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533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507
- 活力
- 980
- 金幣
- 4622
- 日誌
- 0
- 記錄
- 10
- 最後登入
- 2025-3-7
 
- 文章
- 281
- 在線時間
- 172 小時
|
; j5 n, Z2 n! ?, L ] i4 c來源: 財經新聞 9 G" c) c; J* h! c, n+ b
" M- K) }3 [, U0 E( y' H7 E4 q* k; z7 \8 g! ]2 t7 ], o) |
中國被擋在TPP之外+ b0 m$ g* i/ B, J! u/ \2 r4 O
, [, F; I4 l1 c1 G7 l
中國第三季GDP(國民生產總值)自2009年以來首次低於7%。與此同時,中國的股市動蕩不停,即使政府註入額外資金都杯水車薪。3 E6 O0 t3 x0 L. j' v& Q0 a' [5 L
4 S. V L- ?/ D! v( O0 s% g, \7 y V
對於美國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因為8月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下降了3.5%,新聞頭條已經布滿了憂愁。% O& D+ ]. T* Y3 ^; J: w) W2 w
( T! m5 d) `/ Z: `8 `( y3 U
然而,當分析師和投資者試圖把美國市場近期的不景氣歸咎到中國身上時,他們發現了中國經濟放緩其實對美國企業影響很小,甚至可能對某些行業和投資有利。9 z8 h5 _1 O0 R9 X, o/ s
: O+ R' @: V6 L V. m
中國決定從制造型經濟轉變到內需導向經濟,股市動蕩部分原因來源於此。如果中國能夠轉型成功(有希望的跡象),那麽這對許多美國公司來說是有利的好消息。
# `# ]/ y, T8 ~7 N6 h! ]9 Z
, r1 `( Y. X7 [/ U3 B4 n理由一: 美國公司並不擔憂。跟許多報道相反,美國並沒有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獲得大面積豐收。根據咨詢公司FactSet的數據,標準普爾500強公司僅有10%的銷售業績來自於亞太平洋地區。中國和日本所占比例最大。
4 p0 N$ \7 }( Q$ k9 J* w- U6 z M5 H
當然,有些公司從中國大撈了一筆。比如肯德基、必勝客和Taco Bell所屬母公司百勝集團(YUM)60%的收入來自中國。百勝集團表示將把中國劃分成一個獨立的公司,部分原因是為了規避在變數較大的中國經濟中受到損失。4 @' {" }: F+ Y
6 _0 q* L8 i' u( }! h7 u. G
百勝集團的例子比較特殊。據FactSet 公司高級收入分析師John Butters的說法,大部分500強公司面臨的貨幣風險比中國風險更大。近期美元走強至5年來最高點,被視為拖累銷售的主因。1 g3 Y/ ]6 E( X) P- @" ^
9 ]7 h# [' G! I4 ?% F" o1 L早在本財報季度前期,FactSet就統計了標準普爾500強公司以負面字眼提及中國的次數。回複FactSet調查的公司約有5%,其中僅有13%的公司認為中國經濟影響到了自己,78%的公司則認為是強勢美元拉低了自己的銷售。
! t/ V( m2 P5 }- f; Z
; E/ G' h5 {4 Q- c理由二:機遇就在眼前。自小布什當總統以來,美國已經敦促中國轉型成為消費者導向的經濟。習近平主席上臺,轉型看似愈來愈指日可待。3 `4 B# a6 k& F( o% h9 H
c9 j" f4 O+ d- {$ E0 r
“經濟增長的空間在服務行業和先進技術行業”,華盛頓中國獨立顧問及美中商務理事會前會長Robert A. Kapp說。服務部門打開了更多發展和就業機會,“是美國公司最有實力提供的部分”。1 x+ s+ M0 k# }+ [& q
3 E7 v( F: Y. d* T, a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需要更好的生活工具和個人護理,將拉動高科技和醫療服務等領域的需求。這些領域都是美國的實力行業,能夠從中獲利。當然,未來取決於中國如何允許美國公司在其領土上開展業務,也就是“取決於什麽條件”,Robert A. Kapp說。% Z& r) w4 H* `7 d+ ^
+ f9 j( h, V' N
IBM找到了一條路子。華爾街日報報道說IBM允許中國政府官員看公司的源代碼,也就是IBM軟件運行的內核。這不僅惹惱了美國政府官員,還引發那些害怕知識產權竊賊的公司的擔憂。
3 S0 W. H: H: r( o6 `
: d! G1 A: r6 F8 N0 g4 q3 J) v中國無疑更偏向國內產業。然而,也有不少公司模仿IBM的路子,試圖在不斷擴張的中國服務產業里分一杯羹。
4 [/ c: i+ G( V# h3 `1 w& Z$ s' H- ]" h8 D. r
理由三:中國債券表現強勢跡象。中國遏制全面危機的策略之一是鼓勵借貸,也就是通過降低利率和放寬某些貸款要求來保持資金的流動性。) j$ U5 \; z6 h$ L9 o+ i$ |* k0 y9 w
/ q$ S3 u/ A7 V) `0 P$ c“從中受益的領域之一是房地產,因為有強勢的政策支持放寬在岸債券發行,並要求降低按揭難度。” 標準普爾企業債券評級主管Christopher Yip說。4 s$ P- E; J% H* X2 }
6 s4 J' }+ F* S6 O9 Q
這些措施也降低了中國債券受益率。債券受益率與價格成反比,意味著債券價格過高。另一個導致債券利率增加的因素是它比當下的股市更加安全。在觀望股市走向的同時,投資者通過債券增加在中國的投資份額。今年全國受益率已經降低了50個基點,10年政府債券受益率3.1%。
- O8 O$ g6 Z, `: S, R1 G/ X' z2 m7 T
作為衡量中國企業債券表現的指標,標準普爾中國債券指數在2015年上升了6%。“債市擴大表明在岸流動性充裕”,Yip評論說。這一切都將促使更多貨幣投資在中國。& H- h% n0 C3 A" U- |6 g
9 S+ `3 J# h" `8 u+ M
債券屬於長期投資,代表許多投資者的想法,認為中國從制造型經濟轉向消費型經濟所做的努力終將取得成功。1 ^7 I4 i# Y, M: ~. m5 z5 J1 m# r9 Q
( P |. v. R) i0 ]0 E* G) H如果美國公司能夠在中國市場擁有一席之地,那麽今天中國的努力將變成明日的收益。不要帶著灰色情緒看待中國,不如繼續保持觀望態度吧。
) Z- ^8 B1 {; Y( `
* Y2 o: E! P) f5 Y$ m'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李昌鏞(Changyong Rhee)也表示,有關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調是沒有根據的。( e) W& {2 a, m, U
9 j$ p% l$ z o! X& U4 I李昌鏞在接受采訪時說,IMF認為,目前中國制造業沒有足夠跡象顯示未來會出現硬著陸。中國制造業確實在減速,這是產能過剩帶來的問題。但實際上,中國其他經濟部門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
|