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調查採訪》我們還需要一座國光石化廠嗎?/觀音.麥寮.大城 幸福與悲歌的啟示錄( p( O( j8 O1 Z8 t) I' B" A
6 _: p* i2 }* [* m; P; q) B1 T
5 A: [/ S, F; R8 T3 {
【文/燕珍宜】
+ d7 |) A/ o6 t7 Y! ?
% h N: {9 w& D% V9 U: q3 p# |% |6 F前言
$ G( E" e3 Y; T5 u
8 f) k1 Q# z6 X4 |9 _# a觀音鄉、麥寮鄉、大城鄉,三個台灣偏僻海邊小鎮,卻都因石化廠而改變了命運。
! j1 Z+ G" w$ c4 J4 I, x, S1 m8 i# B& }0 O5 l' p- m
觀音鄉二十年前拒絕了台塑六輕,為何成為種滿翠綠蓮花的幸福小城?
$ M- Y c' Q, a+ g# f& x+ I9 b9 V+ E
麥寮為了發展而擁抱六輕,為何如今又要反六輕?大城會成為第二個麥寮嗎?. c! X* L3 t" o1 ^
- r _! R% H! ?
5 b# B8 w$ w2 M" J: |& r/ L
日本地震造成千葉縣煉油廠大火,令人怵目驚心。彰化、雲林沿海居民也擔心,若台塑六輕及國光石化發生大火,性命將受威脅,於日前北上到總統府抗議。
7 ~9 w7 \2 l/ k: c2 x$ |3 Q/ s/ L! U, _) a: e+ v7 R' C1 {
" C' F4 [5 U1 f* h3 A
農曆年前的一月二十六日,夜幕低垂,天空下起大雨,位在台北的環保署大樓燈火通明,門前的空地上聚滿了上千位年輕學子,不畏天氣又凍又寒,靜靜地抗議。他們大部分是來自彰化大城鄉的學生,為了反對國光石化設廠而北上抗議,這些學生甘願忍受一時的寒凍之苦,因為他們知道,這隻石化怪獸將從此改變這個海濱小鄉村的命運,「現在不抗爭,未來就會後悔!」學生們說。% I: i7 b% g# i ?: y- R1 ^
( W( Z0 G5 b5 K- J; s8 e# H2 S9 a8 d; x$ B9 Q: S
根據經濟部的資料,石化相關產業一年產值超過三兆元,貢獻台灣二五%GDP(國內生產毛額),養活四十二萬人;但很少有人看到,煙囪高聳的石化廠,已悄悄改變台灣三個鄉鎮的發展,也改變數萬人的命運。
6 d2 }) k; G P+ O* j' H' C
2 t( G6 j G# t, x. G( i W/ v* Y8 A {) X5 A
《今周刊》採訪團隊特別由北而南,深入三個因石化廠而改變的鄉鎮,直擊當地民眾受到石化業設廠的衝擊。
, o9 A [& s3 ^
2 V- `" H' M0 v+ f' Q! g5 H; `6 ^7 [+ r% ^2 X0 Y
桃園觀音鄉 勇於拒絕才有幸福
1 ]5 E- X5 q1 i, X% R' _; v& w7 j, I0 v& Z" N9 u6 k* ]! P7 e/ o( x
! t7 ~6 ~* D7 M5 c, s3 ]7 t( i
假日的桃園觀音鄉,每條路上幾乎都塞滿了車,沿路都是趁著放假特地前來觀賞蓮花的外地遊客。現在很少人知道,二十年前,曾經因為計畫要在這裡蓋六輕石化工廠,發生過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 y! Z) ?' S% T/ _7 t/ |- J
: W6 c! Z0 d& r) ^* o1 D/ O& w/ m6 |
如今的觀音鄉,放眼望去,荷葉田田、蓮香處處,每年的蓮花季,風景如畫,很難想像當年它也曾經滿目瘡痍,每條小溪都惡臭難聞,每畝田都遭重金屬汙染。
2 G7 [* D. E4 R/ x! ?9 g
, J: |4 z" ~* B; s) T) ^/ a. @$ d! i* E) d* s& `) ?
一九八九年,一項消息傳來,台塑宣布六輕興建將落腳觀音鄉,為了避免家園受汙染,鄉民們自動自發集結,發起拒絕六輕落腳的抗爭運動。
7 q1 K; J" w7 X5 x
1 l |" D4 ^, I; Y: L4 U9 b. _9 q) d$ A
當年觀音鄉反六輕的大將黃安滄,描述當時號召鄉民北上陳情抗議的情形,「我們要北上抗議的前幾天,剛好發生『五二○流血衝突事件』」,原本擔心鄉民會因此退卻,「沒想到幾乎百分之九十的鄉民都還是勇敢站出來。」對於六輕,鄉民的態度頗為堅定與團結,「當時我們決議每戶出一丁,堅決抗爭六輕。」他說。$ ?" f6 B" M& B- e4 r" I
. _; B1 n. `# ]- E8 |/ V( V
, W$ z4 ?) r2 @" m8 y1 X- m鄉民團結一致,加上當地知識分子的協助,最後,在諸多考量下,台塑只好放棄觀音,往南另覓土地,觀音鄉的命運從此改變!# [! P+ z: c/ n
2 Q7 Q o# S2 B/ C+ `
: n0 O0 i0 z: r. x' @. A4 L# ?+ ?首先,觀音鄉從工業汙染之鄉轉變為蓮花之鄉。會成為蓮花田的故鄉,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位於觀音鄉大堀溪旁的蓮花田,原本不是為了吸引觀光客而種,而是為了「搶救大堀溪」而生。反六輕活動後,觀音鄉人更進一步,化抗爭為積極改善環境,其中被拯救改善的對象之一,就是大堀溪。7 W, c2 E+ C; p9 U* D/ p
' G* I7 ~+ A) l/ Z' N4 }, V6 P
: K- m; [+ [& S' h曾參與拯救大堀溪、現為萬能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系講師的江明潭表示,拯救大堀溪同時,有人提議為了讓大堀溪兩旁因休耕而雜草叢生的農田更整潔,何不種植一些蓮花,既可涵養土壤,又可美化環境。「沒想到大批人潮追花而來,大家都很驚訝。」江明潭說道。) c9 E# M# l1 u0 W
+ @7 B9 h( \) Y( P8 c9 y: v+ s
7 k9 y A# T% y: y( D0 |( ^救溪這樣一個愛鄉護土的動作,不但造就當地農民的第二春,吸引年輕人返鄉回流,也締造了一個幸福觀音鄉的新藍圖。
- b* S1 R( M1 U& S( t" e/ D/ D5 \ G
$ _. W, X d% W% A6 L6 V" @1 S" Y8 ?" U/ }9 @
這幅新面貌,不僅讓外界對觀音鄉的印象大為改觀,甚至開始吸引年輕的觀音鄉子弟,返鄉開闢新天地。其中,三十八歲的向陽農場主人黃永林,即是觀音子弟返鄉圓夢的最佳範例。" B0 X9 |# I, H! X# _
% C( ^" Y$ {5 ]- i6 s* w$ u U. c" Z; n
返鄉遊子一圓農場主人夢
9 s" ?3 H+ e7 j$ w# }
0 Y' E }( K4 w' M7 t9 i# e; U& {( S% q7 w, ]* h" o
曾經在觀音鄉度過童年的黃永林,像大部分的觀音鄉年輕人一樣,一畢業就到外地工作。孝順的他,每年夏天都會固定回觀音老家探視祖母。
. p8 R T* J1 Y1 y. q
f- Y$ q9 O0 J+ B' U& W
3 x: i, b, W' N0 F/ a6 I/ P0 D' o. S, e有一年,就在回祖母家的路上,他發現,原本人車稀疏的鄉間小路,竟然堵起長長車龍,從車窗望出去,無論是路邊,或是田埂小路,只要可以落腳的地方,都擠滿了人。好奇的他,下車一探究竟,才發現吸引這麼多人跑到鄉間小鎮的大磁鐵,原來是一朵朵隨風搖曳生姿、嬌豔動人的蓮花。
" P& V$ U- e+ _
5 N) b# f3 L% f! k: T C
) Y! `' a- ^. X5 n本身有園藝專長的黃永林,發現家鄉不一樣了,心底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實現夢想的機會到了。黃永林辭去工作,靠著標會得來的三十萬元,打造種滿向日葵的「向陽農場」。「我全心全意投入,因為這是我唯一的收入來源。」
( P, M8 q! B$ x* V0 C$ E
' q- \8 ?5 _8 n# B8 u
$ G8 |8 b4 Q" Z- P$ d5 v" o首先,他選擇向日葵為農場主題,以便和既有的蓮花園做市場區隔,「遊客要看蓮花有很多選擇,但是要看向日葵,就只有向陽農場。」光是向日葵,他就栽植了十多種以上的品種,園區不僅提供採花,更仔細介紹向日葵從播種、幼苗、開花、結籽的成長過程,此外,也展示多樣向日葵手工藝品。接著,他還開拓其他花種,從一季做到全年四季,農場都有花開。
# F$ L4 L$ B5 ~( b" w- R- C3 S+ {: @4 Z
6 U3 K3 V( B, V+ O* M「一開始很簡陋,連廁所都是用祖母家的」,但一步一腳印,黃永林將賺來的錢不斷投資進去,每年增加一點新的建設與服務。年輕的他,也應用了當時剛開始流行的電子郵件轉寄、分享功能,將「向陽農場」透過親朋好友,一傳十、十傳百地介紹出去。於是...(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43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1 L N( {7 M, T' E/ B; W
6 c0 R7 f& [& d0 w
$ k" k, O; F4 c$ ~* Z( h& K0 l8 x$ K9 F! q) d; Q
* Q+ B: E" u6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