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02|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趨勢看法區] 一場傳產勝過科技的趨勢變革

[複製鏈接]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8-1 22:41:47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一場傳產勝過科技的趨勢變革4 A; r0 u0 v6 r7 m1 A" I

4 @6 T5 r% {5 W$ Q+ j9 ^& f9 k" @ 2 q6 ?! n* K6 R7 k  P0 X+ I
【文/賴筱凡、周岐原】8 o. u" T' k$ |7 S! I% O
# D* i2 l# v. h1 V
前言& S. o! U( U6 m2 k$ q& X2 H  R
+ a6 B- l) a! K# \- m% B$ d
2011年產業、投資、職場關鍵報告 這是一個可能危及你財富、薪水、工作、社會地位的大變革,它將顛覆你對科技新貴的想像,瓦解你對傳產的刻板印象。當上銀技術員年薪領得比奇美電工程師多,當賣燕麥的本益超越NB代工,一場卡位與出局的拉鋸戰,已經重新點燃。傳產IN、科技OUT!將不再只是投資人須關注的議題,而是可能影響我們每個人的一場趨勢變革。) t2 ]* x9 o% z! X% [) b
2 E7 m4 i" S' G5 B

0 t7 h  c$ N+ I1 J猜猜看:有個產業的平均薪資,領先各產業創十年新高,平均月薪逼近七萬元;四八%購屋者,來自某一個產業;其中一家公司,產品毛利率比賣面板、做NB還高,達三五%,這些是什麼產業?2 [, t$ r1 V7 s$ J; p; t. c3 ^5 k
0 ^" Z* H. X( {6 a6 e6 J( z8 [

7 @$ g6 W5 d4 T這些數字背後的答案,可能和你想的都不一樣,更超出你的既有印象,它們全都不是來自科技業,而是傳統產業。這是我們從主計處、各家上市櫃公司財報及房仲數據資料裡,發掘到的驚人趨勢,一個攸關你我薪水、財富、工作及社會地位的寧靜革命,一場顛覆你我對科技、傳產想像的變遷,正在發生。
0 n! w6 P5 v% ]
  _" @& u/ B+ N$ O
) _8 t2 S+ B  \" E* q- X- @贏者圈大逆轉 新貴易手
% E2 |+ W; a3 [/ t$ l/ J' [7 l: [' h/ F: G: j
) m& ~$ Q% V& b5 G& G2 |: R
三年前的這一天,又是發薪水的日子,即使天氣與現在一樣的熾熱,但在Dennis心裡,看到薪水單的那一刻,其實是寒冷無比。「你能想像,扣掉房租、飯錢、給爸媽的家用,我幾乎存不到錢嗎?」說這話的Dennis,曾經是台灣社會十幾年來刻板印象裡的科技新貴。公立大學研究所畢業之後,服完兵役來到新竹科學園區工作,名片上印的是製程整合工程師,在科技新貴的光環下,這七個字就像燙了金一樣,象徵某種躋身「人生勝利組」的意義。+ |3 T& f0 t# p
! d) ]7 F& U& |8 _1 ~' Z0 R+ w

) J& d  K! u1 X' o4 q4 M「年薪百萬、分紅動輒數十張股票」,學長編織給他的美夢,言猶在耳,但當他領到薪水時,卻不是那麼一回事,他掰開手指一算,那一年,他的年薪不過五十萬元,這還是未扣掉無薪假前的數字。8 t. [( M7 Z$ w9 M/ g
" D9 t# x. b: v7 G
' {, d! t, V- Z$ ]* Z/ K
是的,二○○八年一場金融海嘯,把台灣科技業打趴在地上,科學園區裡休無薪假的比比皆是,Dennis還記得主管與他面試時,是這麼說的:「現在已經是最差了,不會再壞下去了。」衝著主管這席話,加上同學也在這家公司工作,退伍不到一個月,Dennis就去報到上班,而這家本該載他搭往「科技新貴」之地的列車,叫作力晶。
  W3 _0 c  p' V! i
! ~7 w  o8 V1 z6 [5 y: b: S# R7 a! _1 S7 \6 l1 y6 ~1 E2 F/ A
Dennis是家裡的長子,父母一路培育他到大,原本以為大好的人生才正要開始,直到他在力晶待滿一年後,景氣的春燕開始飛回來了,半導體廠訂單重新回籠,但景氣春燕始終沒有眷顧DRAM業,他才開始認清現實,「一周光是無薪假就休了四天,同事一個個離職,誰心裡不會恐慌?」他說。2 |  i/ H" C" I0 z- e+ m1 x

0 {+ C+ s1 w  L7 v/ w3 b7 D$ ?9 ~( D+ W) a# c5 m9 [
那一年,Dennis不過二十六歲,第一次認知到,成功距離他是如此遙遠,科技新貴的光環從來沒有降臨在他頭上,學長分紅拿股票,一口氣可領六十萬元的景象,他從未體驗過。: g/ r6 j* P( m7 X
5 D. G# W9 q6 x+ a* e( M: X7 n2 n* A

: b/ {$ F) O  j7 {) D5 Q前途茫茫,一年四個月後,Dennis決定離開科技產業,他考上了台塑新事業部門,「我在台塑領到的第一個月薪水,是五萬多元,比我在台積電的同學還高!」棄科技轉投傳產懷抱,Dennis不是特例,因為在台塑新事業部門裡,近兩成的年輕工程師,都跟Dennis一樣,來自科技業,甚至還有台積電工程師。* _% Z# c; b" Y! T% _5 M  g
" z# j- K2 \: g% ~" m
1 R2 B. G! `! ^; a0 }" X
「在科技產業真的太累,為了追求生活穩定,才換工作到台塑來。」這位台積電前工程師因為考量生活品質,拋下科技新貴光環,到台塑重新學習,即使在台積電累積的技術,在這裡壓根兒派不上用場,但他心底明白:「要錢或要命,你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h2 G* d% i8 P- \9 d) i4 ~

1 A* @( I& [8 F* d6 w8 v) e( _& b5 v
人力挪移成為風向球 產業趨勢隱然可見
+ m  `3 K+ [7 e8 u- {( D$ C' d( u

9 O' I- N# P5 V. V5 S這是三年前的故事,時至今日,人事已非,因為科技環境的大變遷,早已沒有「要錢或要命」非A即B的單選題,「當你發現,傳統產業薪資不比科技業低,工時卻比科技業短,你會怎麼選?」剛從面板業離職的Maggie,她想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 ^2 T+ u0 K1 @# [/ G* ]
7 t5 j) S3 t+ y) F2 [; l/ }

! T' f" B% W5 J5 }) ]4 v5 }場景換到位於彰化和美的一家紡織工廠,下午五點一到,張先生簡單收拾了桌上的報表,準備要下班,這是他來這兒上班的第一個月,憑著工作三、四年的經驗,他領到的月薪是三萬多元,而令他意外的是,這樣的薪資水準,居然與擁有同等學歷的竹科工程師一樣多。
/ q' D- H8 ^! ~8 a$ h+ X9 h' G
/ s1 d+ d) ?& Z  O' g. B; X. Y* Q
' w; L% J; K, R/ E9 j很多科技人可能會抗議,認為棄科技轉投傳產懷抱的,不過是少數中的少數,可是,當過去二十年政府砸大錢扶植的DRAM業,進入每季都虧損的惡性循環,面板業也等不到景氣的春燕回來,雙D產業變「慘業」,越來越多科技人在想,到底要跳往什麼產業才對?
; b4 e9 e4 k5 j) n2 h
& O1 A( J& V  p) J+ J/ J& c- I+ n1 I" K2 Z0 k% J/ E8 Y
DRAM業只是這波科技產業人力大挪移的起點,人力不停流失的焦慮感,開始滲透進面板業,當分紅獎金變成「憤怒獎金」(編按:以前分紅獎金動輒數十萬元、百萬元今已不復在,而感到很憤怒),科技新貴們再也笑不出來了,取代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 Z/ g, S: F% b4 f, P0 [  h3 Z
" F; v! L0 F# C6 |
) S& T7 [# W8 C# y, [8 I, b, e* X近月來參加數場喜宴的Dennis不諱言,老同學見了面聊工作、聊薪水、聊誰又換了工作。當初為求離家近,而選投傳產懷抱的同學,因為上銀科技來到歷史高價,成了他們最新的羨慕對象,因為誰也沒料到,當初以為進了「人生勝利組」的科技產業,如今,卻隨著產業趨勢改變,人生也跟著大逆轉。& `' T7 v8 Y# t

3 \% H+ `+ i: ?8 I# v& Z
" n+ h  ?. n) ]科技、傳產大洗牌 資本市場價值再定位
4 X- D. j" P, Z
- A9 N' h7 w. V! \' E) P- M9 O7 U" q
科技人對產業重新洗牌的焦慮感,並非個案,若重新衡量台灣每個產業的價值,本益比不斷被下修的DRAM業,幾乎是常態分配裡的最後二%,面板業雖不致落到最後二%,卻也同屬在本益比遭大幅修正的族群,就連「保二總隊(毛利率僅二%)」的NB代工,也難擋市場對其價值的重新定位。5 y5 \0 S6 L6 }4 y2 R" f# }  r

* l6 ]2 h- v2 ?; U& q
0 F  u$ b! p3 L( s, W" W5 j. U這些昔日被資本市場賦予高本益比的科技廠,如今面對大環境的衝擊,經營困難、毛利率下滑其實早就不再是新聞,連季虧損只是一再讓投資人失去信心;反倒過去那些不被看好的傳產業,成了本益比被上調的優勢族群。, G6 H9 R: ~* m- D
: k. b! v( I( @' }8 O$ T3 j7 K

$ I- e* G/ M% H1 a所以,聯發科的本益比不再是過去的動輒二十、三十倍,而僅剩十三倍,連帶的IC設計業的價值也被重估,本益比剩不到二十倍的大有人在;過去本益比不到十倍的老牌食品廠佳格,如今坐擁二十倍本益比,統一超本益比甚至達二十五倍。" I0 i: G6 a+ g; r: K9 L
- u/ G: O7 A* }7 @# I
4 F, u: f" m& d* F1 B8 E
資本市場對科技、傳產的價值重估,只是第一步,股價才是這次產業結構調整陣痛的開始,因為對趨勢最敏感的市場資金,早就嗅到這波科技業反轉的趨勢。所以,科技股的股價直直落,本益比修正再修正,不少資金從科技股撤退,轉戰非電子股,形成近年來罕見「傳產股總市值大過科技股」的局面。3 E) H+ R; [5 S% X# a/ \8 R; @

" Y# A5 D5 R" V' Z' S6 k- u* s$ a, u- g6 M4 ^3 b9 h. V* H
「台股有成為亞洲那斯達克(高科技股市場)的本錢。」這是外界看待台灣股市懷抱的長期印象,若以上市櫃公司家數判斷,列為科技股的企業占五六%,但若攤開科技股與傳產股的市值變化,高下立判,在被視為亞洲高科技股市的台股中,傳產股總市值,竟然悄悄超越了科技股!
  l7 J7 M) q; q+ p, y
5 t! k0 u* R1 y3 _6 k
! ?+ w  Y# g- m6 o( @自金融海嘯至今不過三年時間,傳產股和科技股分量已經正式逆轉。我們嘗試從每一筆的數據裡,理出一個趨勢來。果不其然,在《今周刊》統計市值數據時發現:○八年九月雷曼兄弟倒閉時,傳產族群總市值不過是七.二八兆元,這個數字只相當於同期科技股總市值八成
0 r( K. Z6 V' S1 }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8-1 23:17:5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8-1 23:19 編輯 9 k% B: p# I) A) o
# \' L& C+ o# E: u+ `/ Q. L! b, g" }
歐陽在回復家族ㄉ問題.............講過(電子股大部份是慢性盤跌)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