工作上面臨的壓力與瓶頸,卻不曾體恤他們身體的脆弱 ,工作霸佔了他們得以喘息的時數,他們經常憂慮業績無法達成,新產品沒辦法順利上市,趕不及提案給老闆, 他們在家庭與職場之間、人生與事業當中失去身體的主控權,即便公司給了他們優渥的待遇、高額的團體保險、昂貴的健康檢查補助,卻還是彌補不了生命倉促煞車的遺憾。
: t1 c1 b# z  t- }
0 ^+ Q- B5 }1 C+ r; @7 b企業總是不斷強調績效,工作狂主管也總是大方打亂員工的生理時鐘,許多上班族的人生因此失去平衡A讓 原本只應該share三分之一時數的職場鐘點,殘酷侵蝕了另外三分之二得以休閒與睡眠的美麗時光。
3 i3 @! B3 H4 h6 C/ L8 e5 }% c
: M. X5 k  I7 R* L老闆或許每天關心工作進度,卻不曾問過員工有沒有長期便秘的煩惱;稽核可能按月追蹤交際費用,卻沒興趣知道員工的膽固醇有多高;同事之間也許計較誰的升遷快、誰的薪水高,卻沒想過誰的快樂多、誰的睡眠品質好。
8 m, n' R2 d; o, r9 u5 M3 n* h. Z/ W1 {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將工時長短與貢獻度忠誠度綁在一起 ,樂意加班心甘情願留在公司待命的人,經常獲得褒獎讚美,而準時下班抗拒超時工作的人,則被嫌棄。嚴苛定義中,不乏欣慰的暖流。早就聽說一個出版社總編輯堅決反對員工加班,一到下班時間就急著趕人,他希望工作伙伴可以擁有足夠的睡眠與休閒,離開辦公室就把工作鎖在抽屜裡,一走出辦公大樓就走進自己另外三分之二的人生。
7 `% @- ]$ o' Z! U4 s% K( v3 v! ]$ I# ~! q
另一家企業老闆更妙,索性把每週放假前的午後也大方送給員工,鼓吹同事去喝下午茶、泡個不擁擠的露天溫泉、或者來一趟精油芳香療程。
: q- m5 Y" Y. U3 Q2 p
( ]/ }  J# z6 T& z- ~( t. z- ?8 `我喜歡這種人性關懷取向的溫暖體貼,而非咄咄逼人的淘空式冷漠,當然,我也敬佩這些準時要求員工下班的老闆,他們所營造的健康快樂上班概念,是這個講究高倍速競爭的職場生態中,最迷人的荒漠甘泉。 ! ]+ ~9 M- E8 `8 w4 Q
& C3 n& U  U/ q1 `- V8 j8 n& i
許多企業或許記得定期保養大小事務機器,為它們更換耗材檢測線路添加潤滑劑,卻疏於打理員工的身心狀況,或急於測試員工的容忍極限,期待在薪水額度之內獲得超值對價;而員工同樣高估自己的能量,總以為吞幾顆胃藥就能撐過身體苦痛,總以為每天睡三小時不成問題,或者多喝幾杯黑咖啡就能增加幾個小時的續航能力,甚至,仗著年輕、仗著體力好,就放肆熬夜、應酬、緊張、多疑,或看著自己的臉色變得蠟黃蒼白,以為多敷幾次臉,多吞幾顆維他命,應該就 OK了吧!
( y; N4 {5 `# z- c7 d- V" Z+ G; O: u  O) c! C; C9 Q" m: [6 o
職場電腦化之後,上班族經常把自己也當成不當機的CPU,即便體內的肝、膽、胃、腸、腎、心臟、血管、淋巴、內分泌、自律神經、脊椎或視網膜,已經悄悄舉牌抗議了, 而一徑在職場上逞強的人啊,不要自以為是無敵鐵金剛,身心的bug早就呼天搶地了 。: ~8 S9 C1 P5 F/ G

3 u3 i* S9 U' ?5 c/ U被遺忘的職場生理時鐘,以及更多被忽略的員工健康警訊,在屢屢被誇大歌頌的幾波職場生態革命中,在網路改變了無時差的全球化競爭之後,人類的生理機能並不具備24小時運轉的本事,朝九晚五原該是最符合養生的工時概念,所有企業體,甚至所有工作者,是該逐步修正超時賣命的工作哲學,回歸健康工作的職場概念囉! 6 d& Y% q" p0 y7 O

& k! P1 |9 S! S6 m2 I下班了,勇敢收拾公事包準時離開吧!人生另外三分之二的風景,在玻璃帷幕大樓之外的天空跟你招手呢! , t* P9 a5 S9 S8 b

23

主題

76

好友

1264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社區
台北
文章
671
在線時間
276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0-9-19 09:57:56 |只看該作者
大頭 發表於 2010-9-19 07:39 1 H8 w) o& }5 F
人生另外三分之二的風景
* i; G6 H/ B4 ^4 X+ Y  
6 y- C% D1 F9 g" F. u0 \/ G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花旗,一個臥虎藏龍的金融競技場。
# Z  _% {7 g% H
GOOD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