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 h1 m# _4 s9 u X/ [& Z. F* S( v9 D! P) \' U9 M1 B% \
【時報-台北電】自殺連續十三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去年首度跌
) y' `! J# h, R$ l$ y出榜外,自殺死亡人數也創近五年新低。但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自殺不' E; Z8 L4 K. k, B9 d9 Q1 p
減反增,自殺死亡率高居各年齡層之冠,衛生署研判與年長者久病厭
7 _+ k( x5 P; D* M( j5 T* Y# d世、憂鬱症傾向息息相關。
) v% L- O/ I2 a0 x8 j3 \7 w2 ^ 世衛組織(WHO)資料顯示,過去四十五年來,全球自殺死亡; v- B' x5 h$ K, N
率增加六十%,平均每四十秒一人自殺死亡、每三秒一人企圖自殺,
7 Q ]2 H1 E u+ C! z |預測到二○二○年,有一五○萬人因自殺身亡。9 R- n: _; w: t: b$ p# \2 {+ A
衛生署昨日舉辦自殺防治成果發表會,行政院長吳敦義應邀出席
6 H0 g" Q* a S& u4 a3 h. e。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指出,去年自殺通報(未遂者)女多於男,
) q1 m# L6 D- b7 }8 R7 k6 D年齡層為廿五到四十四歲青壯年族群,情感、精神健康、工作經濟為0 X& Y7 Q( c4 d
自殺主因,服安眠藥、割腕為較常見方式。/ Q. b( l; A/ [3 G3 \2 t
" u& R8 d) b& Y- F1 l* r 但去年自殺死亡者,男性約為女性的二倍,以上吊、燒炭、服農
5 r9 }; z' `1 b K+ t, K藥等激烈方式自殺。值得關切的是,年齡以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居多& M$ Z' R. R) O
。& {# Z, x) y, m9 L
再比較九十八年和去年數據,廿四歲以下、廿五歲六十四歲等年* w$ j. x! F1 u& z* C* w$ r
齡層自殺死亡人數都明顯減少五.五%到十二.九%,唯獨六十五歲+ I3 K% B3 [1 `3 x! e% U
以上族群增加七.七%。去年老人自殺死亡率是每十萬人中,有卅五
) G) r( H5 T+ M+ A.八人,國人整體平均為十六.八人,老人自殺死亡是後者二倍以上
$ `: q; \5 w, a. B* [7 t8 ~。
6 U' B/ r% r5 z 「一個自殺者背後,可能有十到廿次的自殺意圖」,石崇良說,
" U1 K: b: m6 F6 R3 r0 D0 r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具低通報、高自殺率特性,自殺原因以身心疾病為2 q& O3 X. X2 o
主,尤其老人憂鬱情緒容易被忽略,值得社會各界關注。
5 Q }1 X8 r L! o 衛生署長邱文達說,自殺涉及層面廣,需要各部會合作。吳敦義
( D' j0 u2 S0 I; C9 s- n, o則指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因子女外出工作、失去老伴,加上病痛纏: q2 |! d- W c
身,都會讓年長者感到茫然孤獨,社會應給老人更多關懷與照顧。
3 k+ w A) Z, Y' j# i 為關心銀髮族身心健康,衛生署宣布將「老人心理健康」列為今
5 j9 v" g% d0 V S4 @7 m9 r年自殺防治工作重點,除推行老人憂鬱症篩檢,加強高齡且罹患重大6 u6 S( H, I, c( C, M
傷病的住院長者心理健康照護,也呼籲子女們多關懷家中老人「每周& D: u0 }( j8 W
一通電話問候,每月一次探訪聚餐」,多陪伴、多傾聽。 (新聞來源: P$ A C, w% Z# s' `5 G) I2 s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6 |' M# q3 p; f
' N" _5 S0 F& E, P/ \, B( `# Y( x- [%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