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68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1
- 威望
- 4
- 貢獻
- 5323
- 活力
- 130
- 金幣
- 7068
- 日誌
- 0
- 記錄
- 295
- 最後登入
- 2016-5-26
 
- 文章
- 7343
- 在線時間
- 1240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evalee 於 2012-5-28 23:45 編輯 4 [5 r0 L/ Y. ], ^4 e
" `/ S8 I; b; Z, _夜市,對住民來說,並非浪漫傳奇,我喜歡這個標題。對我而言,恐怕是災難的開端。. ?) {+ v, J3 {( v7 k g0 Q
某位網友記述師大夜市如何影響他的家,最後那段,淡然寫到:家,沒了。( \$ m. ^- W {. F( C
有點哀愁... 希望悲劇不要重演在北大。祝福這位網友,因為住民的奮鬥,最後家人身心安頓,家,回來了。* o4 g/ n8 c- U) a+ s
! X9 Y M! W2 _0 S" v4 u
7 d, q2 K+ e ^" m, c
. c, O, x/ o9 s& ?% [7 t我的家曾經是整個師大商圈裡,也是浦城街裡第一個起造公寓的日式老平房,地址就位於最多權貴居住的官巷內,之後門牌改成師大路,走過四十年再也沒有 任何人比我看到更多師大夜市的興衰。如果你們知道建商與房仲業者是如何的說服一樓的房東把房價高額出租又把明明只能當成住宅的一樓變成店面,就會知道今日 的師大商圈是如何死去的。因為我的家就是常常被仲介三不五時的騷擾,整天都丟信件來問要不要賣房子。一個字貪就是害的師大變成今天的地步。我不要師大這麼 繁榮,師大本來是單純的軍公教住的地方,就是有這麼多貪錢的一樓房東和惡霸把住宅當店面租出去,還嫌不夠年年漲租,再加上政府的觀光政策推波助瀾師大才會 發展的過了頭。/ B, ?4 K' ] l! d+ R; |( q( k
5 p }6 z8 {7 A: n! }
十多年前,本來師大路老家的房子因為我們全家都在國外所以就租人,後來嫌收租麻煩就賣掉了。多年前又跟家人從紐約搬回台灣,搬到前面的羅斯福路上 去。我依稀還記得,小的時候,當四周都是平房時,我家第一個起造公寓,左鄰右舍多麼羨慕我們,是啊,而且鄰居是醫院的院長,總統府的秘書長,這又如何?因 為大家都覺得這一區住的是好野人所以小偷是特別多,有次我早上起來發現大門是敞開的,廚房的鐵窗被鋸開,走廊的畫作被搬光,嚇的我都發抖起來。大安區一點 都不平安- p) ?, x. O& r
' H% _% @4 ~3 \- _0 O
每次經過老家時跟朋友提到這是我老家時,總是會有人很羨慕的說,賣太早了,現在可值錢了。對啊,大部份的人都會覺得說為何要賣掉金雞母,可是對常年 住在紐約的我來說,錢一定要賺這麼多生活品質才會好嗎?我ㄧ定要住在大家都羨慕的大安區嗎?這有很重要嗎?老家遭過好幾次竊,一點都不安全,後來搬去羅斯 福路上房價只有老家的1/2但多了管理員門戶安全很多,只是我家人回國後,還是選擇了在師大商圈買新屋,在師大夜市開業,因為對於這個當初都是水溝田地的 老家不捨,所以還是選擇最熟悉的地區做生意。師大,我們既是居民也是店家。基本上我不認為這個角色有衝突。母親的餐廳也餵飽了很多師大人的胃,家裡僱用的 大學工讀生,很多都看著他們畢業,找到新工作。而師大其實從來不是我特別想住的地方。我喜歡中山北路二段的優雅與西門町的電影院與小吃,如果我自己可以買 房,我還寧願買在那兩個區域。2 l; I7 k8 P& _* Z7 t4 x' m) U& K
5 x/ e* B* s8 t( S
常常我覺得我母親是無可救藥的蠢,當初有整棟公寓可以給我們收租賺錢,現在卻要繳天價的房租給房東開間並不賺錢的餐廳。我母親卻會說:只要我聽到客 人誇奬我的菜做的多好吃時,我就開心的不得了。是的,這就是她的價值觀。她選擇了自己愛做的工作,當個廚娘,她很開心。每年房東漲租時,我都覺得她該收 了,她卻說:有好多老客人都常常來看我要吃我做的菜,因為捨不得客人所以她最後寧願咬著牙沒賺錢也堅持開下去。! H* _6 y( N" @7 X6 g* o! T
9 Y2 g' I" F8 m/ M! G- o' d) O
曾經對母親充滿了不諒解,為何過年過節甚至納莉來了都要開店?客人有這麼重要嗎?生意有這麼重要嗎?後來,我慢慢理解了她當ㄧ個料理美食人的樂趣, 她花十多小時準備紅酒燉牛肉,每道菜都是親力親為,從早做到晚,因為她這是她生存的目的,賺錢糊口外,她ㄧ輩子的樂趣就是煮菜,將道道美食端出來給客人 吃,就為了客人的ㄧ句讚賞。
2 D( P3 G* z" ~' F# m6 G4 L
7 R2 r9 Q+ }* r! n% R( q芝麻站今年開不下去了,因為房東ㄧ次大幅度調漲,母親口中的好房東,從每年固定的小漲,到今年開始,房東說,兒子說我怎麼這麼笨,租的這麼便宜。所 以大幅度的漲價了。去過芝麻站的客人都知道,芝麻站就這麼點大,所以才會有這個名字,如何還能賠錢做下去?房租漲、食材漲,卻不敢漲客人的。實際上芝麻站 還算生存很久了,龍泉街上還有很多咖啡廳都只開不到三個月就收攤了,都是些文藝青年開的咖啡店。師大夜市從來肥的就是些ㄧ樓的房東與地主,還有些根本就是 完全違法強佔道路的惡霸。根本不像是外界想像的好像擠進來開店就ㄧ定賺的到錢。5 _6 x$ }8 Y, s/ X
5 b% Q- [, c* r4 G2 k% x$ l4 q師大的人口結構也變化很大,早期老家是單純的軍公教社區,這裡並沒有遍地是黃金,西區衰退東區興起時,南區從來沒有漲價的份。直到中期,因為來師大 學中文的老外多了後,很多咖啡廳也開始賣些美式餐點,師大漸漸的轉型成異國美食地區。但這就是噩夢的開始,大眾媒體、部落客大寫特寫爭相報導,加上政府曾 經把夜市當成發展觀光的重點後,師大夜市紅了。紅了的師大夜市,開始有更多掮客與房仲煽動一樓住宅租出去。走入地獄的師大夜市,過去的文藝氣息沒了,暴發 戶來了,投資客來了,黑道來了,更糟的是少數房東被房仲掮客說服,年年調高20% 30% 40%甚至 100% 的租金把舊的店家趕出去,以賺取更多的錢。第三個時期就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很多平價服裝店大量進駐,店面都變成被劃分成一間間的,取代了老店。逛街買衣 服的人潮從各處湧進,酒吧餐廳也更多了。師大從純樸的軍公教學區變成異國美食夜市最後變成五分鋪。, r% z M5 k: v7 V6 r1 K$ p
" U* Q- e' j- l$ h
現在的師大居民當初是因為這裡是純住宅區才買進來的嗎?應該不是,因為周圍的商家帶動了房價,會買到這裡,是因為覺得有增值的空間。不然在國外,想 要有安靜就住到郊區好了,為何還要買到市區?這是根本的矛盾。刀有兩面刃,住到郊區,房價絕對不會有市區好,商區又比純住宅更好保值。但是師大卻發展成像 瘟疫般,帶來了躁音、垃圾、人潮,可是當初如果師大還是片不毛之地,又不會有今天的房價。而一樓的房價與樓上的房價天差地遠這也是個十分怪異的現象。要是 師大的房價能控制下來,控制投資客,房價跌了,生活品質才會變好,因為當這些貪婪房東賺不到房租又不能合法租人,被套牢後,店面轉回住宅,就再也不會有商 家進駐,也不會再有昔日人潮,這才是解決之道。只是師大居民就要犧牲掉自己的房價了,又有多少人願意?
3 S6 @* Q; F0 I/ v+ z
4 W# |0 C+ X6 t/ B8 z9 x }3 p師大所形成的就是一個商圈的結構。鄰近大學校園,捷運、巴士四通發達,又因為學生多所以會有很多餐廳咖啡廳書店開在那裡。而很多人也許是為了學區搬 去的,可是這樣子的住商結構在紐約很常見。東村鄰近NYU附近也是很多酒吧餐廳書店、哥倫比亞附近也很多酒吧餐廳書店,商圈的雛形就是這麼形成的。著名的 設計私校,FIT, SVA都是在藝術家聚集的Chelsea地區,而那裡更多酒吧餐廳咖啡廳。" ]: m& L; S" P8 J c
" E* d+ N7 J4 q0 t" t y9 u對於曾經是大安區居民的我,也真的很受不了有些新大安高等住戶。師大夜市也刺耳,師大商圈也刺耳。大安區居民算三小?為何不能這麼叫它?學區形成商圈很正常,因為生活機能方便,所以大學區旁都會形成商圈。
' g5 m% E' M* a0 T+ S( D7 {
' C3 z, j1 x* n( c對於也曾是師大居民的我,在某個社群聽到個啼笑皆非的話:大安區,不用靠夜市加持房價,夜市這個字眼有這麼刺耳嗎?我從前都是住大安區,又如何?這 讓我比較高貴嗎?我不知道這些新大安高等住戶有沒有出過國,我是住紐約的,NYU附近有個東村,聽過嗎?NYU大學算是比台師大好一點吧?可是東村附近都 是酒吧餐廳書店。哥倫比亞大學應該比台灣大學好一點吧?可是哥倫比亞旁邊也都是酒吧餐廳書店,只是不會有居民會覺得說這是上西城耶,我們是上西城人所以請 商家都滾出去。不要這麼夜郎自大好嗎?大安區SO WHAT?# B, {; E( p: O& D
2 L9 G# e' {0 Q! J0 u# R我現在住的上西城鄰近中央公園,算是比大安森林公園好一點吧?Columbus Ave和Amsterdam Ave上都是酒吧與餐廳,79街上假日還有跳蚤市場,也沒有看到我這些有錢的鄰居跳出來嫌棄他們髒。因為紐約曼哈頓就算再資本主義掛帥,國家政府是保護弱 勢的,所以租客可以用十多年前的房租繳租,而且擁有第一優先權續租。商業與住宅法令規畫完整,所有的餐廳都是合法經營,一簽租約就是十年二十年以上,不會 讓房價過度發展,避免房價被炒作。2 b! p# ]1 c* y5 j7 t
. X% ?- j5 e/ \! j$ j" ~我就是喜歡住家附近有很多酒吧餐廳書店,如果我要安靜就搬去公墓附近住最安靜啦!我相信夜市真的很吵,我也會受不了住那裡,台灣欠缺普遍的公德心, 公民教育不做好,就算是店家都只營業到六點半,遊客製造出的垃圾與躁音同樣驚人。師大夜市是錯誤的觀光政策加上投資客與建設公司進場吵作的結果,人潮都是 廣告帶來的,店家又都是因為廣告而被騙進來開店的,以為這裡生意很好做。
1 f% }+ K" @5 `7 v% A3 v/ b. @% z) d2 ^3 v9 ~
小小個師大,出了ㄧ堆自救會,可是我只想知道,未來的藍圖是甚麼?難道說師大居民是只歡迎財團進來嗎?所以政大書店走了,星巴克,必勝客、漢堡王都 可以開,但其他些人文小店都不能開。我不反都更,可是都更就是要把特色小店與咖啡店都趕走嗎?華山藝文特區第一次都更時,某位朋友進駐開店,之後沒有生意 做店倒,人上吊。紅樓歷經都更,第ㄧ次進駐的都是些像是10元商店,跟古色古香的建築完全不搭,死了ㄧ些店面,又空蕩很久後,之後又有陣子走街頭塗鴨藝 術,到現在變成創意市集總算有結合了人文藝術才把特色建立起來,但中間好像被胡亂帶大的孩子,經歷無數的痛都是因為欠缺宏觀與遠見和長期的規畫。建成圓 環,像是把個飛碟卡在馬路上。都更可否考慮到環境共生?ㄧ個城市如何打造,就會吸引過來甚麼樣子的人,城市的構成除了建築物以外,還有最重要的是人,和人 的素質與文化。
5 E! f' x0 c) E5 }3 ~
1 t5 ?9 ?- j1 k/ ^7 e當有天你肚子餓了卻發現附近只有速食店可以填飽肚子時,你會懷念巷口樓下的陽春麵攤。師大對我來說就是每個庶民煮出來的美食所串連的記憶,而這些都沒了。
7 F, C O0 E: p F7 l6 P. d- ]/ z& e, O% g0 G
服裝店會大量進駐,是因為聰明的投資客會把一間只有十五坪大的空間,隔成五間,然後每間都收個三萬到六萬元不等的房租,這樣子的價格對些很想創業的 年輕人來說很有吸引力,所以都會繳了押金與租金進來做生意,然而,生意有這麼好做嗎?進場的很多,出場的更多,只肥了投資客或一樓房東。/ M% H: o% ]; y5 U: ^2 m
" `5 B& D9 e7 h' I3 p, t% c
最近看了日劇,覺得師大夜市真是走向野獸之道。吃掉它的是隻資本主義的怪獸。
! m% l/ @, S% g' k, t' Z% ~6 z" r! i& N
因為政府錯誤的觀光政策,法令曖昧不明,讓商家與居民兩敗俱傷,只肥了一樓的房東和仲介業者,他們才是要重罰的對象。4 Y) X* C; V& {& T; `, i$ a7 n
) ]5 b4 e: f9 f& v7 q
我完全贊成法理情,所以要罰就要公平,請觀光局長下台,康青龍與南村落也要當成是詐騙集團來法辦。房東與投資客更要請國稅局去查查帳,看看他們到底繳了多少房屋稅。# b8 M% O& t- ^# H
4 t9 A0 C5 j# e: V% _% ^. D' C( ]
再說,這些被停業的商家很有可能大量轉去永康街商圈與台大商圈,甚至更糟的可能直接轉入地下,變流動攤販。再試著想想如果失業人口是從政府手上製造出來的,社會成本確要全民負擔,讓這些本來有業的人失業回去找父母養,找銀行借錢,重新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又變成個社會問題,所以到底是誰拖垮台灣的經濟?我可以預見接著下來永康麗水、溫州商圈都會開始有抗議聲浪出現,因為消失的餐廳可能轉移陣地去重新開張。我家旁邊不能有夜市與商圈就快變成我家旁邊不能有紅燈戶般,問題變成無解。問題真的無解嗎?政府真的有心讓住戶居民,商家雙贏共創經濟,這時候該拿出的魄力好好整頓,讓建管處、觀光局、環保局、國稅局、商業管理處不要每個單位都是各做各的事情,政策就是要明確要清楚,要各司其職。都更如果沒有好好規畫,未來當大樓造好了,一樓都還是同樣的出售黃金店面,那麼人潮還是會來,都更不是變成脫了褲子放屁。
1 f6 c8 f: d0 b( }) P2 ?( A
* w1 N& w4 v3 z, M* s4 [$ J我家的餐廳在師大夜市的風波擴大之前就收了,整整十五個年頭,各大媒體報章雜誌都競相報導過,家人依然住在師大商圈夜市或是你愛這麼叫它就怎麼叫它。但是我看到今日的局面依然忍不住跳出來說些話,師大對我來說只有一個意義,它是我的家,我從小長到大的地方。而這個家被四分五裂,家沒了。% i* L! U \" y% y3 y$ a
; E7 x) T) A6 |5 z7 P
http://www.url.com.tw/blog/?p=8094 |
-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