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周杰倫:就算走下坡 也要擺出最漂亮的姿態/當紅音樂天王首度暢談「面對不紅」的準
/ W2 b0 L" z; i. J: ^: d! `, R. F! _* z$ [4 P' }( Z
1 O, ~6 J" U3 f( }2 e6 o4 v
【文/莊 芳】
: Z1 b G: B3 \, {8 j( i7 t
& F) q8 A/ E1 X5 e& \, W0 b前言7 W# n7 V8 o; }/ v1 u+ @) n& J& J
' D. |5 d2 e" H/ q1 X% L$ w一出道就走紅的周杰倫,如今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依舊人氣不減。無論是否在宣傳期間,他永遠都是媒體追逐的目標、眾人關注的對象。鏡頭前,他愛耍酷、顯威風;私底下,卻是做足了準備,才能撐起他的無敵自信。" V! R; N6 D) \8 g
+ [1 F' a4 A3 N' D5 b* N0 z7 n- Q" x3 [" y- V- A$ d' X* n
這天下著雨,周杰倫站在七層樓高的醫院外牆,準備「跳樓」。只見他一躍而下,穿過兩層樓,落到一個裝設冷氣機的鐵架上,不禁令人捏把冷汗。
, h9 a7 S) R3 s4 ^9 H& c! a( J
) S2 N j, c/ d0 A' R: g+ U S2 |/ B) L2 Y/ }+ @# N
幸好,這只是在拍戲。說也奇怪,平常總愛裝酷耍帥,一副什麼事都不在乎的周董,演起電影,認真得連命都不要了,不只跳樓,槍戰、爆破全都自己來。, J0 i* x% S2 j# E& c& Y+ j K# t( K
; u' F1 m9 }& M# U* E4 Z* p
) Z5 H3 t6 W& R3 Y; ~5 q3 a「這部戲無論是在形象上、勇氣上,我全都豁出去了。」坐在眼前的周杰倫,談起不久前上映的電影《逆戰》,還多有感觸。他坦承自己並不是很「放得開」的人,「可是只做同樣的事,我怕觀眾會覺得膩!」所以他努力壓抑心理障礙、克服恐懼,一連跳了四次才完工。
3 ~ W) g' }8 X) x9 k0 o* K1 F; g
0 _' l0 w' A% G+ R4 r一向自信滿滿的周杰倫,之前也坦承「很擔心票房表現」。這和他去年底在演唱會上,大膽發出「我再十年也不會有瓶頸!」的豪語實在有很大落差。果然,《逆戰》在台灣票房才新台幣一千多萬元,讓周董頗為難堪。
4 V; Y* ^7 M% p: }" |7 G3 e: ?
$ M/ v& q& Y. F, V: {( O: \/ l' f" w3 i+ ^0 j+ C
不是永遠這麼臭屁8 y2 y; C6 b+ m9 r8 Y/ I
拍電影絕非玩票 而是另一座待攻的山
& d1 A: g5 J. L( D
" S% a! r! [' Q6 X% E% w8 x
) E7 A/ g- _- Q- X1 i又幸好,香港與中國市場頗為捧場,不到兩個星期,累計達到近新台幣五億元的票房收入,讓周杰倫終於鬆一口氣,在二月初前往香港參與慶功宴。一到現場,只見他還是蓄著戲中造形的落腮鬍,堅持等到慶功這一刻才肯剃掉,看來他對於電影的成績確實很在意。$ g7 \8 x: Z) I+ a/ k. p. s' t# {
2 t! k/ h& c! m4 Z+ z v; V ]* a
( n5 G5 ]# s- M. G周杰倫,這個在華人地區絕不陌生的名字,出道至今邁入第十二年,不僅音樂方面獲獎連連,在華語地區累計專輯銷量近三千萬張,還是第一位前進好萊塢拍戲的台灣男歌手,彷彿天底下什麼好事全發生在他一人身上。( K% a4 _' Y& f7 h Y) s
1 t6 B2 i+ w0 E. V" u6 Z
# j2 z& a, J6 T$ }! Q4 [9 v! J6 \# N
然而,風光背後,周杰倫也有不為人知的擔憂與起伏。9 z: [. d- a! ]% |3 {+ J. u
. C2 [: q% t# N8 {$ n5 ]+ N1 G- u+ h, o: Q
從二○○五年以後,周杰倫每年固定維持一張專輯、一部電影作品發表,他坦言,對於音樂的表現方式,他可說是幾近偏執,「別人很難改變我的想法。」但是電影,顯然「還有努力的學習空間」,他難得謙虛地說,「電影說起來是我的興趣,並非我的強項,希望可以好好爬上這座山。」今年他少有安排商演工作,就是要專心準備自導的新戲開拍。希望除了音樂界,也能在電影界留有一席地位。/ V/ V7 w" g) t3 G5 o2 q9 E
* b6 P& v' `1 b* P( p, H# C
- K, @- h+ m& h6 K從創作者、歌手、演員、主持人到導演的工作,好像一座又一座的山,有人畢生只能專攻一項,周杰倫卻力求在各種領域都能有所表現。有人形容他臭屁、高傲、自以為是,但其實,在外界看來周杰倫「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成功,並非傳奇故事。身邊朋友一致認為非常「好面子」的他,不時表現出的傲氣,都是他早在背後做足了萬全準備,才能端出來的「成果」。
, O% k' U+ y' O& V* ^' k1 t; D/ e' T& z8 R0 |. v* s
8 Z+ `7 B' ?, y9 x8 X: L
不做沒把握的事! N7 B( k w0 A' A( p
「工作過動兒」做了萬全準備才有自信
0 d! L1 h, o6 R$ m" x$ S8 f$ m' C7 S0 M" @/ v& b, r- P* Z
- i. B. {7 Z; \) O6 w7 s- E「老實講,學歷不是很高,也不是一開始寫歌就有人買帳,但我就是一直寫一直寫,直到有人要。」周杰倫坦言,尚未出道成為歌手前,最早只有前老闆吳宗憲願意用他的歌。但他始終沒放棄過,被退了歌,再重寫過,寫到有人用為止。
* p% w1 x6 d! B/ @ D2 Q E
9 o; @# t$ I( C! @$ c! p0 e, J- L6 R0 K! w1 I/ U7 w1 G2 n$ o& z$ _
在早期培養出一起「兜售」詞曲的革命情感,與周杰倫合作長達十三年的創作人方文山,觀察周杰倫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過程表示,「他已經不能用工作狂來形容,而是『工作過動兒』!」# f2 C: ?& m+ _. X H
( x3 @0 t% j6 b7 G
( X' x) |/ \ @
上午錄歌、下午拍音樂錄影帶、晚上開會……這種超高密度的行程安排,就是周杰倫的生活常態,但方文山認為,周杰倫能有今天地位,不只是因為完全把工作融入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他「沒完沒了」追求進步,也從不害怕跨足新的領域,「他好像是在玩電玩一樣,過了一關,大家都說很厲害了,但他停不下來,緊接著又要進入下一關。」& J, M% L- \7 l _) Y' P. Q
1 j8 s3 C' N+ A3 M8 i4 `0 C) x
" d+ Q$ a9 m5 | a/ w
但是他所面對的關卡不像電玩,輸了可以重來,而是必須一再受到眾人檢視。周杰倫對此感受很深,「所以我說,有自知之明很重要,絕對不做沒把握的事。」結果就是讓周杰倫每一次在做新的嘗試之前,都要做足千錘百鍊的準備功夫。
) T# r4 c+ {% ~9 T" r5 ~- X+ k; Z/ L" q2 ^6 N( Y: }. B2 l, q
0 c/ ^+ [1 J4 ?6 U
不願獨自向前衝
" M, J, [& S/ h/ o「分享進步」無論如何也要激勵同伴跟上
+ s e0 |2 V" y& n3 T3 }$ P4 M: i2 q$ q+ d& B: b( a) @; q
3 V0 X9 g8 v1 I0 |: L0 s
例如他對舞蹈最沒把握,只有靠勤練來補強。有時工作一整天,或是剛從中國商演結束回到台北,就急著找來舞蹈老師,連夜惡補,邊跳邊錄影下來反覆觀看,直到滿意為止。拍攝新歌《Mine Mine》音樂錄影帶時,堅持自導自演的周杰倫,其中有他站在鋼琴上跳舞的片段,短短十秒左右的畫面,他跳了兩百次,還吊了兩個小時鋼絲才大功告成。
; a: Z9 h7 J q" a
' `1 ] ^* R1 M% E: |2 D7 Z9 |$ o0 C. D4 H7 Q/ L
「他對成品要求完美,什麼都自己想、自己做。」多次擔任副導演的珍妮花表示,這個畫面只須架設好機器手臂,所有工作人員就在一旁等待,一直到他跳到滿意為止。「最累、最忙的人就是他,所以沒有人敢抱怨。」& i& `* r2 \" y* V
) ^) T& k/ j& M; |+ `
/ d- ]" g* g+ w+ |「他的主導性格超強,不僅自己想法很多、腳步沒停過,還要求所有人一起跟上。」好友兼舞蹈老師雪糕笑說,他已達到控制狂的地步,身邊的人都有二十四小時接他來電的準備。
* [- [+ |% L7 @4 H0 w: o" F
/ `% T- ^! \3 x9 _. ]
/ ]3 z$ c4 u5 k$ ~5 ?1 m8 O! h9 d% R因為,周杰倫不只大方分享成就,也要「分享進步」。3 R* [# c+ R& t( i! j/ X' f) y
, g- a3 p1 X- _5 t" P) i0 v# z9 Q6 C# X8 K E3 ]
雪糕表示,認識周杰倫以來,「大概八○%時間都要和他一起成長,只剩下兩成才是屬於自己的時間。」有時候和他走在街上,耳邊傳來一陣音樂,周杰倫靈機一動,立即指定雪糕即興路邊表演,還興奮地說,「你趕快跳,我幫你錄影。」由於方文山作詞速度較慢,為了不時給他一些壓力,乾脆自己先動手寫,「他很懂得如何激起別人鬥志。」《今周刊》
7 o; e* j5 r+ f: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