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33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701
- 活力
- 34
- 金幣
- 1730
- 日誌
- 0
- 記錄
- 15
- 最後登入
- 2017-1-21
 
- 社區
- 風呂
- 文章
- 222
- 在線時間
- 201 小時
|
岑永康:幫孩子存金錢 不如存觀念
J' d0 @! N4 n1 u, |9 f9 G; v9 i0 V; W. s# O
; u( Y Y2 t, O
6 L" Z* ?! |& \+ e: |文\ 黃楓婷
/ e* i! C4 d# W8 l2 X2 n Y I/ {1 ^' B7 W( F. J
岑永康及張珮珊夫妻倆努力工作、快樂生活,奉行「簡單理財」哲學,也將這樣的心法潛移默化給一雙兒女。 1 ^2 E- D) n/ S3 U
主播夫妻檔岑永康及張珮珊,目前2人育有一女一子,岑永康自謙不懂得投資理財,但夫妻倆奉行「簡單理財」哲學,不但在短短4年內還完第1筆400多萬元房貸,還有餘力全家4口到紐西蘭Long Stay 1年,換回難得的生活經歷,這般全家人共同緊密的海外生活經驗,不但讓許多上班族羡慕不已,甚至許多百大企業主都不見得能有這樣的機會。
: ?1 K1 U/ x0 M: q& s/ H雖然岑永康與張珮珊一家人已衣食無缺,而且靠著儲蓄,存到2間房子,房子增值幅度還頗為驚人,第1間公寓從每坪25萬元增值到70多萬元;現居的大安區大樓,則從購入時每坪49.8萬元,現已增值到70萬元,投資報酬率分別達180%及40%。直到現在,一家人仍一貫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
) ^9 ?7 z/ x3 P( s$ D3 X一雙兒女讀的是公立小學,也不上安親班,一家人全身上下沒有名牌及奢侈品,而且孩子也沒有時下流行的電玩,就算逛玩具店,也不買玩具,只玩現場免費的樂高積木。
; _: w4 I, {. _2 H5 I; @; D0 @6 A錢要花在值得的地方 $ c+ b+ \4 b: C H/ f# S
岑永康與張珮珊的聚財之道,來自簡單心法:「聰明消費,加上儲蓄。」這樣的金錢觀,兩人也在家庭生活中潛移默化給一雙兒女。他們認為,「與其幫孩子存金錢,不如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8 x. Y p, b0 [$ O# s7 e' W: [# B岑永康說,兩個孩子自小就被灌輸「錢要花在值得的地方」的金錢觀,因此一家4口都樂於平時省一點,把省下來的錢花在有意義的地方,像是一年的海外Long Stay,對他們而言,就是在享受理財的豐碩果實。岑永康認為,要灌輸孩子正確的金錢使用觀念,「用說的,不如用做的」,尤其是孩子年紀還小,只是用說的,依他們現在的年齡也無法理解,最好的方式是透過實際操作學習,而且就從生活中隨時「機會教育」。 6 \2 x( _! a U, u
岑永康舉例,像全家一起去逛大賣場的時候,便是絕佳的訓練時機。進賣場前,他先發給孩子每人一筆50~100元不等的購物金,讓孩子自己選購零食,他會教孩子看包裝重量、顆數、價錢,引導孩子思考去比較,同樣都是果凍,從顆數和價錢來算算看,哪個牌子的比較划算,一方面也培養孩子們數字和數量的觀念。久而久之,他們便發現掛黃色牌子的商品比較划算,就知道這代表的是折扣商品。現在只要一進到大賣場,孩子們總是第一個從折扣商品區找起。
1 w {; n2 p3 l7 k而全家出門逛街,爸媽最怕遇到小孩子吵著要吃這個、要買那個。岑永康分享他的經驗,重點是「行前教育」。出門前一定要跟小孩子說清楚、講明白:「只逛,不花錢。」他更嚴詞恫嚇:「如果要吵要鬧,我們現在就不出門。」 / J' A/ y+ Y2 f# }# U6 a
以身作則不玩遊戲機
1 H2 r+ f: P& U4 `5 Y# b他舉例,假日一定是全家人一起出遊,如果去小朋友最愛的遊樂場,他也會言明:「最多每人只能花100元,花光了就沒有囉!」 6 L" l* Y( v- c) w
岑永康強調,重點是大人一定要說到做到,絕對不可以妥協,家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威嚴。很多家長因為怕在外頭丟臉,遇上小孩吵鬧就妥協,只好被小孩牽著鼻子走。岑永康說,他們真的就不理小孩,甩頭就走,但還是躲在100公尺外偷偷觀察,免得小孩子出意外。而小孩子一見到大人不在,自己心裡也會害怕,就收起眼淚,趕緊追上來。
+ Q2 p% G3 s; y6 y岑永康說,他們家沒有遊戲機、掌上型遊戲或是漫畫,他表示,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都沉迷,怎麼說服小孩不准吵著要新款的遊戲機?況且,他們家雖然沒有Wii,但是有比Wii更棒的東西──爸媽實地帶小孩子去戶外打棒球,去公園玩飛盤、放風箏。他認為,「親子陪伴,才是最好的玩具和禮物」。因為如此,夫妻倆的工作更特意安排為一人播晨間新聞、一人播晚間新聞,就是要讓小孩隨時有大人陪伴的成長環境。他笑稱,他們家的小孩可以說是正港的「都市放山雞」,每天放學後至少有2個小時在戶外活動的時間。算一算,還不用花錢請保母或是上安親班。彌足珍貴的是「親子陪伴時刻,無價。」 : D3 p7 C) q$ I$ B- v
不發零用錢 但有銀行存摺 " k# C. n+ q6 z* K. d
他說,兩個小孩目前就讀小學,年齡還小,這個年紀的孩子身上用不到什麼錢,所以目前沒有發給孩子零用錢,更何況,「以前我在這個年紀,也沒有零用錢呀!」 : C, P0 M) A$ _& l( F, f; e8 ]7 A
但唯一的例外是,遇到學校舉辦校外活動等特殊事件,和大部分的爸媽一樣,他就會讓孩子們帶點現金在身上,但金額也控制在50~100元之間。而行前,他還會讓孩子思考這筆錢該如何運用?「是要買餅乾給自己吃,還是請同學呢?如果請客用掉了,自己就沒得吃囉!」岑永康說,就是一筆預算,讓孩子們自行斟酌用途。 ; `4 M; }8 Y' k. E
岑永康的一雙兒女年紀雖小,現在名下都有個人的銀行帳戶。孩子們平時沒有零用錢,那資金從何而來?原來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收到的壓歲錢。岑永康分享,跟他同一輩的人,童年幾乎都有類似的經驗,就是大人老是以要幫孩子把錢存起來之名,拿走壓歲錢,然而實際上家長常常不是把這筆錢拿去繳房貸,就是用來支應日常生活開銷。 ; {/ I a3 p6 D. E
他們則是實際用孩子們的名字開了戶頭,存摺上就清清楚楚地印著孩子的名字。不但如此,更親自帶小孩到銀行櫃台填單子,實際操作存款的步驟。岑永康說,「讓孩子們實地操作,他們才會有成就感」,就能實際體會儲蓄的價值。而且也嚴格規定,只有在特定的情況,如考試成績不錯,或是生日時,才能把錢提領出來。岑永康笑說,「孩子雖然都是同一對父母生的,但性格截然不同。」他說,大女兒個性自律,每次至多領出1~200元,讓他寬心放手由女兒自行決定提領額度,但兒子個性海派、好分享,不得已只好訂出提領上限。
% P4 ?6 r- s4 U: c8 u5 H別想家產 18歲後自食其力 4 x# M2 s* p2 p: \# {
岑永康來自單親家庭,母親一個女人家獨自把孩子們拉拔長大,因此他從高中就開始工讀,大學起便開始自食其力,生活費及學費都是打工賺來的,養成他「自律」的財務習慣。
! F \# n3 i+ E2 |因此,雖然夫妻倆已經為一雙兒女投保壽險及儲蓄險,但他們卻不希望孩子有恃無恐,存有成年後,就有一大筆錢等著的心態。雖然小朋友現在才剛上小學,但他們就已經不斷灌輸孩子自食其力的觀念:「18歲後,請負責自己的財源,法律規定,父母的養育責任只到18歲成年。所以,你們現在就得開始存錢,大學以後的學費才有著落。」 ! p6 y- g( J' ~ z) u
雖說如此,但岑永康和張珮珊在鐵血教育下,仍是默默地為小朋友的未來架設安全網。現在已為一雙兒女各投保約100~150萬元額度的儲蓄險,約年繳10多萬元,10年期滿後,差不多是兒女高中畢業之時,岑永康計畫:「這筆錢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可以做為他們上大學的教育費用,或是出國念書第1年的學費。」岑永康補充道,或許屆時做為全家換屋的經費也不一定。
2 X. @% y/ \. T* o; O( r% Q* b過去,岑永康一家採取的是保守型的理財計畫,買房子的資金,更是靠著保單到期後領回,支付頭期款。現在岑永康則思量著,如果經濟還有餘力的話,會考慮再幫孩子加買基金,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投資標的選擇也是會以低風險為優先考慮。 " g7 _; U5 ]& Q5 H! K+ Z. @: P
& m$ n s- @. W- Z% m1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