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近10年最大保費漲價潮來襲 你一定要懂的事/買對不買貴 保單加減大作戰
5 f# u. x- [4 ?! x1 }9 B0 Q5 a4 F; \/ r% a( a; @3 t
+ W+ v& ^' L7 `/ F8 `' ?9 z. i 【文/許靜文】" e1 M$ e' B# @2 c
' \2 f& G' S4 N3 x1 `# a( j前言- Z/ `! z8 G% K1 H- \
3 e# }( \, i# |3 D% h7 M不只油價上漲,今年7月後,新買的保單保費也要變貴了!全台30萬名壽險大軍全面出動,一定要在上半年做足業績。面對業務員的行銷話術,你「hold」得住嗎?這些漲價的保單和你有關嗎?你又怎麼從這波漲價浪潮中買到便宜、同時一次做足所有保障?/ `6 ~8 I% Y/ J; _; _+ s) i
$ o( p R' |7 t/ ~* H5 N. W @- n: @0 ?$ }7 v8 F" C2 u6 u
這是一場某家保險公司的壽險業務員例行晨會,過去會議中不時有人睡眼惺忪、打呵欠,但這三個月來氣氛不同以往。
* N3 [- o) n: ?% J% {( ^' ?" d/ ?* U
5 M s7 o) P% z5 d/ k! F
9 f6 w1 Q) F. Z: O, M; V原本精神不濟的業務員,最近每天早上活力充沛,個個處於備戰狀態,通訊處業績看板上的數字每天不斷刷新紀錄,「我們只有半年時間,半年內要做到去年七成的業績,不然下半年就不用玩了!」主管站在台上大聲地對著底下業務員說,雙眼炯炯有神。+ y/ J% S1 e- A( w5 i- l
% D6 t- _+ c7 e2 L4 O4 I
% k( p: K( a+ Z' Q# P. {4 ]再把場景拉到台北市某家咖啡廳,在昏暗的燈光下,一位壽險業務員正在賣力行銷,「你看,報紙都寫了,今年七月以後健康險保費會漲三成。」他從公事包裡拿出一份影印的資料,今年三月六日《經濟日報》理財版頭條新聞,內容寫到「新生命表七月上路,保費看漲三成」。
0 m. [# l( @* F7 j. x0 h% X- n* [& Y0 A. `7 q, B
3 Q1 U8 q% I' J2 n他認真地對著眼前的客戶說,「七月開始,不管你向誰買保險,保費都會比現在貴上一成以上,我強烈建議,趁著還沒漲價之前,快把這份保單買起來。」8 K+ _0 S# I8 O/ D5 ]
+ k6 ^. p, B( n: ^' x& I& G$ D+ W! l$ }, C: g1 i2 R
「還有,十年以下躉繳的養老險、終身還本的壽險,七月後也要調漲了,至少漲兩成,如果你有預算,要不要趁現在也買?」" G! Y% W9 |$ [" m- V3 ~
8 h" W; Y# I. ~$ a. `# D9 w; h
: X* r7 i5 c" B- a# z$ o業務員並沒有亂說,今年七月,堪稱台灣保險史上範圍最廣的一次保單調價潮即將來臨。一位不願具名的壽險業者表示:「除了意外險、旅遊平安險沒動到,幾乎九成的保單價格都要調整,肯定會漲價的包括儲蓄、還本類的短年期保單,例如七年期躉繳養老險、還本型終身壽險等;此外,也有部分保單會調降價格。」
$ f8 ^1 N. ]! P# G- b9 V* l# c
d$ [( ]( ^# |( D( H0 P5 c: }% x0 f4 `4 i9 {
挾著這股保單漲價風,全台壽險業三十萬大軍已經啟動,手中客戶不分新舊,都是「一個不能少」的銷售對象。未來三個月,你該怎麼判斷保單加減之道?哪些便宜絕對不該撿?又有哪些保單可以考慮趁機買齊?+ l1 |- Y# }9 v6 Y- c5 i; A
4 H, q5 N3 R3 k! d4 {4 T4 f( |
: }3 E* k2 p! {8 u4 T6 ~& y
為什麼保費會漲?三大變數 醞釀保險業十年來最大漲價潮1 ~9 \6 |! \" R2 J9 M
) w) `- z0 g! T+ Q
2 x9 J7 i9 A5 P+ Y8 w
「的確,本次保費調價,可說是台灣保險業近十年來影響最廣泛的一次。」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賴清祺強調,「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實施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實施第二回年金表,這三大動作,都會牽動保費的計算基礎,三大基礎同步調整,印象中這是過去從未見過的。」
' s: h+ k6 }% M- E0 E! d) G/ d. C
- M- I G# i+ O
, d1 v/ p2 `* w* b, D而這三道關卡對保費有什麼影響?首先,「責任準備金利率」決定了保險公司必須提撥多少錢作為保單的理賠準備金,利率愈低,保險公司要提撥的錢愈多,營運成本愈高,所以,保費也會因此變貴。& e: a* K) v" R, _7 E+ p4 }
4 N2 o# B% V# Z4 o
$ \, G6 ?0 B' Z1 y% G$ C) z2 B
其次,「經驗生命表」的意義是精算「台灣人的死亡率」,死亡率愈低、壽命愈長,對保險公司的不利之處是「活到老、領到老」類型的保單支出會愈高;「人的餘命增加,『照顧生存需求』的險種會變貴。」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表示。例如醫療、癌症、重大疾病、長期看護、還本型商品等,都屬於「照顧生存需求」的保險。
2 u2 D7 D _* K: Y, o% G
: s4 X8 [: ~" Y( H p- F1 V. O- ~- t! r4 y1 F
相對的,「過世才理賠」的險種,則因為國人餘命增長,保險公司理賠的時間可以向後遞延,有更多的時間運用資金為保險公司賺取利潤,因此,保單價格將因為壽命延長而變便宜。如終身壽險、定期壽險等。
, s# o+ H3 Y4 O: W
3 l" ]& R$ T5 \; ?8 N, v3 S- M% y/ ?6 G
今年七月起,即將實施「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彭金隆表示,第四回經驗生命表實施是○四年,當時將國人的平均餘命定為七十歲,但在醫學進步下,人的壽命逐漸增長,舊的生命表已經不合現狀,今年七月實施的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則將人的平均餘命由七十歲延長到八十歲。8 V6 m; B$ T( j( X+ `0 Q/ ^
$ @8 j. r3 j/ Y
1 l# v( A" v5 g- W2 c賴清祺補充,第五回和第四回生命表的不同處,還包括國人平均死亡率調降三成,稚齡及青少年死亡率降幅更達到五成。死亡率下降、壽命延長,代表「生存險」將普遍調漲,而「死亡險」則有調降空間。) W; ?/ c( A* K7 f4 R+ k
+ ?) N+ v; F! H1 D5 B+ A# Z% B, e
0 J5 g; T! b- |" c3 r& n! h* F) y6 u最後,七月起也將實施「第二回年金生命表」,調降的也是死亡率,現在壽險業所適用的年金表,從一九九七年實行到現在,已經十五年了,更不合現狀,會衝擊的是即期年金(一次繳清,第二年開始領年金)、利變年金(可領回的金額隨著利率變動而有不同的年金金額)等保單。
% X( j; m' G) A/ c6 I5 \' O! C, Q( H( E% a x$ K
9 o$ Z3 o- z; q為何三大變數會一同實施?壽險業者解讀,為減緩調降利率帶來的漲保費衝擊,同步將第五回經驗生命表、第二回年金生命表一同計算,讓有些險種漲、有些險種跌,才不會讓人感覺「什麼都在漲。」% y! C/ K% @( ?3 t* b k5 B. n X$ y
1 F* F d$ H5 ]: m( M" a: @
% b2 o8 X/ X7 U% s3 ]
事實上,三大保費基礎同時調整的消息早在去年底公布,其影響效應也已在市場上展開,目前已有超過十張「生存險」保單在今年第一季宣告停售,據業者透露,原因就是「先下架,等可以名正言順漲價之後再出來賣」;另一方面,在強力促銷之下,前五大壽險公司包含富邦、國泰、南山、新光、中壽,今年前兩個月的新契約保費和去年同期相比,皆有兩位數的成長。
U; B; V5 Y' J9 C5 r3 J7 w1 }7 F' d* P5 `; t0 q# U" T
- }2 T1 V: a/ \7 b) m" ?5 @
抗漲行動方案一:年輕人別因買生存險而讓生活過不下去
2 l3 E- |+ ? q4 W& e
# Q- k2 n" A( K y2 w4 e1 e
6 i0 C _; U* x不過,在保險專家的眼中,這一波保費調漲的主角──「生存險」,對多數國人來說,卻是「最不需要搶買」的險種。
1 _, j$ W5 M* I. g- I0 `* |) e/ m7 f! k* ^
( I% I1 g5 S+ f9 d
「這類保單,往往一年要繳十幾萬元的高保費,但提供的保障相對較低,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一旦買了,很可能打亂你未來好幾年的財務規畫。」宏觀財務顧問總經理邱正弘指出,「買保險是需要或不需要,不是害怕漲價就去搶購,如果真的不需要,未來三個月請你一定要hold(把持)住。」
& e$ Z- H; u( B: O# z8 ]$ K* u! ~5 R; W( }
6 o" `) h/ m9 H l9 g邱正宏的說法,不乏真實案例。
6 D# d( Q% p7 t# j6 S$ o5 b! G「我是一個兼職魔術師,但我不能變出錢來;反而,我的錢被保險業務員變不見了。」陳俊廷(化名)苦笑著說。
+ C2 o6 o! c+ P6 `( W% I: Z( c+ y* D+ H3 |7 f# ~9 d
1 ]7 |, c- H8 Y# {. C" a/ `5 ^
現年二十八歲的他,白天當攝影師,晚上兼差做魔術教學,約莫三年前,父母相繼離世,留下一千萬元現金和一戶沒貸款的房子,他原以為能過著衣食無虞的生活,但買錯保單卻讓他差點周轉不靈,要不是及時踩煞車,將許多保單減額繳清及解約,現在恐怕要舉債才能養得起那些保單。 《今周刊》+ }+ V: x( b2 M0 f' C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