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3-1-1 08:46 編輯 ) |8 }& K: R9 Q0 Q2 V" F) o# d
8 A8 L- a! S5 y0 w5 b( l" J
250億勞退擠兌潮 63歲的許伯伯教你如何理財6 {0 H- x r4 Z) r
! D% E7 \2 P' Q! L+ y
4 X( z4 ?2 d$ L4 r
) p/ a5 v/ T [+ ^) |% {
+ ^9 E$ R9 K! p( ^# x* t) @
, e' ^& U9 m/ G+ M: @7 t/ O- A* x- @- z
$ Z9 q- t6 r% B' n
勞保、勞退基金驚傳虧損,引爆250億擠兌潮,滿手現金的退休族,如何理財,63歲許伯伯以一次領勞退197萬,投資境外債券基金可月領2100元利息金,退休生活不用愁。( J" z8 b9 Q+ |! u# A3 N1 Y
+ K* @5 G' `3 W B4 {2 z文.洪佩玲 圖.許金濱提供
" b0 V( @ H% E! B6 A5 [* k: e/ t4 N! p) H9 u; U+ p( D: @
去年全球經濟籠罩在歐債危機及美國債限問題下,金融市場受到劇烈衝擊,勞保、勞退基金一百年度分別虧損一二五億元及四五五億元,爆發十月二百五十億擠兌潮,退休族滿手現金不知如何處置,六十三歲的許伯伯教你如何理財。 - n6 u9 h/ Y1 y9 W7 y" B& V1 l8 ?
9 f6 q2 \, K6 W6 C4 I& S; E勞保勞退基金投資虧損新聞持續熱燒一段時間後,十二月初一封掛號信寄到本刊編輯部。上頭寫著:「本稿唯一投給貴刊,給屆退勞工請領一次退或月退休金選擇建議及分析。我看了電視名嘴及媒體均用簡單算術計算質疑,我現年六十三歲,三年前中風導致手腳身障,書寫辛勞但腦袋尚清晰,個人理財經驗實務豐富,曾出過三本理財書,及任教過高雄市民學苑個人理財講師,看了《理財周刊》多年,謝謝貴刊的文章讓我有很多啟發,六十歲中風後即一次領一九七萬退休金,由於中風後無法工作,唯一收入就是靠投資債券基金,確保生活無虞,盼以此實務經驗分享屆退勞工朋友,一次退或月退還是尊重個人決定,只是我想幫忙更多人,謝謝。」文末還留下他的全名、手機號碼及地址。
! y' u9 G% t: P; T6 n9 n0 g
2 N) R% d; C4 `這封郵件讓我大大好奇!帶著滿腹的狐疑與悸動,我開始深入跟這位許金濱伯伯進行訪談,經過反覆探索及求證,發現這位許伯伯以誠懇的態度逐一回答筆者所詢問的投資歷程。
" n# y8 g, X! L. [" f/ N% u$ }% F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調查統計顯示,二○一○年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約五十六•六歲,工業及服務業因退休而離職的員工有五○一四七人,較前兩年勞保改年金制所引發的退休潮少。事實上,台灣每年都有一群為數不少的人屆臨退休,除了勞保年金外,勞工退休金為退休準備金挹注一筆資金活水,也協助即將退休的民眾擁有較佳的優質退休生活。 ; m F' ^/ F# y4 Y! ^+ u5 T
* L) G6 { ^# ]" t4 ^+ s* L
中風後收入中斷 靠穩定投資再奮起
7 @ k9 }6 h9 p- z; V# o* x# }& j8 U3 Y4 ^% F. g
筆者撰寫理財文章多年,也希望透過許伯伯的真實案例,讓許多面對退休路茫然的辛苦勞工朋友們,能藉由本刊的理財文章報導,開始提早做好完備的退休規劃,未來能過著安享晚年的退休生活。9 Y$ }7 C: S, G# S# k, o- R8 h
" u7 t+ n- e/ o: D/ `文化大學建築系畢業的許金濱,畢業後到建設公司工作多年,一路歷經土地審查裁測、廣告企劃、總經理等職位,有感於職場不確定感很重,加上本身持續出版過理財書,也撰寫過財經雜誌專欄,對理財議題興趣濃厚。
7 Y; E0 C( e# q, F9 f+ r2 ^/ F5 [
% ]$ p5 l$ b) `; G! j$ J s% L四十九歲那年,許伯伯開始創業之路,加盟金石堂書局,享受每天沉浸在書堆中的生活。 % t" H' U. h4 } K: d& k
% z1 \% M1 M0 v4 s% M直到六十歲那年,許伯伯人生路起了莫大的變化,在一夜之間他無預警中風了,醒來時已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日常的生活瑣事也因此而無法自理,一開始必須依靠著輪椅與親人的幫助才能出門,還得忍受著旁人異樣的眼光,生活也因此遭遇到莫大的轉變,面對著未來生活,他茫然了⋯⋯。
- i% W* \3 M) Y7 z7 f$ Y9 K0 C. J$ W0 ]" @9 a0 u; p3 t
所謂「有土斯有財!」由於不喜歡每天惶恐的看盤生活,許伯伯並未進入股海,年輕時許伯伯長期在建築業工作,投資幾間不動產,在中風後脫手也讓他賺進了二千萬現金,加上因之前工作關係,長期跟銀行往來,對於數字相對敏銳度較高,也讓他後續對於投資理財的觀念相對底子扎實,因中風後壽險業務員朋友建議他投資基金,評估過後許伯伯決定以穩定又具有積極性的投資方式,購買貝萊德及聯博等高收益債券型基金。
. `7 W" I0 J. B v; G! c& Y2 Q! e. T. y& c, V- U4 O
許伯伯認為,一般媒體或電視名嘴均用簡單算術先計算月退二○四四○元,領八個月半就可追平一次退一九七五五○○元,完全不問理財方法與利息計算,那是最笨的方法,如以勞退基金官方的平均收益三%計算,則月退必須也要在第一一一個月開始追平一次退,如再以銀行存款平均一•三五%年率來算,也要在第一○二個月才能追平一次退,所以選擇月退或是一次退要看退休人如何理財而定,並無絕對對錯.
! {. A+ T$ |9 w6 t" G: x# F; p) l" S1 A- n% }5 t* j8 `" w7 o
9 o* M$ d; h1 c6 `- Y+ {/ ?
【理財周刊 】
( F E% K8 Q# t) @* \1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